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输血师真题——基础知识及答案解析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知情同意的知情要素包括()。
A.信息的告知B.信息的透明C.信息的公开D.信息的保密E.信息的形式【答案】A【解析】知情同意的知情要素包括信息的告知与理解。
2.患者应该尽可能只接受()。
A.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血细胞B.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血浆C.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血浆制品D.虽然不是最安全,但临床上有效的某一种血液成分E.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某一种血液成分【答案】E【解析】安全第一,再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血液制品。
3.适合用紫外线消毒的是()。
A.手术敷料B.平皿C.抗血清D.无菌室空间E.细胞培养液【答案】D【解析】紫外线适用于空气和物品表面和水及其他液体的消毒。
手术辅料适用于用高压蒸汽灭菌,无菌室空间主要用熏蒸消毒,生物医学制品用电离辐射灭菌法。
平皿可以用用纱布和牛皮纸单独包扎好(平皿还可以用不锈钢灭菌桶盛装),采用高温高压湿热灭菌法。
细胞培养液适用于滤过除菌法。
4.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缓冲pHB.运输营养物质C.运输铁D.调节体温E.运输O2和CO2【答案】E【解析】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由其中血红蛋白来完成的,其功能有二,一为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另一为对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因为红细胞内也存在一些缓冲对。
5.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
A.菌血症B.败血症C.毒血症D.脓毒血症E.菌群失调症【答案】E【解析】菌群失调症是由于宿主、外环境的影响,导致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出现数量和质量变化,原来在数量和毒力上处于劣势的细菌或耐药菌株居于优势地位,在临床上发生菌群失调症或称菌群交替症。
主要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预防菌群失调症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可用可不用者不用,可用窄谱则不用广谱。
6.以CD3为标志的细胞是()。
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NK细胞E.DC细胞【答案】A【解析】CD3分子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主要识别单位,主要用于标记胸腺细胞、T淋巴细胞及T细胞淋巴瘤。
7.自身免疫性交感性眼炎发生的相关因素是()。
A.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B.自身抗原的改变C.免疫忽视的打破D.表位扩展E.分子模拟【答案】A【解析】免疫隔离使得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无法接触自身抗原、产生应答。
在某些情况下,如手术、外伤、感染时,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可释放入血液或淋巴液,得以与免疫系统接触,刺激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交感性眼炎。
8.与细菌运动有关的是()。
A.质粒B.中介体C.内基小体D.鞭毛E.菌毛【答案】D【解析】鞭毛是某些细菌的运动器官,由一种称为鞭毛蛋白(flagellin)的弹性蛋白构成,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生物的鞭毛。
细菌可以通过调整鞭毛旋转的方向(顺和逆时针)来改变运动状态。
9.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
A.尊重人的原则B.医学的整合C.发展生产力D.保护医务人员E.按法律办事【答案】A【解析】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互助原则。
10.制备普通琼脂培养基采用的灭菌方法为()。
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流通蒸气灭菌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答案】D11.革兰染色阴性菌呈现的颜色是()。
A.蓝色B.绿色C.紫色D.黄色E.红色【答案】E【解析】如果将细菌作革兰氏染色,凡染后菌体呈紫色的,称“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红色,称“革兰氏阴性菌。
12.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cmB.mmC.μmD.1/100μmE.nm【答案】E13.通常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A.蛋白质B.多糖C.脂多糖D.类脂E.核酸【答案】A【解析】大分子蛋白质,分子量大于10000者,可含有大量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是最强的免疫原。
14.以下细胞中属于专职性APC的是()。
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内皮细胞E.上皮细胞【答案】B【解析】APC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参与抗原的提呈,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
15.免疫比浊法属于()。
A.直接凝集反应B.间接凝集反应C.沉淀反应D.酶标记技术E.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答案】C【解析】(precipitation)一种血清学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量电介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16.完全抗原的定义是()。
A.既能与BCR结合又能与TCR结合的物质B.同时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的物质C.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D.病原微生物的完整结构E.多个半抗原分子的聚台体【答案】C17.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数为()。
A.(7.0~10.0)×109/LB.(5.0~9.0)×109/LC.(5.0~9.0)×1012/LD.(4.0~10.0)×109/LE.(4.0~10.0)×1012/L【答案】D18.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A.骨髓B.脾C.淋巴结D.扁桃体E.大脑【答案】A【解析】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腔上囊(禽类)。
19.目前认为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控制点是()。
A.基因活化B.转录起始C.转录后加工D.翻译起始E.翻译后加工【答案】B20.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并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
A.组织相容性抗原B.移植抗原C.白细胞抗原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答案】D21.对于危重昏迷的患者,适用的医患关系是()。
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家属决定型D.依法决定型E.共同参与型【答案】A【解析】主动—被动型适用于难以表达主观意志的患者。
22.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不包括()。
A.致突变作用B.白细胞增多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感染性休克E.致热作用【答案】A【解析】内毒素有许多生物活性,可分为两类:毒性方面的,如致死性、热源性补体激活作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免疫学活性(佐剂):巨噬细胞激活,有丝分裂原活性、细胞因子的诱生等。
23.一般没有正常菌落寄居的人体部位是()。
A.胃肠道B.腹腔C.泌尿道D.外耳道E.皮肤【答案】B【解析】正常菌群是指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
24.血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A.浆细胞B.膜结合的多核糖体C.高尔基复合体D.粗面内质网E.内质池网【答案】B【解析】核糖体就像一个小的可移动的工厂,沿着mRNA这一模板,不断向前迅速合成肽链。
氨基酰tRNA以一种极大的速率进入核糖体,将氨基酸转到肽链上,又从另外的位置被排出核糖体,延伸因子也不断地和核糖体结合和解离。
核糖体和附加因子一道为蛋白质合成的每一步骤提供了活性区域。
25.造血微环境是指()。
A.造血干细胞定居和存活的场所B.造血干胞增殖和分化的场所C.造血干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D.造血干细胞成熟的场所E.造血干细胞定居、存活、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答案】E【解析】造血微环境是由除造血细胞以外的所有参加调控造血的间质成分,包括微血管系统、神经成分、网状细胞、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吞噬细胞、脂肪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其它结缔组织等组成,统称为造血微环境。
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成的场所,造血细胞在微环境各种因素的调控下增殖、分化、发育及成熟。
26.启动内源凝血的是()。
A.FⅩaB.FⅤaC.FⅧaD.TFE.FⅫa【答案】E【解析】当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时,首先是FⅫ结合到异物表面,并被激活为FⅫa。
FⅫa的主要功能是激活FⅪ成为F Ⅺa,从而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27.下列关于肺循环生理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血流阻力大B.血容量变化小C.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为负值D.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为正值E.血压高【答案】C【解析】肺动脉管壁厚度仅为主动脉的三分之一,其分支短而管径较粗,故肺动脉的可扩张性较高,对血流的阻力较小。
肺部的血容量约为450ml,占全身血量的9%.由于肺组织和肺血管的可扩张性大,故肺部血容量的变化范围较大。
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原理中,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当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时,有液体被滤过到毛细血管外,即生成组织液;当有效滤过压为负值时,则有液体被重吸收入毛细血管内,即组织液回流。
28.引起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机制是()。
A.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B.输血反应C.脾切除D.血小板凝聚E.血小板自身抗体的作用【答案】E【解析】95%以上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增高,以慢性型增高更为显著。
PAIgG、PAIgA、PAIgM、PAc四项指标联合检查,可使该病的诊断阳性率提高至l00%。
29.正常人全血比重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血液葡萄糖含量C.血液红细胞数量D.血浆NaCl浓度E.血浆胶体渗透压【答案】C30.IgG在五类免疫球蛋白中()。
A.分子量最大B.血清中含量最高C.活化补体能力最强D.个体发育中出现最早E.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出现最早【答案】B【解析】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IgG,它占总的免疫球蛋白的70%~75%,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是初级免疫应答中最持久、最重要的抗体,它仅以单体形式存在。
31.下列有关RNA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B.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种RNAC.胞浆中只有mRNAD.RNA可分为mRNA、tRNA、rRNA三类E.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答案】C【解析】RNA是由这四种核糖核苷酸构成的,核糖核苷酸一般存在于细胞质中,包括了核糖体中的tRNA和rRN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遗传物质RN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mRNA。
其中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由细胞核中的核仁合成,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而形成的一条单链,主要功能是实现遗传信息在蛋白质上的表达,是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桥梁,tRNA的功能是携带符合要求的氨基酸,以连接成肽链,再经过加工形成蛋白质,tRNA约含70~100个核苷酸残基,是分子量最小的RNA。
32.B淋巴细胞的功能除合成分泌抗体外还包括()。
A.对抗原性异物的吞噬作用B.抗原摄取、加工与提呈作用C.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D.合成、释放过敏毒素的作用E.合成、分泌TNF-α的作用【答案】B【解析】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此外,活化的B细胞还可提呈可溶性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