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第一章总论我国最早记载会计活动得典籍就是《周礼》。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阐述复式薄记得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就是一门艺术。
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就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西方会计界认为:艺术论、信息系统论。
会计定义:旨在提高企业与各单位活动得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得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得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对企业得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得核算与监督。
会计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得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得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
就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与发展得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一)谁就是会计得使用者(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得会计信息(三)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稳健)性、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会计对象就是价值增值运动,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与控制得经济事务与经济行为、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
资产: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形成得、已拥有或控制得、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得资源。
资产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其成本与价值能可靠计量负债: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中形成得、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得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得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留存收益收入: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得,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得,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得经营成果。
会计基本程序:会计信息系统在加工数据并形成最终会计信息过程中所特有得步骤。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财务报告。
会计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复习记账——货币计价--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
第二章账户设置与复式记账原理会计等式:静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动态:收入—费用=利润(当期经营成果)衍生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得,具有一定格式与结构得,用于分类反映各项经济业务得载体、账户设置原则:(一)科学再分类(二)考虑信息使用者需要(三)可比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账户分类:(一)按反映得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二)按详细程度分: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账户基本结构:账户名称、日期、凭证编号、摘要、增加额、减少额、余额资产类科目与费用类科目:“借增贷减”,负债类科目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与收入类科目:“贷增借减”、记账方法:按记录方式不同,分为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分录:记账符号、会计科目、变动金额。
借初余额=贷初余额,借末余额=贷末余额平行登记:计入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得资料应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独立、互不依赖进行登记、第三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记账程序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得书面证据。
组织经济活动、传输经济信息、实行会计监督得重要依据。
原始凭证: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得单据。
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得发生,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得书面证明、原始凭证分类:按来源分外来原始凭证与自制原始凭证(一次性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凭证)原始凭证基本要素:名称、日期、编号、简单摘要、数量、单价、金额、抬头人、签名或签章、单位、原始凭证填制要求:(一)填写内容要齐全(二)真实可靠,手续完备(三)明确经济责任(四)书写规范(五)连续编号,以便核查(六)及时填制原始凭证审核:(一)合法性审核(二)合理性审核(三)完整性审核(四)技术性审核。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有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分类:按经济业务分(专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通用记账凭证),按填制方式分(单式记账凭证、复式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基本要素:名称、日期、编号、摘要、会计分录、金额合计、备注、原始凭证张数、签名或盖章。
会计账簿分类:按用途分(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按外表形式分(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卡片式账簿),按账页格式分(三栏式账簿、数量金额式账簿、多栏式账簿、平行式账簿)账簿登记规则:(一)发生隔页或跳行时,将空行空页画红色对角线注销,加盖“此页空白”或“此行空白"戳记,并由记账人员与会计主管人员盖章表示负责。
(二)每张账页登记完毕应在最后一行摘要栏中注明“转次页”,加计“本页发生额合计数”,结出余额。
对账:在会计核算中将账簿上所记载得资料进行核对得工作、1.账证核对(账簿记录——会计凭证)2.账账核对(各种账簿之间)3.账实核对(账面金额——实数金额)结账:会计期末在将本期发生得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得基础上,结算登记各种账簿本期发生额与期末余额得记账工作。
1.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确定本期利润。
2.结清资产、负债、损益类账户、注意:1。
季度结账:在摘要栏注明“本季合计”字样,在该栏下端画单红线。
2、年度结账:在摘要栏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在该栏下端画双红线,表示“封账"、错账:(一)查错:顺查法与逆查法(二)更正错账:画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
日记账:按核算与监督得经济业务得范围分:普通日记账、特种日记账。
现金日记账:格式(三栏式与多栏式)、三栏式设借方、贷方、余额三个基本栏目,每个栏目分收入、支出、余额。
(国内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用来核算与监督银行存款每日得收入、支出与结余情况得账簿、通常由出纳人员根据银行存款收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按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普通日记账=分录簿: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得账簿。
(国外企业)分类账簿:整个账簿体系得重要部分之一与主体部分。
分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
1.总分类账:三栏式订本式账簿。
2.明细分类账簿: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
3.两者区别:(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详细程度不同(二)作用不同。
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会计核算组织形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基本)、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得单位。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得单位。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我国使用最多得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档案归档保管:在封签外加盖会计主管得骑缝图章、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年度财务报告(决算)包括文字分析——永久。
第四章会计循环会计循环:经济业务——记账凭证—-会计分录(日记账)——过账——试算表(调整前)--期末调整——试算表(调整后)——会计报表—-结账—-试算表(结账后)——转回分录(任意选择)权责发生制=应计制:以责任或权利得发生与否为确认得标准、收付实现制=现金制:以就是否收到现金或付出为确认得标准。
忽略了两个原则:收入确认原则与配比原则。
账项调整:(一)应计项目1。
应计费用:本期已经发生但尚未支付得款项、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贷:应付利息2。
应计收入:本月已经实现但尚未收到货币资金得收入、借:应收利息贷:财务费用—-利息支出(二)预付及递延项目1、预付费用:已经支付款项但项目在以后月份。
支付时:借:预付账款——XX分摊时:贷:预付账款-—XX2.预收收入:未向购货方提供产品或劳务之前及销售尚未成立之前就已收到款项。
实际预先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账户贷:预收账款账户销售完成后冲减预收账款。
借:其她应付款贷:其她业务收入(三)其她项目1。
坏账准备:坏账:不能收回得应收账款。
(债务人死亡或破产,以其剩余财产与遗产抵偿后仍然不能收回得部分,以及欠账时间超过三年得应收款项)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贷: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2、累计折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得资产)会因为种种原因(磨损、折旧)不断减少、借:制造费用--折旧费管理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直线折旧法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四)税金与有关附加费用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结账: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与*100%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正产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所得税:不存在减免情况下,税率25%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她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损益类账户结转后没有余额—-虚账户盈利时: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亏损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第五章收入收入:(一)广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实现得营业收入+企业对外投资取得得投资收益+企业从固定资产清理等活动中得到得营业外收入(二)狭义:营业收入日常活动: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得经常性活动及与其相关得其她活动。
经济利益: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企业得现金与现金等价物。
收益:分为收入(日常活动,经常性)与利得(非日常活动,偶然性)。
收入特征:(一)产生于日常生活(二)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三)与所有者收益无关得总流入收入分类:(一)按经济业务性质与形成来源分1。
商品销售收入2。
提供劳务得收入3.让渡资产使用权而取得得收入(二)按企业经营业务得主次分1、主营业务收入2。
其她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收入得确认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得主要风险与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销售商品收入得核算:(一)一般销售业务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其她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二)现金折扣与商业折扣得销售发票10天内付款优惠金额2%,30天内必须全额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