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肥实习心得

土肥实习心得

土肥实习心得篇一: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姓名:熊涛学号:200913020113所在:生命科学学院农学09101指导老师:郭春秋实习地点:常德周边地区实习时间:2011-6-25----2011-6-271.实习目的本课程被称为土壤肥料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意义重大,它主要针对各地土壤性质的不同,来计划种植何种农作物及对地施肥,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讲解了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还有土壤的基本性状及土壤肥力。

就土壤的物质组成而言,我们在课堂上就了解到其中有豫让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与土壤酶、土壤胶体和土壤溶液、在其中又以土壤矿物质讲解最为深刻,因为老师讲解到了它的来源、组成、性质、及其改良方法。

在实习后,我们必须学会野外观察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岩石、母质、土壤等的方法和技巧。

而且要掌握野外土壤速测的基本技巧和技能。

其中就包括目测、手测、简易工具和试剂测量。

识别并掌握湖南省几种主要的旱地土壤类型以及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比如实习中看到的紫色砂页岩及红壤等。

还要学会野外始土、辨土、评土以及土壤标本采集。

2.实习计划及组织本次实习分三次进行,以三天的时间去三个不同的地点。

第一天早上8点从系门口出发到了慈利,傍晚时分回到学校。

第二天早上8点从系门口出发到了德山,傍晚回到学校。

第三天早上8点半从系门口出发到了太阳山,由于该地貌属于垂直分布,整片山都是红壤,除了半山腰有一点点页岩,所以在体力不支下,下午回到了学校。

3.实习方式实习老师通过仔细认真地实地考察以及以往实习经验确立实习路线与地点。

每次到达实习地点后,老师会讲解实习目的、任务、内容等及安全问题。

同学们各自利用老师提供的课件、网络进行资料查找,以及查阅大一所学的关于土壤与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教材及课堂笔记,大家经过实地测定时按照实习老师教授的观察方法操作实习。

实习过程对常德周边地区桃园、花岩溪、太阳山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实地访问。

实习中尽量让每位同学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及感受,让每位同学能实实在在学到这方面的实习学习,以便以后同学们能够自己独立学会这方面的调查工作,使同学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实习课程完成后,同学们应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进行总结及完成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

4.实习内容考察点一:陬市附近紫色砂页岩:特点:又名紫色土壤,其特点有很多:“见风消”说的就是紫色砂页岩易风化,但是物理风化快,化学风化慢。

物理风化导致初育土始终不能形成完整的剖面,风化一层就脱落一层,土层很薄,且易碎,故该地域水土流失严重,保水,蓄水力弱。

化学风化快就致使土壤保持母岩特性非常强烈,故其土壤、母岩、母质颜色几乎相同,化学成分也差不多。

由此可见,母岩对其影响最大。

分布规律及肥力水平:紫色砂页岩是一种区域性土壤,它零星分布,但也有少量分布比较集中,如四川。

其肥力水平比较高,有机质少,矿物质P、K丰富,N素缺乏。

利用现状与补救措施:适种性广,现主要种植粮棉油等经济作物,产量较高。

有句顺口溜这样讲“天晴一把刀,落雨一锅糟”恰是紫色砂页岩的真实写照。

说的就是该土壤结构疏松,蓄水,保水力差,容易流失,由此造成的生态性灾难、农业减产失收等严重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针对此加以合理利用土地,禁止滥砍滥伐,盲目毁林开荒等。

还有就是对其肥力的补救措施就是适时适量的补加N肥。

考察点二:热市附近石灰岩:特征:黏酸瘦板浅是石灰岩最典型的特点,它是沉积岩的一种,其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一般呈灰色或白色,如含杂质较多可呈深色。

其特征为:有致密状、结晶粒状、生物碎屑等结构,性脆,主要矿物为方解石(CaCO3)遇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泡。

含有Fe、Al,但SiO2几乎没有。

石灰岩母质可以发育成红壤,因此具有红壤的一般特性,高温高湿,酸性,有粘性。

土层浅薄,水土流失较严重。

分布规律与肥力水平:中国石灰石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中国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石灰石主要分布陕西、安徽省、广西自治区、四川、重庆、山东、河北、河南、广东、辽宁、湖南、湖北、黑龙江、浙江、江苏、贵州、江西、云南、福建、山西、新疆、吉林、内蒙古、青海、甘肃、北京、宁夏、海南、西藏、天津等。

可是其养分缺乏利用现状和改良措施:现种植一些以玉米、花生、红薯、马尾松等偏酸性植物为主。

对其的改良措施应主要放在防止其水土的流失与及时适时适量补充养分考察点三:河洑附近冲积土:特征:又名潮土,夜间返潮从它的剖面我们可以看到其沙黏相间的分层,这是因为季节性的水流冲击影响而成,水流凶猛时沙多,水流缓时沙少,这样反反复复就有了这样的分层,而且它具有流水分选的作用。

它属于河漫滩相沉积,具有明显的河床相沉积与河漫滩相沉积的二元结构,而且尚没有脱离河流泛滥的冲积物覆盖的影响,表土层有明显的近期薄层沉积层理。

生物作用极弱,基本无有机质表聚现象。

地下潜水埋深变化可周期性影响底土,而具有潴育化过程。

分布规律与肥力水平:冲积土是一种泛成性土壤,呈带状分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河流泛滥地、冲积平原、三角洲,以及滨湖、滨海的低平地区。

地面平坦。

一般成土时间较短,发育层次不明显,土壤肥力较高。

比紫土的肥力效果还好。

利用现状与改良:冲积土的适种性很广,多以种水稻、甘蔗、南瓜、白杨树和粮棉油等经济作物为主。

由于冲积土尚未脱离河水泛滥影响,地下水位高,有的尚有盐化、沼泽化威胁。

应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采取不同的利用改良方式,合理利用这一良好的土壤资源。

(l)河滩草场者,应建立自然草场轮牧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土壤资源,而且要维护河道沿岸的引水卫生。

(2)在河漫滩较宽阔的地区。

可修堤筑坝,防止洪水淹没,建立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平整土地,建立河滩地农业区。

(3)在保证汛期行洪的条件下,加强农业技术措施,合理配置农、林、牧,培肥土壤,争取汛期前的一季好收成。

(4)一般土壤质地较粗的河漫滩,在不影响行洪的条件下可以选植河滩片林,既可保护河岸,又可改良生态环境。

在北京及河北燕山山区,有利用河谷卵石滩种稻“挂淤”而改良为良好土壤的实例者不少。

考察点四:河洑附近红壤:特点:由第四纪冰川时期红色黏土母质发育形成,距今200-300万年,首先是冰水混合物,然后就是冰往地势较低的地方走,接着泥沙被带走,其能把山体磨平,石头磨碎,最后经过长距离的搬运石头被磨光滑成鹅卵石沉到底部,是一种冰川的沉积物。

主要成土过程:(1)、脱硅富Fe、Al化作用: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矿物发生强烈的风化产生大量可溶性的盐基、硅酸Fe3、Al3。

在淋溶条件下,盐基和硅酸被不断淋洗进入地下水后流走。

由于Fe3、Al3的活动性小,发生相对积累,这些积聚的Fe3、Al3在干燥条件下发生脱水形成无水的Fe2O3和Al2O3,红色的赤铁矿是红壤呈现红色,形成富含Fe、Al的层次。

(2)腐质化作用: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水热条件优越,植被生长旺盛,生物的小循环作用也十分旺盛。

红壤的形成以富铁、铝化过程为基础,生物小循环是肥力发展的前提,这两个过程构成了红壤特殊的形状和剖面特征。

分布特点及肥力水平:红壤地区雨量大,降雨集中,有时一次降雨可高达200-300毫米以上,当地面覆盖差时,暴雨就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

利用现状与改良措施:现种有油桐树、马尾松、樟树、商路等作物。

红壤改良措施包括植树造林、平整土地、客土掺砂、加强水利建设、增加红壤有机质含量、科学施肥、施用石灰、采用合理的种植制度等。

可以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氮肥宜用粒状或球状深施,磷肥宜与有机肥混合制成颗粒肥施用;施用石灰降低红壤酸性;合理耕作;选种适当的作物、林木,种植绿肥是改良红壤的关键措施;旱地改水田,减少水土流失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提高红壤生产力;保护植被,防治侵蚀,凡坡度大于25°的陡坡应以种树种草为主,小于25°的坡地根据陡缓状况修建宽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种植。

考察点五:太阳山页岩:特点: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页岩的一种。

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

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5.实习心得与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平时所学知识的珍贵之处,就比如说:在业外认识土壤和了解其特性来说,就算我们平时见到的一些常见土壤,我们也不一定叫得出名字,以及它所内含的肥力问题。

还有实习时通过老师的一些讲解,我们也了解到了怎么处理土壤的肥力问题,书本虽然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但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还是无从得知,比如添加N肥时,我们可以通过草木灰解决问题。

等等,总而言之,这次实习让我受益良多,感谢我们无私的郭春秋老师。

篇二:最新土壤肥料研究所社会实践报告土壤肥料研究所工作岗位社会实践报告学院:学号:姓名:×××个人原创土壤肥料研究所实习实践活动总结有效防止雷同值得下载!本范文适合所有土壤肥料研究所相关工作岗位实践或实习报告,只需要把正文内容时间、地点和单位名称改成自己的即可,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

目录一、社会实践目的............................................................... ...... 2二、社会实践时间............................................................... (2)三、社会实践地点............................................................... (3)四、社会实践单位介绍 (3)五、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3)六、社会实践总结............................................................... (5)(1)社会实践体会 (6)(2)社会实践心得 (7)(3)社会实践反思 (8)七、致谢............................................................... (10)第1 页共12 页篇三: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一、目的要求1,学习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和注意细节,回顾掌握土壤剖面性状观察的方法2,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3,锻炼独立进行土壤剖面的观察,并能鉴别土壤类型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4,通过实习实验,掌握土壤和岩层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