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场新人必须远离的16个坏习惯_职场励志

职场新人必须远离的16个坏习惯_职场励志

职场新人必须远离的16个坏习惯习惯1:勤于琢磨,耻于下问有些新员工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对于遇到的一些难题乐于去自己琢磨、自己研究,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有些人研究完了之后缺乏一个验证的过程。

也就是说,当遇到困惑的时候,自己琢磨出了结果,但是并不知道对错,这个时候需要拿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与领导和老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带着“自己答案”问问题将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有些问题,别人解释一下可能马上就清楚了,但是自己研究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很多时候这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我们鼓励新员工主动探索,也鼓励新员工不耻下问,多问一下为什么对于初入职场的新员工来说将是快速提升的有效手段。

在上部分内容当中,谈到了新入职员工的七个坏习惯,每一种坏习惯的存在看似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是这些习惯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断送一个优秀员工的美好前程。

习惯决定行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理。

在新入职员工的身上,还可能会有那些坏习惯需要改正呢?习惯2:求全责备,尖酸刻薄工作中有时会发生部门间或者同事之间的相互合作,每个人都会希望别人尽可能多的完成工作。

但是事事难遂人愿,总有时候其他人的工作不是很到位,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工作,甚至平添你的工作量。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抱着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宽容对方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给你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而有些新员工由于缺乏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或者完全是因为过于坚持原则、不够灵活,认为对方工作失误给自己带来工作不便是不对的,然后不依不饶。

这可能会对后期的工作带来一些麻烦,还可能因此给老员工、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到个人的发展。

习惯3:桌子、本子、脑子一样乱工业管理中强调“5S”,物归其位整齐条理才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办公室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人的办公桌上乱成一堆,很容易增加翻找文件的时间,而且也容易导致工作遗忘,还不美观。

大凡桌子比较乱的人,往往工作也比较乱,缺少计划没有头绪,工作起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起什么干什么,工作事项缺乏轻重缓急之分,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也可想而知。

我个人建议新员工进入工作环境后,一定要努力营造整洁、整齐的办公环境,而且在每天早晨到岗后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和工作进行一下规划,下班前再梳理一下完成进度,这对于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至关重要。

习惯4:人云亦云,迷失自我从学生的角色走上工作岗位,所有人已经形成了一些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你的职业价值观才刚刚养成,很容易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我们不敢保证每个新员工进入的团队或组织,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难免有些团队的消极心态或者负面思想会多一些,这个时候就考验每个人的分析判断能力。

有些人“出淤泥而不染”,在嘈杂的环境中依然可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和明亮的眼睛,能够清楚的分辨是非黑白,这样的人往往能够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而有些人极易受外围环境的影响,很多积极向上的东西看不到,而沾染上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想。

人云亦云,迷失自我,这样的人很难在一个企业当中长期存活下去,因为他会从最初的被动接受消极思想,悄然改变自己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到后来甚至可以积极挖掘开创消极思想,工作态度和行为必然会被扭曲。

比如,有些老员工有时候会抱怨工资低、加班时间长,但是这些老员工可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在他们看来他们不值这个价,不需要长期加班。

个别新员工听到这样的抱怨之后,不假思索的就认为自己的工资也低了,加班时间也太多了。

然后结果就是新员工很快感觉自己无法适应这个环境,黯然离开,到其他公司继续抱怨,而那个老员工可能还在企业一边抱怨一边加班。

习惯5:上网多,“上班”少大部分公司的网络都是开放的,上班时间你可以登陆任何你需要浏览的网站。

在方便工作的同时,也为上网遨游创造了条件。

事实上,在工作比较累的时候,适当的上网看看新闻、浏览帖子,是一种不错的放松方式。

但是前提是你手头的工作要保证按时交付,同时你要自己把握好时间。

很多人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粉丝”来说,希望每天都能看到偶像的最新新闻,时间把握不好的话,一晃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而且看完之后还有一个消化恢复的时间,实际上工作时间就是被这样一点点消磨掉的,工作的效率低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我们并不反对上班的时候上网,很多人上班后都有浏览时政要闻等的习惯,这其实是很好的习惯,但是因为上网耽误到了工作的连贯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这肯定就本末倒置了。

习惯6:事前计划少,事后补救多屠夫在面对每一头猪的时候,都会首先拿手找准部位,然后一刀到底。

很多工作都有其很成熟的一些工作方法和模式,在拿到一项工作任务的时候,第一件事情不是急于下手,而是要先找到“关键点”,然后规划一下工作实施的思路和步骤,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新员工在工作上容易犯得一个坏习惯就是接到任务后,直接“拔弓上弦”急于射击,有时候甚至连靶子都没有看到就已经把箭射了出去,工作交工后,要么错误、漏洞百出,要么根本不是领导需要的东西。

要知道在一个成熟的企业当中,可能每一项工作都不是第一次做,每一项工作都有一些相对成熟的方法。

如果你能够清楚的知道以前这些事情是怎么做的,将会有助你更好的开展现在的工作,并且突破创新。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强调事前的沟通和规划,没有规划的开展工作就好像是无头苍蝇,很难找到工作的“突破口”。

习惯7:牢骚满腹,抱怨连天面对新的环境,有些人可能一切满意,但是有些人可能事事不顺心——跟同学相比工资不够高、经常要加班、没有节假日、领导冷酷无情等,这些事情都是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你会发现,有些人每天最常说的就是“哎呀,烦死了,怎么又......这是最典型的“牢骚满腹,抱怨连天”的员工。

牢骚有点像癌症,他会在你的身上悄悄蔓延,刚开始是对公司加班抱怨,抱怨领导冷血,后来抱怨自己的工作单调枯燥等等,抱怨会越来越多,表现出来就是工作带情绪、结果打折扣,而且这种情绪还会影响到身边的同事,所以领导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这样的员工也就不难想象。

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透明的时代。

很多企业的情况或者朋友同学公司的情况也会很快被了解到,于是横向的比较不可避免——为什么西门子可以双休,而我们周末还要加班?为什么我们的工资还没有华为的一半?对于新员工来说,可以把现实情况比我们理想的同学和朋友作为目标,但是绝对不可简单的看做公司对比的参照物。

你可以扪心自问,西门子会不会收你,你又能不能干的比你的同学出色,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我建议你去西门子,否则的话我建议还是闭上鸟嘴踏实干好手头的工作比较实际。

习惯8:没当大官别官僚记得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看到乌鸦站在树梢什么也不干,非常羡慕,于是自己也躺在树下什么也不干,结果被一只狐狸吃掉了。

故事的结论是“如果你想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干,除非你站的足够高”。

我想套用一下,“如果你想摆官架子,最好你的官职足够高,否则最好别做这个傻事”。

企业当中总有一些部门我们称之为平台或者服务部门,(励志一生https:/既然是服务部门,摆明了是为业务部门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市场人员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投入战斗。

但事实上,在企业当中,服务部门总有一些人喜欢官僚主义,让业务部门围着他转,平添了很多内部沟通的成本。

新员工进入企业之后,一定不要沾染官僚主义气息,这种坏习惯不仅会迅速拉大你与其他员工之间的距离,而且将会成为你日后快速成长的绊脚石。

习惯9:QQ、MSN、ICQ,一个都不能少QQ、MSN、ICQ等即时聊天工具,作为电话之外的又一种沟通工具,可以说在企业当中发挥了巨大的沟通作用,在某些时候不仅方便实用,而且还为企业有效的节约了通信费用。

然而有些人却借工作之名,行闲聊之事。

不知道的人以为在沟通工作,其实却是在家长里短的闲聊。

事实上,对于以上的这些即时聊天工具,主要应用在一些非正式通知的发布上,以及个别问题的交流探讨和文件传送等功能。

对于点对点的沟通,我们提倡使用电话或者当面沟通,这样不仅沟通充分而且效率较高。

打字聊天的方式不仅沟通不那么畅通,还特别容易打断工作思路,所以我们并不提倡用这些工具进行点对点沟通。

习惯10:乐当小蜜蜂,事事“白岩松”小蜜蜂总是忙忙碌碌的采摘蜂蜜,传递花粉。

而白岩松是央视著名的主持人,每晚在《新闻1+1》栏目中对近期的一些新闻热点评头论足。

企业当中也不乏“小蜜蜂”、“白岩松”之类的人物,特别是新员工。

新员工在进入新环境中,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理,甚至可以说猎奇心理。

当听说一些类似于人事任免、政策信息等的时候,乐于去加工听到的新闻,并乐于传播这些新闻,甚至把传播家长里短的事情当作与老员工拉近距离的一种手段。

事实上,没有人太喜欢搬弄是非、传播消息的人,保不齐你那天就会成为她故事中的主角。

最可怕的是他们在传播这些新闻的时候,还喜欢评价、议论一番,把本来无人关注的事炒作为焦点新闻。

这种人很容易给领导同事留下工作不饱满、整天无所事事的印象,或许这样的人更适合去农村干妇女主任,他肯定能很好的团结妇女。

习惯11:对事负责,而非对人负责对于领导和老员工,大部分新员工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又敬又畏。

做任何事情喜欢唯领导是从,对领导负责而不是对事情、对企业负责,这对新员工的成长将会带来比较坏的影响。

比如,衡量一项工作做不做的标准不是这项工作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利益,而是做了这项工作是否能够博得领导的欢心。

这样的后果就是,做每一项工作的时候,不考虑怎样做更有意义,而考虑怎样做领导会更高兴,这就是典型的对人负责,而非对事负责。

再说的具体一点,这就是务虚不务实。

新员工除了从中学到了如何取悦领导之外,工作能力上根本得不到任何提高,因此这种习惯非常要不得。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行为”,好的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对于一名新员工来说,好的习惯将可以为自己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也更容易被其他同事接纳快速融入团队,希望这样一些内容能够对我们刚刚走出校园加入企业的新员工一些启发。

习惯12:紧拖慢等,明天再整大学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管理开放,崇尚有限度的自由,于是很多人在学生期间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够严谨,很容易养成脱等靠的坏习惯。

工作之后,如果领导对某些工作盯得不紧,或者本身工作环境就有一些拖沓的习惯,就很容易营造滋生拖沓的土壤。

海尔企业文化中强调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只有每天的工作都能够在当天完成,并且每天都能够从工作中有所收获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战斗能力才可以与日俱增。

遇到事情,一味拖沓,不仅工作效率低下,延长了反应速度,可能会拖慢整个团队的节奏;而且各项工作日积月累,总有一天工作积攒到一定程度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因为拖沓失去机会的案例。

例如,活动政策传达到商家的时间出现了拖沓,你发现本来应该给你的十万块钱已经被竞争品牌的业务员拿走了;发货不及时,造成消费者的投诉甚至退机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