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2003年10月,香港某商行向内地一企业按FOB条件订购5000吨铸铁井盖,单价每吨610美元,合同总金额为305万美元(约人民币2534.5万元)。
货物由买方提供图样进行生产,并经买方验收后方可接受。
该合同品质条款规定:铸件表面应光洁;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缩孔、夹渣和其他铸造缺陷。
该合同还规定:(1)整批货物分10批每两月装运一批,每批供货500吨。
订约后10天内卖方须向买方预付相当于第一批货物金额10%的保证金,约合人民币25万元,交第一批货物后5天内退还保证金。
(2)货物装运前,卖方应通知买方前往产地抽样检验,并签署质量合格确认书;若质量不符合同要求,买方有权拒收货物;不经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终止合同,否则由终止合同的一方承担全部经济损失。
买卖合同签订后,卖方很快将25万元保证金汇交港商,然后按其提供的图样,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进行试生产。
当生产出部分产品后,卖方电告买方按合同前来验货,一旦验收合格,立即进行大批量生产。
这时港商称工作繁忙,提出先请当地商检部门代为验货。
为及时取得合格确认书,保证按期交货,卖方请求当地商检局检验货物。
商检人员赶赴现场后立即对样品进行封存,并让卖方再次通知港商按合同规定由其前来验货,在没有得到品质合格结论之前,卖方决不可贸然进行大批量生产。
但港商接到通知后,在回函中称,卖方不能在合同规定期限内生产出符合合同规定的产品,属于单方面违约,并声称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
请总结具体教训。
案例2
[案情简介]
某年,某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出口一批驴肉到日本共25吨,合同规定,该批货物应装于1,500箱子,每箱净重16.6千克。
如按规定装货,则总重量应为24.9吨,余下100千克可以不再补交。
当货物运抵日本港口后,日本海关人员在抽查该批货物时,发现每箱净重不是16.6千克而是20千克,即每箱多装了3.4千克。
因此,此批货物实际装了30吨。
但在所有单据上都注明装了24.9吨。
议付货款时亦按24.9吨计算,白送5,100千克驴肉给客户。
此外,由于货物单据上的净重与实际重量不符,日本海关还认为我方少报重量有帮助客户偷税嫌疑,向我方提出意见。
经我方解释,才未予深究。
但多装5,100吨驴肉,不再退还,也
不补付货款,造成我方损失。
案例3
我国内某单位向英国出口一批大豆,合同规定水份最高含量为14%,杂质不超过2.5%。
成交前我方曾向买方寄过样品,订约后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
当货物抵达英国后,买方提出货物与样品不符,并出具相应证书证明货物的质量比样品低10%以此要求我方赔偿15000英镑的损失。
请问:我方能否以该项交易并非凭样品买卖而不予理赔?为什么?
答:我方不可以以该项交易并非凭样品买卖而不予理赔
虽然卖方告诉对方货物与样品相似,而不是完全相符,但是买方有权保留所赔的权利;买出具品质比样品低10%的证明,虽不符合实情,卖方拿不出留存样品。
故要赔偿15000英镑。
案例4
国内某公司出口至俄罗斯黄豆一批,合同的数量条款规定:每袋净重100公斤,共1000袋,合计100公吨。
货抵俄罗斯后,经检验,黄豆每袋仅重96公斤,1000袋合计96公吨。
适值黄豆价格下跌,俄罗斯客户以单货不符为由提出降价5%的要求,否则拒收。
请问买方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案例5 分析示例中的合同条款,回答问题。
示例花生出口合同主要条款
NAME OF COMMODITY:Groundnuts
QUALITY: FAQ, oil content 38%.
PACKING: Packed in gunny bags of 50 kgs. Each QUANTITY: Total 1000 M/T, with 5% more or less allowed
UNIT PRICE: USD 800 per M/T
TOTAL AMOUNT USD 800,000.00 (Say US Dollar eight hundred thousand only)
1、合同中的品质条款的订法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订合适?(5%)
2、数量条款中“with 5% more or less allowed”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订?答:意思是100公斤为总数量,卖方可以多装或者少装总数量的5%。
案例6
菲律宾客户与上海某自行车厂洽谈进口“永久牌”自行车10000辆,但要求我方改用“剑”牌商标,并在包装上不得注明“Made In China”字样。
买方为何提出这种要求?我方能否接受?为什么?
答:这是·一件对方要求中性定牌包装的一起案例。
自行车是美国、欧盟等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商品,对原产地有严格的要求以防转口贸易。
案例7
我与某外商就某项商品签订了销售合同,规定“唛头”(Shipping Mark)由卖方决定,并在备货时经我方设计刷安,但收到对方开来的信用证后,发现证内又规定了唛头,且与我方刷妥的唛头不符,因合同规定唛头由卖方决定,是否应根据合同规定办理,无需改证或改唛即可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