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服装销往新加坡营销环境分析
08级市场营销(1)班黄勤01 邵丹红04 黄芳芳16 丝绸是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长丝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也特指桑蚕丝所织造的纺织品。
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
丝绸服装属于中高档消费物品,深受国内外喜爱。
本文就丝绸服装在新加坡进行营销的环境进行概要分析。
一、新加坡的地理环境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达4369人。
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
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地理位置为丝绸服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
更有利于丝绸贸易的顺畅发展。
2、投资和金融中心新加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讯,政局的稳定,国民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
同时,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为丝绸服装贸易广阔长远的发展提供资金力量与夯实的空间。
3、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就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而言,新加坡并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但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丝绸服装贸易的发展开辟了特色市场。
二、国际政治环境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后,在四十余年内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是中国友好邻邦,中新两国地缘、文化相近,共同利益广泛。
2010年是中新两国建交20周年。
2009年1月1日,《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来,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影响远大,2009年中国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占东盟贸易总额的11.6%。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以来,中新贸易额快速回升。
中新的相关协定及贸易关系的建立为中国丝绸服装产品进入新加坡市场开设了保障的平台。
新加坡设立吸引外资制度,如立法为引资战略服务,专设投资促进机构统筹管理,重视投资环境改善,投资限制逐步取消市场更加开放,强化投资者利益保护减少投资风险。
此外,新加坡对外资市场准入的规定中有优惠政策框架等都为丝绸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经济环境
新加坡是我国服装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
我国服装类产品在新加坡服装进口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出现较大上升趋势,消费市场广。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月至12月,中国和新加坡进出口商品总值达570.57亿美元,
约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19.5%。
2009年,中国是新加坡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国民收入较高,消费水平相对较高。
丝绸服装属于中高档消费物品,进入新加坡服装市场门槛较低,有利于中国开拓新加坡市场。
四、新加坡的文化环境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在新加坡城里内有很多著名的街道,聚居着不同的民族,如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具有印度风格的小印度,内容丰富的阿拉伯街区等等,新加坡多民族性为丝绸服装产品销路奠定了基础。
多民族文化共生是新加坡文化的最大特色。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新加坡人口中华人占77%,中华丝绸文化的精髓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的购物型态。
综上分析,基于稳定的政治贸易环境,介于有好的中新的伙伴关系,同时,特别是新对中的有好的外商制度,为中国丝绸服装打开新加坡市场吃了定心丸。
此外,新加坡人口中77%是中华人,并且新加坡是多民族的国家,新加坡的消费市场消费能力更增添了我们开拓市场的信心。
最后,从上天赋予新加坡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分析,都可以使我们认定新加坡是中国丝绸服装前景目标市场,特色的是新加坡是国际旅游与会议中心,为丝绸服装的市场再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