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电厂辐射防护讲解

核电厂辐射防护讲解

核电厂辐射防护
2012.10.23
放射性危害 核电厂放射性危险来源 辐射防护措施
放射性危害
放射性:原子核自发的发射出各种粒子的现象。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放射性无处不在。
宇宙射线0.3mSv∕年
北京-欧洲飞机往返0.04mSv/次
砖房0.75mSv∕年
土壤辐射0.15mSv∕年
水、蔬菜、空气0.25mSv∕年
辐射防护措施
源强防护 通过降低辐射源的强度,从而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员防护的目的。
对某些管道、设备采 取氧化、冲洗等措施
对有严重松散污染 设备采取去污操作
辐射防护措施
内照射的防护方法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途径有:食入、吸入、从裸露伤口进入、 通过皮肤渗入等,防护的关键在于切断造成内污染的各种途径。
防护形式
肺部透视 0.02mSv/次
放射性危害
放射性的来源 分为两种,天然放射源 和人工放射源。
放射性来源 宇宙射线 天然放 射性 地壳中放射性物质 人体内放射性物质 医疗照射 人均剂量
300μSv/年
说明 海拔越高,剂量率越大 地壳产生的外照射
40K,14C
1500μSv/年 200μSv/年 400μSv/年
辐射防护措施
运行阶段和事故阶段
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在电厂的设计中考虑了多重 屏障和包容体,对放射性物质进行有效包容。
安全壳
一回路压力 边界
燃料包壳
燃料芯块
辐射防护措施
为了使公众所受照射低于管理限 值和设计目标值,需要严格控制 放射性物质的排放量。
放射性废物排放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和监
环境
社会公众
辐射防护措施
核电厂从业人员所受的辐照剂量与多种因素有关,美国核管局1981年发表
的统计资料表明 ,每个堆的平均额定功率在逐年增加,平均工作人员数及 平均集体剂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随着辐射防护技术的不断改进,每个工 作人员的平均剂量却在下降。
厂内辐射水平 工种 所做操作
外照射 内照射
放射性危害
根据辐射效应的发生率与剂量之间的关系,电离辐射对人 体的作用可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用。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体细胞 细 胞 死 亡 生殖细 胞 体细胞 细 胞 变 异 生殖细 胞
临床症状
效应
功能 障碍 不孕
确定性效应 有阈值,严重 程度与剂量有 关
DNA 损伤
肿瘤
遗传 效应
随机性效应
辐射防护措施
设计阶段
核电厂的设计和选址必须考虑放射性流出物对环境、生态和公 众的影响,核电厂应能保证在发生最大可信事故条件和不利的 扩散条件下也不会给公众带来不可接受的照射。除了要电厂本 身的技术要满足要求外,众多外部因素也是必须考虑的部分。
外部事件
厂址和 环境特 性
人口和 社会资 源分布
核电厂设计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
中子 γ射线 活化产物 惰性气体133Xe等 131I
活化产物(16N 17N、19O、18F等) 裂变产物(燃料 包壳发生破损时)
衰变时产生中子 其他裂变产物
放射性水平仅次 于堆芯
根据废物种类和 来源的不同生放 射性活度不同。 (7.4 ×10-2 ~ 1.85×104 GBq/m3)
核电厂放射性危险来源
外照射是指放射源在人体之外对人体产生的照射,包括体表 放射性污染引起的照射。外照射可引起内部器官组织或皮肤 的损伤。
在核电厂,外照射的来源:
γ 射线引起的外照射 β 射线引起的外照射 中子产生的外照射
核电厂放射性危险来源
内照射是指进入体内的放射性 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 放射性物质一旦进入体内,会 时时刻刻对人体产生照射 ,因 此内照射造成的伤害往往比外照 射要大。
无阈值,发生 几率与剂量有 关
放射性危害
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辐射照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确定性效应
核电厂放射性危险来源
核电厂中经常遇到的电离辐射为α 、β 、γ 、和中子辐射, 四种射线由不同粒子组成,各自的穿透能力也不一样。
核电厂放射性危险来源
以一般的压水堆核电厂为例,厂区内存在的放射源有以下几类:
X射线诊断,放射性药物
人工放 射性
核技术应用
核试验 核动力生产
26μSv/年
20μSv/年 1μSv/年
夜光表、烟雾探测器等
核武器爆炸沉降物 核电站等
放射性危害
只要剂量在限值范围内,放射性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对辐射防护基本限值剂量作了严格的限值:
正常 运行 核事 故
气/液/固态废物 放射性活化产物
排出前经过严格 处理且量非常少 对环境和公众无 影响
裂变产物 大量释放
严重的核事故会 对公众和环境造 成严重威胁
环境实体
用于降低公众和环境照射的措施有很多,在电厂设计阶段、运 行阶段以及出现事故阶段都有措施来保证公众和环境受到的影 响最小。这些措施涉及废物处理、安全措施和应急防护行动等 各个方面。
范围 职业照射限值 5年时间内平均每年20mSv, 但任何一年剂量不能超过 50mSv 150mSv/年 500mSv/年 500mSv/年 公众照射限值 年有效剂量1mSv,如果连续5年 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单 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 15mSv/年 50mSv/年 /
全身
眼晶体 皮肤 手和脚
测程序;
对于废液和废气的排放,规定放射性产物在 水中和空气中的浓度不得超过限值,包括排 放总限值和浓度限值; 许可证持有者接受社会公众和相关检测部 门的监督,信息公开保持常态化。
谢谢大家
谢谢 Thank you
-
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吸入、 食入和破损的皮肤或伤口等途 径进入人体 。
辐射防护措施
核电厂在生产电力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辐射防护的 目的是使人类受其照射的必要活动建立和维持适当的安全条 件,避免发生非随机效应,并使随机效应的发生率减至实际 可能的最低水平。
辐射防护针对 对象
核电厂 工作人员
辐射防护措施
距离防护
距离防护的原理:平方反比定律
1(mSv/h)
1/4(mSv/h)
1/9(mSv/h) 放射源 与人体距离
辐射防护措施
针对距离防护的原理,我们在工作时应该采取措施尽量远离 放射源。
与辐射源保持距离
使用长杆工具
辐射防护措施
屏蔽防护 在工作人员与放射源之间设置屏蔽,减少其工作环境的辐 射水平。
核电厂 工作人员
辐射防护措施
外照射防护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屏蔽防护 源强防护 距离防护
时间防护
辐射防护措施
时间防护 个体所受辐照剂量=剂量率×辐照时间,尽量减少人体在放 射源危险范围内停留的时间,以降低所受的辐照剂量。
熟悉作业程序 优化操作方案 降低操作时间
人员轮换作业 降低个体所受 辐照时间
集体
个人
辐射防护措施
集体防护 集体防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辐射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主要是针对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措 施有:
正确佩戴个人呼吸用品
严禁在控制区域进食、吸烟
不带裸露伤口进 控制区域工作
辐射防护措施
核电厂对环境和社会公众的辐射危害主要是由于向水体和 大气中排放放射性物质造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