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41 民事权利义务及人身权一、选择题1.汪姓明星屡次出入赌场,据此记者卓某在自己的博客中评价汪某为“赌坛先锋”,汪某因此以卓某侵害其名誉权为由将卓某告上法庭。
2016年5月12日,法院裁定汪某败诉。
汪某败诉的原因可能有( )①卓某的评价并未实质性地侮辱诽谤汪某②卓某的评价并未真正影响汪某私人生活③卓某侵害了汪某的隐私权而不是名誉权④卓某的评价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某些事实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汪某败诉的原因可能是卓某的评价并未实质性地侮辱诽谤汪某,①正确;卓某的评价已经影响了汪某的私人生活,②不选;材料既涉及了汪某的隐私权,也涉及了名誉权,③不选;汪某败诉的原因可能是卓某的评价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某些事实,④正确。
2.(2018浙江杭州高三期末统测)赵某一年前从某房产公司购买一商品房,留下了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银行账号等信息。
不久,房产公司员工张某因出售顾客个人信息给中介、商场等而获刑,赵某信息也在其内。
本案中张某侵害了赵某的( )A.名誉权B.身份权C.姓名权D.隐私权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隐私权的知识。
材料中,房产公司员工张某因出售顾客个人信息给中介、商场,侵害了赵某的隐私权,D不符合题意;本题未体现名誉权、身份权和姓名权,排除A、B、C。
3.2013年2月,李阳因做生意资金不够,便向王明借了2万元,约定一年后还款,但没有写下借条。
可是,后来李阳做生意亏本无力还债务,王明碍于情面没有要求李阳还钱。
2016年3月,王明买房子急需用钱,向李阳索要欠款,但李阳以无力偿还为由拒绝还款。
王明无奈,只有向法院提请诉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案没过诉讼时效②该案王明负有举证责任③该案已过诉讼时效④该案李阳负有举证责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2013年2月李阳因做生意便向王明借了2万元,只有口头约定但是没有借条,2016年3月,王明向李阳索要欠款,但李阳以无力偿还为由拒绝还款。
王明无奈,只有向法院提请诉讼,此案例中王明想要回钱需要进行举证,另外,根据时间的判断可以看出该案已过诉讼时效。
故②③入选。
①④表述错误。
4.(2018浙江重点中学期末联考)某报记者徐某撰写文章将李某系私生子的事实公开报道,给他的精神造成极大的伤害。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报道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②该报道侵犯了李某的荣誉权③徐某应对李某承担违约责任④报社应对李某承担侵权责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材料中的报道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①正确;该报道并不涉及对李某的荣誉称号进行非法剥夺,没有侵犯李某的荣誉权,②不选;徐某与李某并没有相关约定,徐某不涉及对李某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③不选;该报道侵害了李某的名誉隐私权,报社应对李某承担侵权责任,④正确。
5.(2018浙江湖丽衢三市高三期末统测)李某和张某系同班同学,均为7岁。
因张某长得矮胖,李某在张某的照片上写上“肉丸子”字样,嘲笑张某。
张某发怒,打破了李某的鼻子。
本案中( )A.张某侵犯了李某的生命健康权,他必须承担侵权责任B.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姓名权,他毋须承担相应民事责任C.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其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责任D.李某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他必须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答案 C解析本案中李某和张某均为未成年人,李某因污辱张某被打破鼻子,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其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责任,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
6.(2017温州9月选考模拟)小林在某影楼拍摄了一组婚纱照。
经她同意,影楼通过公众微信号推送了这组婚纱照,并将之收录在次月出版的《印象摄影》一书中。
小林向影楼索要报酬,但影楼以业绩不佳为由拒绝支付约定的酬金。
同时,摄影爱好者小顾私自在自己的博客中转载了该组婚纱照。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影楼的行为侵犯了小林的肖像权②婚纱照通过公众微信号被正式发表③小顾的行为侵犯了影楼的著作权④小林可自行将婚纱照用于商业用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解析影楼的行为是在支付约定的酬金上违约,但并没有侵犯小林的肖像权,①说法错误;影楼按照约定通过公众微信号推送了这组婚纱照,②符合题意;摄影爱好者小顾未经影楼同意私自在自己的博客中转载了该组婚纱照,侵犯了影楼的著作权,③符合题意;小林如将婚纱照用于商业用途需经影楼同意,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7.(2018杭州重点中学期中联考)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身权受到侵犯的案例屡见不鲜,以“葛优躺”为代表的网络表情包不断丰富。
因“艺龙旅行网”在微博中使用了葛优肖像照片做配图,演员葛优将艺龙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至法院。
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①该公司侵犯了葛优的肖像权②该公司负有举证责任③该公司侵犯了著作权④该公司承担侵权责任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答案 A解析②错误,题目中,演员葛优将艺龙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至法院,故演员葛优负有举证责任。
③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该公司侵犯了葛优的肖像权。
①④是对题目的正确的理解,但与题意不符,故选A。
8.李某常以未完成作业和撒谎为由殴打养子,致其体表广泛挫伤并产生畏惧心理。
事件披露后,警方对李某实施刑拘,检察院提起公诉。
一审判决,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本案中,李某( )①侵害了养子的人身权②侵害了养子受教育的权利③侵害了养子的身份权④侵害了养子的生命健康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李某常以未完成作业和撒谎为由殴打养子,致其体表广泛挫伤并产生畏惧心理,本案中李某侵害了养子的人身权,故①正确;本案中李某殴打养子,侵害的是养子人身权而不是受教育的权利,故②错误;本案中李某殴打养子,侵害的是养子的生命健康权,不是身份权,故③错误,④正确。
9.某摄影师小张在拍摄街景时偶遇美女王某,迅速按下快门,拍摄了王某的照片。
关于该照片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拥有该照片的著作权,可以不经王某许可转售该照片获取利益B.小张未经王某许可将照片放到自己的淘宝网店,不构成侵犯肖像权C.小张对该照片进行涂改、丑化放到网上,则构成侵犯王某的肖像权D.小张未经王某许可将照片放在摄影工作室的橱窗内,则不构成侵犯答案 C解析小张若不经王某同意出售该照片谋取利益,则侵犯肖像权,A错误;小张未经王某同意拍摄照片,并将其照片放到自己的淘宝网店,以营利为目的,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B错误;把照片放到摄影工作室的橱窗里,未经王某同意且以营利为目的,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D错误;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10.小池想从王某处买辆车,付款后王某和车竟一同消失。
于是,小池上网曝光王某的电话、单位等信息。
为此王某把小池告上法院。
小池反驳说,帖子的内容都是事实,没有夸大和捏造。
据此,我们可断定( )A.法院会支持王某的主张,因为小池侵犯了他的隐私权B.法院会支持小池的主张,因为帖子的内容都是事实C.法院不会支持王某的主张,因为他收款后没有给车D.法院不会支持小池的主张,因为他侵犯了王某的身份权答案 A解析法院会支持王某的主张,因为小池未经王某同意曝光王某的电话、单位信息,这侵犯了王某的隐私权,A正确;法院不会支持小池的主张,因为小池已构成侵犯隐私权,B不选;王某收款后没有给车与本案不是同一个案件,就隐私权被侵犯这个案件来说,法院会支持王某的主张,C不选;小池侵犯的是王某的隐私权,D不选。
11.(2018浙江超级全能生9月选考)艺人甲请某摄影爱好者乙为其拍摄个人写真,双方未就照片的著作权进行约定。
之后,乙未经甲同意将其照片卖给崇拜该明星的广告商,广告商未经甲同意将甲的照片刊印在广告单上。
对此,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①广告商侵犯了甲的肖像权②照片的著作权属于甲,但由乙行使③广告商侵犯了甲的隐私权④乙卖照片给广告商的行为构成侵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B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广告商未经艺人甲的同意将其照片刊登在广告单上,具有营利性质,属于对被摄影者肖像权的侵害,①正确;乙未经甲的授权,将甲的照片卖给广告商,构成侵权,④正确;由于双方未做约定,照片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即该摄影爱好者乙,而不是明星甲,②错误;广告商并不是泄露甲的个人隐私,不属于侵犯隐私权,③错误。
12.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民事行为能力B.民事主体的内容C.民事客体的对象D.人们的实际行动答案 D解析加强民事立法,为公民维护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公民要真正实现自身权利,关键还是要增强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此,答案选D。
13.(2018绍兴9月选考模拟)甲、乙为室友且合用一台电脑。
甲通过中介机构向美国某大学申请留美奖学金,同时支付了中介费用,并告知了乙。
美方向甲发出电子邮件,邀请甲赴美留学,恰巧甲不在,乙出于嫉妒擅自拒绝了美方邀请。
数日后,甲向美方问询时,美方告知曾发邀请函但遭拒绝,故不再考虑。
由此,甲、乙发生争执。
从中可以判断( )①乙盗用甲的名义侵犯了甲的姓名权②乙冒充甲的身份侵犯了甲的身份权③甲有权请求乙赔偿精神损失④甲无权请求乙赔偿财产损失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 A解析乙的行为首先已构成对甲姓名权的侵害。
乙以甲的名义向美国某大学发出电子邮件,既构成假冒他人姓名,也构成盗用他人姓名。
侵犯姓名权的行为直接侵害的是人格利益,应当承担包括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等责任。
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财产权即债权,甲与美方已达成了协议,乙冒充甲的名义拒绝接受奖学金,乙针对甲的债权实施了侵害,甲有权请求乙赔偿财产损失。
身份权是公民基于特定身份产生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以及亲权、亲属权、配偶权等,故①③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
二、主观题14.(2018浙江8月七彩阳光联考)某广告公司在金某出差期间,在金某房屋的院墙上刷写了一条关于妇女卫生巾的广告。
金某回来后,受到他人耻笑。
在与该广告公司交涉未果后,金某把院墙上的广告拍摄下来,遂将该广告公司诉至法院。
诉讼中,被告否认侵权并说该广告是别的公司所为。
经查实,该广告公司没有证据证明该广告是别的公司所为。
法院判决该广告公司败诉。
结合本案,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广告公司侵犯了金某的什么权利并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2)从举证责任的角度,分析本案中金某胜诉、广告公司败诉的原因。
答案 (1)该广告公司侵犯金某财产权中的所有权,即金某对其院墙的使用、收费和处分的权利。
应恢复原状,并向金某支付一定的院墙使用费。
(2)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金某收集并保全了广告公司侵权的证据,因而其主张获得法院的支持。
该广告公司未能提供证据,不能支持其未侵权的主张,故法院判其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