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1 章工程总体概述 (6)1.1工程概述 (6)1.2工程概况及设计说明 (6)1.3工程目标 (11)1.3.1工期目标 (11)1.3.2质量目标 (11)1.3.3安全生产目标 (11)1.3.4文明施工目标 (11)第2 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2)2.1平面布置说明 (12)2.2施工平面布置 (12)2.2.1修建排水设施、排污措施 (12)2.2.2施工用水、用电 (12)2.2.3施工围蔽 (12)2.2.4临时设施 (13)2.2.5施工通讯 (13)2.2.6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3)2.3临时设施布置 (13)2.3.1总体管理 (13)2.3.2办公区 (14)12.3.3厕所 (14)2.3.4材料堆放场地 (14)2.3.5环境保护 (14)2.3.6防火保安 (15)2.3.7卫生防疫及其他事项 (15)2.4施工平面布置图 (15)第3 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16)3.1设计要求的施工方法 (16)3.2测量工程 (18)3.2.1测量工作流程 (18)3.2.2施工放样和施工过程测量 (18)3.2.3保证测量放线精度的措施 (19)3.3土方开挖施工 (20)3.4引水管、干管、分干管施工 (21)3.5浆砌石(砖)挡墙、桥墩施工 (21)3.5.1挡墙或桥墩砌筑 (21)3.5.2压顶施工 (22)3.6浆砌石(砖)排洪沟、斗沟、农沟施工 (22)3.7土方回填施工 (23)3.8生产道路面施工 (24)3.9混凝土路面施工 (24)23.10过路涵(涵台、涵板)砼结构施工 (25)第4 章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28)4.1进度计划安排 (28)4.1.1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28)4.1.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及横道图 (28)4.2保证总工期的具体措施 (28)4.2.1关键线路上的施工项目保证措施 (28)第5 章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及材料投入计划 (34)5.1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34)5.1.1施工机械设备选择原则 (34)5.1.2主要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34)5.1.3机械设备投入保证措施 (35)5.2劳动力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36)5.2.1劳动力投入计划 (36)5.2.2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36)5.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37)5.3.1材料进场计划及检验 (37)5.3.2材料投入保证措施 (38)第6 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0)6.1施工质量目标 (40)6.2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40)36.3施工质量管理 (40)6.4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42)6.4.1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位置 (42)6.4.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保证 (42)6.4.3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 (43)6.5对主要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措施 (44)6.5.1施工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 (44)6.5.2土石方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4)6.6保修期内质量保证承诺和维护措施 (45)6.6.1质量保证承诺 (45)6.6.2质量保证措施 (45)第7 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交通疏导措施 (47)7.1安全生产措施 (47)7.1.1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体系 (47)7.1.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48)7.1.3安全制度保证措施 (49)7.2文明施工措施 (52)7.2.1文明施工目标 (52)7.2.2文明环保管理体系 (52)7.2.3文明施工措施 (54)第8 章配合工程的配合、协调方案 (58)48.1协调各工序之间的措施 (58)8.2与甲方协调配合措施 (58)8.3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 (59)8.4与监理单位的协调配合 (59)8.5与质量安全监督站的协调配合 (60)8.6与城管部门的协调配合 (60)第9 章附图附表 (62)9.1项目组织机构框架图 (62)9.2XX新区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工程(03-9地块)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62)9.3XX新区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工程(03-9地块)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62)9.4XX新区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工程(04-2地块)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62)9.5XX新区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工程(04-2地块)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62)9.6XX新区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工程(03-9地块)总体平面图 (62)9.7XX新区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工程(04-2地块)总体平面图 (62)9.8XX新区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临时设施平面图 (62)5第 1 章工程总体概述1.1工程概述工程名称:XX新区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地点:承包方式:包工、包料、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包文明施工。
综合单价包干;1.2工程概况及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一)XX北片区03-9地块工程概况:1、现况:隶属于XX新区,XX新区位于深圳西部,东至观澜,西接松岗南抵石岩,北临东莞市黄江镇。
地块规划改造面积112.74亩。
地块内地势平坦,周边是开阔的山谷平原。
现状以菜地、坑塘水面、其他草地为主。
2、水文气象:地块项目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项目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和暖湿,年平均气温为21.9℃,最高气温37°C,最低气温1.4°C,平均日照时数为2120h。
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阴雨、台风、涝灾。
低温阴雨易造成早稻烂秧,香蕉、甘蔗、塘鱼等冻死冻伤,导致减产。
台风过境往往带来大量降雨与大风,对农业生产极端不利。
丰水季节雨水排水不畅,易产生涝灾,危害作物。
3、土壤情况:地块项目区内土壤主要以赤红壤为主,砂粘度适中,理化性质较好。
目前种植蔬菜的地块经农民多年培肥地力,土壤耕作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
根据深圳农科中心2010年1月采样结果,土壤有机质平均为2.2%,土壤pH 为中性,平均为6.2。
(二)XX迳口04-2地块工程概况:1、现况:XX北片区04-2地块隶属于XX新区,XX新区位于深圳西部,东至观澜,西接松岗,南抵石岩,北临东莞市黄江镇。
地块规划改造面积2794.00亩。
地块内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场地总体标高由南向北递减。
现状主要以果园、菜地、坑塘水面为主。
2、水文气象:地块项目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项目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6候,全年温和暖湿,年平均气温为21.9\U+2103,最高气温37°C,最低气温1.4°C,平均日照时数为2120h。
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阴雨、台风、涝灾。
低温阴雨易造成早稻烂秧,香蕉、甘蔗、塘鱼等冻死冻伤,导致减产。
台风过境往往带来大量降雨与大风,对农业生产极端不利。
丰水季节雨水排水不畅,易产生涝灾,危害作物。
3、土壤情况:地块项目区内土壤主要以赤红壤为主,砂粘度适中,理化性质较好。
目前种植蔬菜的地块土壤肥力较高。
根据深圳农科中心2010年1月采样结果,现状水浇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为1.6%,土壤pH 为弱酸性,平均为5.8。
二、设计说明(一)XX北片区03-9地块设计说明:1、主要工程设计内容:1)耕作田块土地平整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填筑和地表清除等。
2)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引水工程设计,田间排水工程设计。
3)道路工程,包括田间次道及生产路等。
4)灌溉水源铺设,主要为灌溉水源通过地下埋管的形式送至田间地块。
2、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土地平整工程主要是对项目区现有鱼塘、零星未利用荒草地等进行平整改造。
在土地平整过程中,由于本地块较为平坦,土地平整主要是格田平整。
本项目区共平整水平格田5块。
格田设计主要根据原有地形划分田块,格田之间以生产路为界,格田田面高差控制在±3cm。
每个格田要求布置单独的进水、出水口,避免串灌串排。
3、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是依据对洪、涝、旱等进行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对水土资源、灌排渠系统及其建(构)筑物等进行的统筹安排。
水利设施工程分为两类,一是取水工程,其作用是将适宜的水(量)从灌溉水源中取引出来;二是输配水工程,其作用是将适宜的水(量)逐级输送并分配到田间,这类工程包括渠道或管道系统,以及系统上的建(构)筑物等。
本项目农田水利工程由灌溉系统工程、泵站工程、排水沟等分项工程组成。
项目区作物主要为茎、叶菜类蔬菜,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蔬菜灌溉定额为1200m3/亩·年,项目区林果灌溉定额为180m3/亩·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以0.85 计。
项7目区作物年需水量计算公式为:W=MA/η,式中:W-灌溉需水量(m3),M-作物灌溉定额(m3/亩·年),A-灌溉面积(亩),η-灌溉水利用系数,根据规划要求,改造后项目区蔬菜种植面积为89.92亩。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项目区年需水量为:W=MA/η=1200×89.92/0.85=12.7万方。
灌溉水源主要为从改造的两个蓄水塘。
输配水工程主要通过抽水泵站从蓄水塘内抽水通过1条直径110mm的UPVC引水管将水配送至蓄水池内,再经过干管(分干管)引水至各个田块。
通过闸阀的控制,从而完成整个抽水、引水、配水任务。
在配套设施区打机井一口,既作为生活工作水源,旱季必要时也可以给蓄水池补充水源。
水井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各个田块内利用斗、农沟将发生内涝时的雨水排入排洪沟内,最终排入现有排洪渠内。
桥涵工程主要为排水工程与道路等交叉时需设置过路涵等。
4、道路工程设计:为配合项目区的各项工程实施,满足交通和生产需要,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及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有关规范,项目区道路按改建田间道、生产道两级规划设计。
项目区共规划建设田间次道1条,总长529m;生产路4条,总长586m。
各级道路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田间次道:主要功能为联接主道(村道)与生产路,主要满足农用物资及农产品运输、作业机械向田间转移以及为机械加油、加水、加种等生产操作过程服务。
经过路床反复压实(即路床整形),铺150mm厚6%水泥石粉渣垫层压实,C30水泥路面层宽3m,厚200mm。
次道砼路面不设置纵缝,即不留缩缝或施工缝;横向缩缝等距布置,间距5m,横向施工缝根据施工中断长度确定,其位置尽量选在缩缝或胀缝处。
横向缝均为假缝形式,填缝料可采用聚氯乙烯胶泥、沥青玛蹄脂等;生产道:为人工田间作业和收获农产品服务,方便田间作业的顺利进行。
主要技术指标:路床及路面采用素土回填压实,且压实度不小于0.90,生产路路面宽0.9m,边坡采用草皮护坡。
5、灌溉管道设计:由于本区域位于低山丘陵区,山坡上耕地无自流引水条件,故此灌溉用水需通过泵8站提水至各地块相应蓄水池内进行农田灌溉。
灌溉站的设计流量:Q=(ΣmA)/(3600*T*t*η)式中:m--灌水定额,12.72立方/亩,A--相应时段内各种作物灌溉面积,亩;T--灌水历时,全灌区灌一次水延续天数,取T=6d;t--日开机时数,一般为18~22h,机械允许时取24h,本次取10h;η--灌溉水利用系数0.85;d=(4Q/πv)^0.5;根据上式,干管采用直径110mm,分干管采用75mm,泵站型号具体根据使用方使用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