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理想气体基础测试题含答案(8)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个容器A、B,用截面均匀的水平细玻璃管相连,A、B所装气体的温度分别为17℃和27℃,水银柱在管中央平衡,如果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10℃,则水银柱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动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2.如图,竖直放置的右管上端开口的U型玻璃管内用水银封闭了一段气体,右管内水银面高于左管内水银面,若U型管匀减速下降,管内气体()A.压强增大,体积增大B.压强增大,体积减小C.压强减小,体积增大D.压强减小,体积减小3.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吊在弹簧下,缸内被活塞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活塞与缸壁摩擦),当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变化了的量有:()A.活塞高度h B.气体压强p C.缸体高度H D.弹簧长度L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P-V图像如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气体在a状态的内能比b状态的内能大B.气体向外释放热量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D.气体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5.如图所示,1、2是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在温度分别是1t ,2t 时状态变化的等温线,A 、B 为线上的两点,表示它们的状态参量分别为1p 、1V 和2p 、2V ,则由图像可知( )A .12t t >B .12t t =C .12t t <D .1122p V p V >6.如图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由A 状态到B 状态变化过程的p -V 图线,从图线上可以判断,气体的变化过程中,其温度( )A .一直降低B .一直升高C .先降低后升高D .先升高后降低7.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 到达状态b ,再经过等温过程bc 到达状态c ,最后经等压过程ca 回到初态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过程ab 中气体的外界对气体做功B .在过程ab 中气体对外界做功C .在过程ca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 .在过程bc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8.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规律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速率,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由图可知( )A.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①状态的温度比②状态的温度高D.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9.下列关于热学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从熵小的状态向熵大的状态发展,熵值较大代表着较为有序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C..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m0,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V0,则m0=AM N,V0=0mD.密封在容积不变的容器内的气体,若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 bc、 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过程ab中气体体积一定增大B.过程bc中内能不变C.a、 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D.b和c两个状态的温度相同11.如图所示,长L=34 cm的粗细均匀的长直玻璃管竖直放置,上端开口,用长h=15 cm 的水银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管的下端,稳定后气体长度l=10 cm。
已知外界大气压p0=75cmHg,现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从管的上端开口处缓慢加入水银,则加入水银的最大长度为A .9 cmB .10 cmC .14 cmD .15 cm12.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 —t 图,a 、b 、c 分别是三个状态点,设a 、b 、c 状态的气体密度为,,a b c ρρρ,内能为,,a b c E E E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a b c ρρρ>>;a b c E E E >>B .a b c ρρρ<=;a b c E E E =>C .a b c ρρρ>=;a b c E E E >=D .a b c ρρρ=>;a b cE E E >= 13.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二类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B .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 .保持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D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的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没有区别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A →B →C 的三个变化过程,其压强随热力学温度变化的p -T 图象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 A 、V B 、V C ,则通过图象可以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 .V A =VB >V CB .V A =V B <V CC .V A <V B <V CD .V A >V B >V C15.如图所示,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玻璃弯管竖直固定,两段水银柱将空气柱B 封闭在玻璃管左侧的竖直部分,A 侧水银有一部分在水平管中。
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右管缓缓注入少量水银,稳定后A .右侧水银面高度差h 1增大B .空气柱B 的长度不变C .空气柱B 的压强增大D .左侧水银面高度差h 2减小16.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弾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内的活塞,使气缸处于静止状态。
设活塞与气缸壁间无摩擦,可在气缸内自由移动,气缸壁导热性良好,使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外界大气压强增大,则弹簧的压缩量将增大B .若外界大气压强増大,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C .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D .若气温升高,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动能都增大B .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吸收的热量一定不能全部转化为功C .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 .凡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一定自发地发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18.如图,长为h 的水银柱将上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气体分割成两部分,A 处管内外水银面相平.将玻璃管缓慢向上提升H 高度(管下端未离开水银面),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发生变化分别为1p ∆和2p ∆,体积变化分别为1V ∆和2V ∆.已知水银密度为ρ,玻璃管截面积为S ,则A .2p ∆一定等于1p ∆B .2V ∆一定等于1V ∆C .2p ∆与1p ∆之差为gh ρD .2V ∆与1V ∆之和为HS19.在射向高空的火箭仪器舱内,起飞前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P 0=76cmHg ,气体温度T 0=300K ,仪器舱是密封的。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当火箭以加速度a 竖直方向运动时,仪器舱内水银气压计指示的压强为P=0.6P 0,则( )A .a=g ,舱内气体温度比起飞前温度增加20%B .a=g ,舱内气体温度是起飞前温度的0.6倍C .a=12g ,舱内气体温度比起飞前温度增加10% D .a=-12g ,舱内气体温度比起飞前温度降低10% 20.(3-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 、bc 、cd 和da 这四段过程在p T 图上都是直线段,ab 和dc 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 ,bc 垂直于ab ,ad 平行于纵轴,由图可以判断( )A .ab 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小B .bc 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C .cd 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 .da 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21.如图,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h ,右侧管有一段水银柱,两端液面高度差为2h ,中间封有一段空气。
( )A.若大气压升高,1h减小,2h增大B.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管内气体体积不变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管内气体压强不变D.弯管无论向上还是向下移动,重新平衡后,1h始终等于2h2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气体的压强增大,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A.气体分子每次碰撞器壁的平均冲力增大B.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器壁上受到气体分子碰撞的次数增多C.气体分子的总数增加D.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目不变23.气体压强从微观角度看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容器壁而产生的一个持续的压力效果。
一同学用下图实验装置模拟这一情景。
桌面上放一台秤,用杯子向台秤上倾倒大豆,观察台秤的示数。
关于实验现象及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增大倾倒大豆的杯子高度,台秤示数会减小B.只增加相同时间内倾倒大豆的数量,台秤示数会减小C.气体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越剧烈、越频繁,则气体压强就越大D.一定质量的气体,其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则气体压强就越大24.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B.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C.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D.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25.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T1和T2)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确定A .温度T 1高于温度T 2B .两条曲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不相等C .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D .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假定两个容器的体积不变,即12V V ,不变,A 、B 中所装气体温度分别为290K 和300K ,当温度升高T ∆时,容器A 的压强由1p 增至1'p ,111'p p p ∆=-,容器B 的压强由2p 增至2p ',222p p p ∆='-,由查理定律得:11290P P T ∆=∆,22300P P T ∆=∆, 因为21p p =,所以12p p ∆∆>,即水银柱应向右移动,故选项A 正确.点睛:本题涉及两部分气体状态变化问题,除了隔离研究两部分之外,关键是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体积关系、温度关系及压强关系.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初始状态h p p p =+左大气若匀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超重,则右侧水银对气体的压力增大,h p 增大,p 左变大,由玻意耳定律知pV =C故V 减小,B 正确,AC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