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读书交流总结读书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语文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读一本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好书,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本学期第17周二下午,在各年级语文组内开展了“读书体会”交流活动,组内教师将自我在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与同行分享,选取两位教师到语文教研组交流。
本学期第十九周二下午,每个年级选出两名教师在语文教研组会议上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
最后再由教研组选出贺晶老师,符政软老师做代表在全校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树立典型,推广先进,促使教师在读书的同时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定会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实在,更有效,让读书活动中播下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十二名教师交流体会如下:符政软《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推荐》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推荐:那就是读书,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其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推荐也对我帮忙很大。
对后进生我一向认为这是属于智力问题,是先天因素造成的。
无论是谁,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
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后进生是能够转变的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相当困难。
书中的那个费加给我的印象个性深刻。
他和我常认定的笨学生十分相似,我平时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用补课的方式,使他们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傍晚留下来反复地给他讲解、背诵直到她懂了、会背为止。
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这样做,他给她编了一本个性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
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
之后,费加的学业成绩赶上来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
另外,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与热爱。
一切的教育方法都是基于对孩子成长的学习需要而引发的,在那里教育是再自然但是的事情。
虽然有国别的限制,但我仍深深的感受到教育者对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那种神圣的尊重。
"贺晶《教育心理学——课堂之窗》1、我们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专业知识,我们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发展这些知识,使得我们可以作出最有效的专业决策。
2、尽管适当的表扬是重要的,但过度使用将会降低它的可信度。
这一点对于年纪大一点的学生尤其明显,当他们认为表扬没有根据或者无效时,表扬的效力会大打折扣。
3、课堂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在第一时间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问题发生的时侯才去应对。
4、经验在学习教学中是必需的,但仅有经验是不够的。
在很多案例中,经验会导致年复一年地重复同一种活动和程序,而完全不考虑它们的有效性。
但是,有了关于学习者和学习的专业知识,再加上经验就能够达到专家级教师的水平。
5、研究者发现:有时侯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内容知识的老师在为初学者描述一个话题时会有困难。
正因为他们有高深的知识,所以他们无法“从初学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发展以能够被理解的方式来阐述主题的这种思路和能力,我们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6、帮助学生发展自我管理:强调承担责任和学习间的关系。
让学生投入到那些他们自己也负有责任的班级规程的制定中来。
“我们学得越多,我们就会变得越聪明;我们越是聪明,我们生活得就越好。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我希望能尽力帮助你们,而你们也需要自我帮助。
”$7、管理的认知方法认为:让学习者懂得规则背后的原因,这样他们就会乐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正面陈述规则;尽量减少规则的条数;让学生参与规则的制订;把这些规则当作概念来教;在整个学年中监控规则的实施。
何燕燕:《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小豆豆,一个曾经被退过学,如今却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是谁成就了如今的小豆豆毫无疑问,是她的妈妈,她的校长,她的巴学园。
同样是语言,同样是教育,为什么不对所有的学生都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也许会像作者讲的,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许也可以成就你的这个所谓后进生的孩子的一生。
周海英:《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这是一本教育案例合集,书内没有目录,但每一篇文章都是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故事,故事有的像是一位老师日记,有感而发的真实感感染着读者不停地往下读;有的是教育类文章摘录;还有的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亲子沟通的要与不要”。
'读这本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收获是很多的。
书内有一篇文章是“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里写道:“以温柔的的方式教导他,世界,但不要溺爱他,因为只是烈火才能炼出真钢。
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世界,请你尽力而为,他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小伙子。
”看到这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做母亲的包容与爱,做一个放手的母亲是多么的不易,也是多么的伟大,这是更深沉的爱。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推荐给大家。
冯晓焱《儿童情绪心理学》这本书回答了近些年来家长、老师和社会都广泛关注的儿童成长方面的问题.比如,有没有一些正确的抚养孩子的方法,如何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孩子的哪些问题是家长和老师需要了解和矫正的。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天使,不论他/她的来到是多么得偶然。
他/她的性别、性情、身高、相貌都是那么偶然的唯一。
他/她是你生命的又一个起点,你只能付出自己最大的智慧和努力去陪伴她们成长,同时祝福她们,也祝福你自己。
是否做到让孩子健康成长的试金石是:孩子懂事之后对你的态度。
这种态度在他/她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考察。
他/她是否真心爱你、疼你、欣赏你、感谢你,庆幸有你。
不同孩子有不同的天赋,但是在你的帮助和努力下,他/她都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林少霞《30个教书匠帮你做班主任》看了《30个教书匠帮你做班主任》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教书匠,你要用你的大度去宽恕和容忍他们的错误,让你的学生有所进步,在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明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社会人,如何做一个有用的社会人,而不是去抱怨,去发泄。
有时我会有这样一种担忧,与学生走得太近会不会影响到上课的效果,以及自己在学生面前没有威信。
但是,有时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了“畏惧”感,或者是“厌烦”感,会对教学产生相反的作用。
因为我没有做到换位思考,我没有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不知道他们的真正需要。
如果我经常从“假如我是这个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想很多问题的处理方式我都要改变,有时虽然不能立即见到效果,但经常这样做,一定会让我走进孩子的心理,让学生接纳我,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使教育更有效果。
我试图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喜欢什么样运动,厌烦什么样的运动。
倒是有时自己对他们发脾气了,效果却不好,引起了学生的逆反情绪,特别是个性比较强的学生。
感情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就必然存在反作用力,应该用那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周围所发生的事钟慧《正面管教》1.教育孩子要和善而坚定…2.让孩子参与到计划制定中3.孩子犯错后惩罚是无效的4.共情技巧,理解孩子犯的错5.冲突时,制定双方积极暂停计划郑德安《非暴力沟通》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
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
使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它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潜在的暴力,使谈话生动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
倾听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谭艳菲《正面管教》——班会正面管教方法是否有效,取决于大人在对孩子时相互尊重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长期影响的关心。
学生能学会成为一个品行优良的人应具备自律、合作、负责、坚韧不拔、机智、善于解决问题以及其他社会和人生技能。
这些好的结果和态度,在定期的班会和家庭会议中能够得到最充分的认识和体验。
班主任开展班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实践合作、相互尊重以及专注于问题解决方案等民主程序的能力。
在班会上,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致谢以及通过头脑风暴来找到对人尊重的解决方案来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来学习和实践怎样做一名“好的发现者”。
这些能力和学业同样重要并且需要天天练习。
班主任通过班会培养学生结论问题的能力,要避免一些态度和行为:一、不要把班会当作说教的另一个平台,老师尽可能客观并且不要评判。
二、不要把班会作为继续过度控制孩子们通过头脑风暴产生更多的独特想法,频繁参与解决与他们相关的问题,学会正确的表达、开阔的思路、倾听的技巧、记忆的技巧等,学习并实践如何解决冲突——包括当时的处理方法以及预防的手段。
班主任倾听学生发表的想法,不要立即评判,应客观地看待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当他们被倾听并被认真对待,而且想法被认可的时候,学生会感觉受到了鼓励,在发表想法的过程中获得了主人翁感,会收到激励去参与制订的规则或解决方案。
小学开展班会,刚开始时,通常不一定成功,老师及学生需要花时间掌握技巧,培养学生互相帮助、把错误看做学习的机会并解决问题的习惯,掌握有效班会的“八大”要素,从而达到教会孩子相互尊重;致谢、感谢及感激;专注于问题的解决方案;超越逻辑后果的班会目的。
总结:1、老师掌握有效班会的“八大要素”,花时间教会学生掌握班会技巧。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大人对待孩子应相互尊重,以及对孩子的长期影响的关心,验证正面管教方法是否有效。
马媛媛:《班主任如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德育这项工作应该要从平常生活中渗透,学校德育代替不了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时,学校德育本身就处于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
李喜娇:《一位身患重病的小姑娘》感悟:一个人要有坚强的信念、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不管是身残志坚还是身患重病,我们都要有与病魔勇敢对抗的勇气和自信。
我们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挫折,坚信“我肯定能行!”黄丹:《永远都坐前排》感悟:很多人都想坐前排,但他们并不一定会成功,它是大家的理想,但是有些人心目中,它成为了一种幻想,他们都认为这是遥不可及的,他们也就只能失败。
而那些实现了理想的人定能将心中所想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努力向理想靠近。
语文教师读书目录如下:一年级组语文教师读书目录贺晶《教育心理学——课堂之窗》谢润蕾《城南旧事》吴文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曾静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说》符政软《给教师的建议》二年级语文教师读书目录周海英《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詹秀娟《童年的秘密》何燕燕《窗边的小豆豆》李秋菊《爱心与教育》三年级语文教师读书书目唐凤女《爱的教育》·何慧芳《非暴力沟通》郑德安《非暴力沟通》朱月华《看见》郑海姗《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钟慧《正面管教》四年级语文教师读书目录马媛媛《班主任如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石冬梅《爱心与教育》符丽莉《致教师》谭艳菲《正面管教》》刘秀萍《非暴力沟通》刘慧玲《班主任如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五年级组语文老师读书目录陈乾勇《以案说理——有效备课需要什么》冯晓焱《儿童沟通心理学》李玲《教育的十字路口》林少霞《30个教书匠帮你做班主任》倪丹《孩子你慢慢来》六年级语文教师读书目录黄丹《永远都坐前排》>卢定芳《让学生爱上学习的165个课堂游戏》周美春《跳出盒子的教育》刘薇《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李喜娇《一位身患重病的小姑娘》石冬梅2019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