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专业知识-4(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建筑中庭,其排风量确定为( )。
A.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B.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C.最小排烟量不小于102000m3/hD.中庭体积小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分数:1.00)A.B.C.D. √解析:2.通风空调系统中,当采用两台相同型号的风机串联运行时,下列( )是错误的。
A.串联运行时总扬程等于每台风机单独运行时的扬程之和B.串联运行时总流量不等于每台风机单独运行时的流量C.串联运行时总扬程小于每台风机单独运行时的扬程D.串联运行比较适合管路阻力特性曲线陡降的系统(分数:1.00)A. √B.C.D.解析:3.如下图所示,采用静压复得法计算的均匀送风系统中,ΔP X为风机吸风段的阻力,ΔP1、ΔP2、ΔP3分别为风机送风管1、2、3管段的计算阻力,ΔP K为送风口阻力。
当计算风机所需要的全压P时,以下哪项计算方法是正确的?A.P=ΔP X+ΔP KB.P=ΔP X+ΔP1+ΔP KC.P=ΔP X+ΔP1+ΔP2+ΔP KD.P=ΔP X+ΔP1+ΔP2+ΔP3+ΔP K(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风机的全压,应为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压力损失之和;静压复得法:通过改变管道断面尺寸,降低流速,克服管段阻力,维持所要的求的管内静压。
参考《二版教材》及《红宝书》。
根据《三版教材》,风机全压为风机动压和静压两部分之和,即P=P d+P j;也是风机出口气流全压与进口气流全压之差。
风机入口与大气相同,可认为静压为大气压,那么其相对压力(相对大气压)就为零,则其全压就应是动压P d0,那么到风机处(空气被风机加压前),其全压应为该处动P d0-ΔP x;根据《三版教材》可知,实现均匀送风的基本条件是保持各个测压孔静压相等,进而两孔间的动压降等于两侧孔间的压力损失(也就是说静压不损失,动压损失)。
故风机出口的全压为:P d0+ΔP1+ΔP2+ΔP3+ΔP k(风机吸入口和压出口风量风速没变化,故动压未变,均为P d0)风机压出口和吸入口的全压差为:(P d0+ΔP1+ΔP2+ΔP3+ΔP k)-(P d0-ΔP x)=ΔP x+ΔP1+ΔP2+ΔP3+ΔP k;即风机全压为:ΔP x+ΔP1+ΔP2+ΔP3+ΔP k。
4.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 )。
A.100mm B.200mmC.500mm D.600mm(分数:1.00)A.B. √C.D.解析:5.公共建筑热工设计有关要求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建筑窗(不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B.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C.夏热冬冷地区屋面传热系数K≤0.9W/(m2·K)D.寒冷地区建筑体形系数不应大于0.4,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分数:1.00)A.B.C. √D.解析:6.某房间机械送风量为1800m3/h,机械排风量为2000m3/h,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房间形成正压,自然排风量为200m3/hB.房间形成负压,自然进风量为200m3/hC.房间形成正压,自然进风量为200m3/hD.条件不明确,正负压及相应的自然通风量无法确定(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正负压是依照质量流量来判断的。
7.( )最适宜作为露点温度控制中的传感器。
A.露点温度计 B.普通干球温度计C.湿球温度计 D.毛发湿度计(分数:1.00)A.B. √C.D.解析:8.高层建筑中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隔热层,应选用下列哪一种材料?A.超细玻璃棉 B.发泡橡塑C.聚苯乙烯塑料板 D.聚氨酯泡沫塑料(分数:1.00)A. √B.C.D.解析:9.冬季室外大气压力应确定为( )。
A.10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B.10年最冷月平均大气压力值C.累年最冷月平均大气压力值D.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分数:1.00)A.B.C.D. √解析:10.在机械循环双管上供下回式热水采暖系统的表述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系统循环动力主要是重力作用力,此外,还包括水泵作用力B.系统的作用半径有限,一般总压力损失不得超过10kPaC.由于水在各层散热器中冷却形成的重力作用力不同,一般会存在竖向失调D.即使没有良好的调节装置,也可以放心地用于三层以上的建筑物(分数:1.00)A.B.C. √D.解析: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
A.采暖管道的材质,应根据采暖热媒的性质、管道敷设方式选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B.采暖管道的材质,应根据采暖系统的形式选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C.采暖管道的材质,应根据散热设备的类型选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D.采暖管道的材质,应根据散热设备的材质选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分数:1.00)A. √B.C.D.解析:12.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 )感温包。
A.高于 B.等于C.低于 D.不高于(低于等于)(分数:1.00)A. √B.C.D.解析:13.通风系统运行状况下,采用毕托管在一风管的某断面测量气流动压,下列测试状况表明该断面适宜作为测试断面?A.动压值为0B.动压值为负值C.毕托管与风管外壁垂线的夹角为10°,动压值最大D.毕托管底部与风管中心线的夹角为10°,动压值最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二版教材》,在测定动压时如发现一个测点出现零值或负值,表明气流不稳定,有涡流,该断面不宜作为测定断面。
如果气流方向偏出风管中心线15°以上,该断面也不宜作测量断面(检查方法:毕托管端部正对气流方向,慢慢摆动毕托管使动压值最大,这时毕托管与风管外壁垂线的夹角即为气流方向与风管中心线的偏离角)。
(1)按《二版教材》可选C,但其描述实际上有问题,如下图所示:从A视图可以看到,即使毕托管与风管外壁垂线的夹角为0°,毕托管测量端与风管中心线的夹角也可以大于15°的,所以光凭毕托管与风管外壁垂线的夹角无法判断实际气流与风管中心线的夹角大小,应该要看测量端与中心线的夹角情况(可以通过毕托管静压接口的方向一起判断)。
故上述答案中选D应是对的(若所谓毕托管底部就是指测量端)。
(2)该题给出的是结论,但考的是测试方法。
测试过程中,正确的测试方法要求毕托管端部始终要“正对”气流方向,只能“摆动”毕托管进行检查,不能“转动”毕托管。
测试方法出现错误时,转动了毕托管,就会出现图中的现象。
(3)《三版教材》:测动压时如发现任何一个测点出现零或者负值,表明气流不稳定,该截面不宜作为测定截面。
如果气流方向偏出风管中心线15°以上,该截面也不宜作为测量截面。
14.当室外管网的服务水头始终大于室内所需压力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设水箱的供水方式 B.设水泵的供水方式C.直接给水方式 D.水泵与水箱联合给水方式(分数:1.00)A.B.C. √D.解析:15.净化空调常采用( )系统,是为了( )。
A.单风机,使系统简化 B.双风机,避免系统阻力太大C.双风机,便于系统调节 D.单风机,避免压力控制失效(分数:1.00)A.B.C.D. √解析:16.影响建筑物内生活用水量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 B.气候条件C.生活习惯 D.投资大小(分数:1.00)A. √B.C.D.解析:17.以下非承压锅炉的锅筒安装正确的是( )。
A.锅筒顶部封闭B.锅筒顶部勺大气连通管设阀门C.锅筒顶部与大气连通管不设阀门D.无相关规定(分数:1.00)A.B.C. √D.解析:18.关于通风、空调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等,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B.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C.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胶黏剂应为不燃烧材料D.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00m范围内应采用难燃烧材料及其胶黏剂(分数:1.00)A.B.C.D. √解析:19.城镇燃气分类标准将城镇燃气分成( )等。
A.管道煤气、压缩煤气B.煤气、天然气C.人工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D.人工燃气、压缩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分数:1.00)A.B.C. √D.解析:20.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 )。
A.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B.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最大值C.采用累年最热门平均风速D.采用累年最热月的最大风速(分数:1.00)A. √B.C.D.解析:21.在对某建筑工程进行机械防烟系统设计时,若以“++”、“+”、“-”表示?位静压由大到小的顺序,其压力控制不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A.对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加压送风时,楼梯间“++”,前室“+”B.前室和合用前室加压送风时,前室“+”。
走廊“-”C.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加压送风时,楼梯间“+”,合用前室“++”D.防烟楼梯间及其消防电梯间的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时,楼梯间“++”,前室“+”,走廊“-”(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楼梯的压力不能小于前室,否则会引起“倒风”。
22.为防止可燃粉尘、纤维与采暖散热器接触引起自燃,应控制热媒温度,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0.2MPa蒸汽 B.供回水温度95/70℃C.0.3MPa蒸汽 D.供回水温度130/70℃(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第10.2.1条:在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
输煤廊的采暖散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30℃。
23.对污染源产生的工业有害物进行源控通风设计,经计算对每一种有害物设计的全面排风量分别为:粉尘,5m3/s;SO2气体,3m3/s;余热,6m3/s;余湿,4m3/s。
以下所列的最低全面排风量,哪一项是正确的? A.18m3/s B.10m3/s C.8m3/s D.6m3/s(分数:1.00)A.B.C.D. √解析:24.在设计吸收法净化有害气体时,下列不是强化吸收途径的是( )。
A.增加气液吸收面积 B.增加气液相对运动速度C.采用相平衡系数小的吸收剂 D.减少供液量(分数:1.00)A.B.C.D. √解析:25.可用作降低通风空调系统的局部阻力的措施通常不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