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面试观点理解类真题解析

公务员面试观点理解类真题解析

公务员面试观点理解类真题解析
题目:
信息化技术发展,基本情况都容易知道,干部下基层调研有人认为兴师动众,没有必要,你怎么看?(2018年4月14日河南公务员面试真题)
解析:
当有了信息化的调研技术,有人认为不再需要容易兴师动众的下基层调研,我认为应该辩证看待,全面分析。

首先,这一质疑确实有一定道理,信息化调研的确能够解决下基层调研的部分问题。

一是信息化调研能减少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网络立体化的特性,可以借助文字、图片、视频,全方位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通过无纸化调查,节约印刷费用,避免铺张浪费。

二是信息化调研能减少形式主义。

网络覆盖广的特性,能够扩大调研对象的覆盖面,避免现场调研点位有限“走马观花”,甚至“景点式”路线等走秀式形式主义问题。

三是信息化调研能减少官僚主义。

网络即时性的特性,足不出户即可精准查阅、动态研判调研对象的历史与现状,避免现场调研兴师动众、层层陪同等问题。

其次,该质疑并非万无一失,信息化调研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问题之一,容易滋生新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可能会忽视地区发展差异,盲目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陷入动动手指就想知晓天下的享乐心态。

问题之二,容易滋生新形式主义。

可能会要求基层凡事留有图片,事事皆拍视频,演变为“过度留痕”形式主义的新变种。

问题之三,容易滋生新官僚主义。

可能会严重依赖基层及时更新资料,丧失发现问题的主动性,陷入“闭门造车”的问题,甚至会拉远干群关系。

再次,全面分析题中观点,要求我们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运用好信息化调研。

一要灵活选择多样化调研方式。

制定科学的调研指导体系,引导根据实际精准选择调研方式,优先采用信息化调研,对于需要下基层实地调研的,也要鼓励融入信息化技术;要规范指导各地构建信息化调研基础体系,严禁盲目跟风、铺张浪费。

二要科学使用信息化调研手段。

宣传推广信息化调研典型经验。

引导在出发之前,利用网络,完善调研课题、调研点位等调研方案;在调研中,鼓励采用无纸化问卷;在调研后,鼓励采用信息技术强化数据分析。

借助“基层减负年”契机,开展反对形式主义专项整治。

三要严格规范规矩化调研纪律。

将调研纪律作为作风整
顿的重要内容,在基层之时,倡导“四不两直”工作法,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开展调研;在机关之时,主动与基层沟通,引导基层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上报问题的效率。

最后,在互联网+的今天,我今后不但要在调研工作中善用信息化技术,而且在各项工作中,都将主动融入信息化技术,转变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