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fn c
n1
fn:统计中吹n方位风的次数 n:方位 c:静风总次数 gn:n方位的风频
风玫瑰图:16方位风频联连而成的图
污染系数与污染系数玫瑰图:综合反映风速风向影

污染系数

风向频率 该风向平均风速
2020/11/19
20
大气湍流与大气扩散系数
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扩散方式:连续点源扩散、相对扩散(烟团扩散)
2020/11/19
2
污染源强分析
产污环节分析:利用装置流程图(大项目) 或流程示意图进行,工艺流程中标出污染物 产生的位置和种类(P24图2-1和P25图2-2)
源强分析与核算 技术要求:废气、废水、废渣 核算单元:车间或工段 核算方法:物料衡算
2020/11/19
3
2020/11/19
4
也利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2020/11/19
1
物料衡算法:
总物料衡算
G投入 G产品 G流失
G排放 G投入 G回收 G处理 G转化 G产品
单元或某工艺操作过程的物料衡算
资料复用法: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 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方 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只适用于低等级 评价的建设项目
2020/11/19
17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污染源分类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现场实测法 如排气筒排放的SO2、NOX或颗粒污染物,可根据废 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计算
Qi (kg / h) QN (m3 / h) Ci (mg / m3 ) 106
2020/11/19
18
物料衡算法:适合于整个生产过程及任意局 部
2020/11/19
34
典型工程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方法
工矿企业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重点关注 85dB(A)以上的噪声源分布及声级分析。厂区内可 采用网格法;厂界噪声测量点在厂界外1m处开始; 生活居住区采用网格法
公路、铁路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重点关注沿线 的环境噪声敏感目标
2020/11/19
2020/11/19
12
二、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1、环境影响识别
基本内容
一般技术要求
项目的特性 项目涉及的当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初步识别(定性识别)
识别方法:清单法、矩阵法、叠图法、网络法等
h0 arcsin[sin sin cos cos cos(15t 300)]
当地纬度;当地经度; 太阳倾角;t进行观察的北京时间
2020/11/19
23
联合频率
综合反映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对某点位共同造 成的影响
是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度构成的组合频率,即不 同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出现的几率。其中风向 取17个方位、稳定度分为不稳定(ABC)、中性 (D)和稳定(EF)三类。
地质: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 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 况。
气候与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 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等
2020/11/19
16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包括人口、工业与 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 文物与景观: 人群健康状况:项目传输某种污染物或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 时进行
分析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后,排放污染物达标的 可能性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投资中占的比例(P30 表2.7)
2020/11/19
8
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如接纳外排废水的城市污 水处理设施
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厂区与周围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 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大气扩散参数:表征大气湍流强弱及扩散能力的参 数。可采用示踪剂法、平衡球法、照相法、双向风 标、激光雷达扫描法、环境风洞模拟实验法、经验 公式法(国标法)确定(见表3-3~3-5)
2020/11/19
21
大气稳定度
风和湍流是动力因子,大气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属于热力 因子,均影响污染物扩散
大气稳定度:指空气的稳定程度,即反映大气对位于其中的 气团作垂直运动是加速、遏制还是无影响的一种热力学性质
水流形态:虽然有多种流态,但实际主要考 虑一维恒定或不恒定流
年最枯时段径流量选择与设计:采用固定时 段选样和浮动时段选样确定两种方法,频率: 50%与75%~95%
河流断面流速推算:
河流的混合
2020/11/19
27
湖泊的基本环境水文特征 蓄水量及其变化
动力特征:振动(如波动、波漾)和前进(如湖流、 混合和增减水)
35
(五)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调查内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区域资源和社会 经济状况;区域敏感保护目标;土地利用规划、发 展规划和环境规划;生态环境历史变迁
调查方法:资料收集(资源部门、政府管理部门、 地调部门)、野外调查、专家走访、定位或半定位 观测等
2020/11/19
36
水平衡
污水回用量W
取水量Q


物料带入

水量A
Y
2020/11/19
重复用水量C
耗水量H 排水量P 漏水量L
5
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
无组织排放:无排气筒或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排 放的污染物,如工艺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跑冒滴漏
无组织排放量的确定 物料衡算法 类比法:与工艺相同、原料类似的同类工厂相比 反推法: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 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模式反推
植被调查
现场样方调查:关键是根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样地大小。 通常:草本植物>1m2;灌木林>10m2;乔木林>100m2。其 次确定样地数目
2020/11/19
29
感潮河口 湖泊、水库 降雨调查 污染源调查 类型:按产生及进入环境的方式有点源和面
源;按污染物性质有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 性污染物、水体酸碱和热效应等污染源 点源调查: 非点源调查:
2020/11/19
30
河流水质采样
断面的选择与布设:对照、控制和削减及背景断面
一般水质因子Sij 特殊水质因子DO和pH
Si, j ci, j / cs, j
SDOj DOf DOj /(DOf DOs ) S DO j 109DO j / DOs
S pH , j (7.0 pH j ) /(7.0 pH sd ) S pH , j ( pH j 7.0) /( pH su 7.0)
2020/11/19
31
河口水质采样
断面及采样点布设:同河流,只是在数目和 位置上不同
取样频率
湖泊、水库水质取样
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方法和数目:取决于 排污量、评价等级和湖泊、水库的大小
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取决于水深
取样方式
取样频率
2020/11/19
32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
2020/11/19
7
分析程序: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若无与国 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比较;预测环评项目的 清洁生产指标值;对比预测值与标准值,得出清洁 生产评价结论,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
分析方法:指标对比法、分值评定法
清洁生产分析编写要求:原则、内容(P206)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2020/11/19
33
(四)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法与现场调查测量法相结合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量
环境噪声现状的测量量即是现状评价量
环境噪声环境现状评价
噪声源现状评价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方法:对照相关标准评价达标或超标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评价受到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
经验估计法:适用于某些特征污染物的排放 量估算,如染煤排放的SO2,可借助于经验 公式或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应用
风场
风是空气水平运动,属于矢量,具有方向(风向, 16个方位)和大小(风速)
2020/11/19
19
风频:表征下风向受污染的频率
gn 16 fn
从所调查的水质参数中选取:常规水质参数、特 殊水质参数及与水生生物、底质有关的其他参数
具体说:对地表水环境危害大以及国家和地方要 求控制的污染物
2020/11/19
15
三、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气候与气象)现状调 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 明项目所在地的距离和交通条件。
2020/11/19
25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方法:单项质量指数法
Ii
ci c0i
ci污染物监测值,mg/m3; c0i评价质量标准限值,mg/m3; Ii 污染物的质量指数
Ii1,清洁, Ii >1污染
2020/11/19
26
(三)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水文与水动力特征
河流的基本环境水文与水力学特征
断面上采样点的布设:取样垂线的确定(取决于河 流宽度);垂线上取样点的确定(取决于水流深度)
取样方式:一级评价:各点独立取样分析;二级评 价:考虑混合过程段水质时,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 取样垂线各点水样混合分析,其他情况:每断面每 次取一个混合样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