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保养培训手册
正常磨损阶段——稳定使用期
稳定使用期(偶发故障期)故障率明显降低,设备处于稳定运行阶段,设备处于正 常工作时期。
▪
产生故障的原因: 设备在稳定使用期所发生的故障与设备的设计有关系, 一般是
由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不当,工作条件变化等原因。
▪ 特点: 磨损慢、时间长
▪ 较典型的情景为:
低的安全因素
设备承担较高的负荷(生产压力重)
▪ 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熟悉设备结构和遵守操作规程,合 理使用、认真保养, 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 齐全可靠,消除不安全因素, 不出事故。
▪ 五项纪律: 1、定人定机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合理 润 滑。 3、遵守交接班制度。 4、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 5、发现故障,立即停机,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 报告。
10
11
班中五注意:
▪ a.注意设备的运行声音。 ▪ b.设备的温度。 ▪ c.压力、液位、液压、气压、电气系统. ▪ d.气压系统,仪表信号 ▪ e.安全保险是否正常。
班后四件事
▪ a.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到 零位。
▪ b.清除铁屑、脏物,擦净设 备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 并加油。
▪ c.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 工具。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求每天进行维护保养, 尽可能地保持设备的精度和性能, 延长设备的 使用寿命。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态 进行经常的检查、调整和处理,通过擦拭、清扫、 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 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
▪ 一.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
通过测量同一测点、不同时期、相同转速、相同工况下的信号,
并进行对比,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 1.当出现清脆尖细的噪声时,说明振动频率较高,一般是尺寸相对 较小的、强度相对较高的零件发生局部缺陷或微小裂纹。
▪ 2.当传出混浊低沉的噪声时,说明振动频率较低,一般是尺寸相对 较大的、强度相对较低的零件发生较大的裂纹或缺陷。
滥用设备 操作者失误 维护不当
▪ 采取的维修对策:改进使用管理,加强日常的维护保养。
剧烈磨损阶段——设备老化期
老化期(磨损劣化期)故障阶段:故障急剧上升,设备性能下降 。 产生故障的原因: 设备零部件因使用时间过长而磨损、老化、腐蚀加剧,逐步丧 失机能所致。 采取的维修对策: 零件已达使用寿命,采取预防性维修。
(3)会检查:了解设备精度标准,会检查与加工工艺有关的精度 检验项目,并能进行适当调整。会检查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
(4)会发现:能通过不正常的声音、温度和运转情况,发现设备 的异常状况,及时反馈和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禁止私自维修 和调试设备。
▪ 四项要求: 结合监狱6s要求,要求设备保持: ▪ 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
只能忍受3s长的时间,并且手的触摸处会很快变红。触摸时,应试触
后再细触,以估计机件的温升情况。
2. 用手晃动机件可以感觉出0.1mm-0.3mm的间隙大小。
3. 用手触摸机件可以感觉振动的强弱变化和是否产生冲击,以及溜板的 爬行情况
3、观察法
▪ 人的视觉可以观察设备上的机件有无松动、裂纹及其他 损伤等;可以检查润滑是否正常,有无干摩擦和跑、冒、 滴、漏现象;可以查看油箱沉积物中金属磨粒的多少、 大小及特点,以判断相关零件的磨损情况;可以监测设 备运动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现象发生;可以观看设备上 安装的各种反映设备工作状态的仪表,了解数据的变化 情况,可以通过测量工具和直接观察表面状况,检测产 品质量,判断设备工作状况。把观察的各种信息进行综 合分析,就能对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故障部位、故障的 程度及故障的原因作出判断。
操作员对设备故障能处理的小故障,需及时处理, 不能处理的故障需停机,并上报领导并通知维修工。
持之以恒 !
谢谢
▪ d.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转台 时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1、对“三好”、 “四会” “四项要求” “五项纪律” 制度的落实:
“三好”
(1)管好:严格落实定人定机制度,做好台账,管好 工具、附件,不丢失损坏,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 齐全好用,线路、管道完整。
(2)用好:设备不带病运转,不超负荷使用,不大机 小用、精机粗用。遵守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细 心爱护设备,防止事故发生。
二、 设备故障诊断及分析
验收 使用
维护
制造 安装调试
购置
选型 设计 规划
设备的一生
报废等
改造
更新
检修
微小缺陷演变故障过程
电化学反应
锈蚀
电化学反应
灰尘(沙粒)
划痕
沟槽
润滑介质泄露
振动
松动
快速磨损
润滑不良
应力疲劳
微裂纹
裂纹
故障
断裂
故障的产生过程
磨合磨损期——初期故障阶段 初期故障期:从设备安装调试至生产使用阶段,其特点是故障率高,但随
时间的推移故障迅速下降。
▪
产生故障的原因: 设备在磨合期所发生的故障与设备的制造和安装有非
常大的关系, 设计和制造工艺上的缺陷所致。
▪
特点:磨损快、时间短。
▪ 较典型的问题:
差劲的焊接
接头没有连接好
有裂缝,缝隙
不准确的零件姿态
较差的操作手艺
低档的材料
不精准的安装
采取的维修对策:加强原材料的检查,加强调试中的检查。20
▪ 监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分为日保养和周保养。
▪
日保养内容:班前班后由操作人结合“设备日常
管理表”进行检查,擦拭设备各部位或注油保养,设
备经常保持润滑、清洁。班中认真观察、听诊设备运
转情况,及时排除小故障 ,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并遵
守“五项纪律”,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藏的
3. 摸:手。 摸温度、振动、间隙的变化
4. 闻:鼻。 闻气味,焦味、油烟味等 ,如泄漏、烧焦的乙烯、丙烷、润滑油、油漆等 都有较大刺激性气味。
5. 比:比较。 如同型号设备运行时各种状态的对比。找出不同,找出差距。
7. 问 :维修工。 操作人员
8. 查 : 维修工。 设备使用记录
设备故障处理
故障管理是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设备的 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运行参数及其历史运行状况,对 设备有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预报(早期发现故障 征兆),对设备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判断, 以确定故障的性质、类别、程度、部位及趋势,从而找 出必要的对策的技术,及时采取最佳的维修方案,及时、 准确记录,提供后期统计和借鉴。
☆维护保养 规程
☆岗位责任
☆班组长 ☆设备员 ☆干警
一、设备保养的具体做法
▪ 1.及时性: 六监区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设备设计要 求特点,根据机床年限和使用状况事先确定分类,在修 理间隔期及维护部位等方面进行细化,这样不仅做到设 备在无隐患状态下作业,而且还做到了因提前停机维护 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2.正确性: 监区编制了上岗人员培训手册,使服刑 人员在上岗前熟悉设备结构,熟记遵守操作维护规程, 做到合理使用,精心维护,设备无隐患,安全生产。 3.可追塑性: 每次维护要有详细的维护记录单,作 为以后维修和维护的可追塑的凭证。
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 故障是设备的异常状态,根据检测设备异常状态信息的 方法不同,形成了各种设备诊断方法。
常用的简易诊断:主要有听诊法、触测法和观察法等,
这些经验与技术对于普通机械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23
1、听诊法
设备正常运转时,伴随发生的声响总是具有一定的音律和节奏。只 要熟悉和掌握这些正常的音律和节奏,通过人的听觉功能就能对比出 设备是否出现了重、杂、怪、乱的异常噪声,判断设备内部出现的松 动、撞击、不平衡等隐患。用手锤敲打零件,听其是否发生破裂杂声, 可判断有无裂纹产生。
▪ 3.当传出的噪声比平时增强时,说明故障正在发展,声音越大,故 障越严重。
▪ 4.当传出的噪声是杂乱无规律地间歇出现时,说明有零件或部件发 生了松动。
2、触测法
用人手的触觉可以监测设备的温度、振动及间隙的变化情况。
1.
人手上的神经纤维对温度比较敏感,可以比较准确地分辨出80℃
以内的温度。当机件温度在0℃左右时,手感冰凉,若触摸时间较长
1看、2听、3摸、4闻、5比、6问、7查
1. 看:眼。 A、是否有松动、裂纹、其它损伤等; B、检查润滑是否正常,有无干摩擦和跑、冒、滴、漏现象; C、判断零件的磨损情况; D、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等。
2. 听:耳。 是否有不正常的杂音;用手锤敲是否有破裂声。正常运行情况下,机组的噪 音是连续、平稳,有规律的。
会产生刺骨痛感。10℃左右时,手感较凉,但一般能忍受。20℃左右
时,手感稍凉,随着接触时间延长,手感渐温。50℃左右时,
手感较烫,若用掌心按的时间较长,会有汗感。60℃左右时,手感很
烫,但一般可忍受10s长的时间。70℃左右时,手感烫得灼痛,一般
(3)修好:按计划检修时间,停机修理,积极配合维 修工,参加设备的保养工作和大、中修理后完工验收 试运行工作。
“四会” (1)会使用:熟悉设备结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
懂得加工工艺,正确使用设备。
(2)会保养: 正确地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通,油线、油毡、 滤油器清洁,认真清扫,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 漆见本色铁见光。
设备故障,防止设备故障扩大。
▪
日保养周期:每班一次,用时10~15分钟。
班前四件事:
▪ a.检查交接班、点检表记录。 ▪ b.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 ▪ c.检查各电源及电气控制开关、 各操纵机构、传动部位、挡
块、限位开关等位置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 否可靠。 ▪ d. 在启动和试运转时,要检查各部位工作情况,有无异常现 象和声响。 ▪ 检查结束后,要作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