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融体系概述一、选择题1、直接融资的优点是:。
A.投资者承担较小的投资风险 B.容易实现资金供求期限和数量的匹配C.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 D.可以节约交易成本2、直接融资的缺点包括等。
①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②投资者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③不利于通过分散化来降低金融风险④融资的门槛比较高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金融机构可通过来筹集资金。
①发行存单②提供贷款③发行债券④发行股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①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②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的供求关系、交易活动和组织管理等活动的总和③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④金融市场为有形市场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金融创新包括等在内的创新。
①金融工具②金融市场③金融制度④金融机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的金融创新对传统的金融市场和体制带来巨大冲击。
A.20世纪50年代 B.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C.18世纪英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D.20世纪70年代不断涌现7、当代金融创新的直接导因是。
①国际资本的加速流动②世界范围的放松金融管制③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影响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以下哪一选项不是金融创新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A.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了金融服务业务领域B.有利于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C.能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D.有利于世界金融和经济的深化发展9、金融市场创新不包括:A.市场种类的创新 B.市场组织形式的创新C.市场制度的创新 D.汇率制度的创新10、金融工具的创新具体包括:①时间衍生②功能衍生③种类衍生④复合衍生A.①②③④ B.以上都不是 C.①②④ D.②③④11、以下对金融资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市场价值稳定 B.是一种无形资产C.是一种未来收益的索取权 D.市场价值受市场供求状况影响二、判断题1、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主要是通过金融体系来实现的。
√2、直接融资的缺点是不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3、直接融资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
×4、间接融资的优点是有利于通过分散化来降低金融风险。
√5、间接融资的优点是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6、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是提供资金的融通渠道。
√7、金融制度是金融运行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保障。
√8、资金短缺单位与盈余单位直接建立融资关系被称之为间接融资。
×9、当代金融创新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
√10、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了金融创新理论——规避创新假说。
凯恩×11、“交易费用创新假说”的金融创新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尔伯提出的。
×希克斯和尼克斯12、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提出了金融创新理论——约束引致创新假说。
×西尔伯13、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只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没有任何消极的影响。
×14、金融创新消极作用之一是使中央银行难于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调节宏观经济。
√15、直接金融是发展中国家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
×16、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必要性之一是它能够“集零为整,续短为长”。
√17、间接金融是发展中国家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
√三、名词解释1、金融体系或金融系统2、直接融资3、间接融资4、金融资产5、金融制度6、金融创新四、问答题1、金融制度创新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作用有哪些?2、试比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3、金融体系有哪些基本功能?4、简述“约束引致创新假说”的主要观点。
5、简述“规避创新假说”的主要观点。
6、简述“交易费用创新假说”的主要观点。
7、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8、试述金融创新的种类。
9、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一、选择题1、D2、A3、B4、C5、D6、D7、B8、C9、D 10、A11、A二、判断题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16、√ 17、√三、名词解释1、由各种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
2、资金短缺单位通过向资金盈余单位出售行股票、债券等索取权凭证而直接获得所需资金;资金盈余单位通过购买并持有这些索取权凭证而获得未来的本息收入(债券)或股息分红(股票)。
3、资金短缺单位与盈余单位并不发生直接的融资关系,而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发生间接的融资关系。
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自己的次级证券(包括存单、支票、储蓄账户、保险单等)从资金盈余者那里获得资金,再通过购买资金短缺者的初级证券(贷款合同、债券、股票等)向其提供资金。
4、是一种未来收益的索取权,通常以凭证、收据、或其它法律文件表示,由货币的贷放而产生。
5、有关金融活动、组织安排、监督管理及其创新的一系列在社会上通行或被社会采纳的习惯、道德、戒律和法规等构成的规则集合,是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相关的各种规则的总和。
6、就是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获取潜在的金融利润,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
四、问答题1、(1)积极作用:首先,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了金融服务业务领域,从而更好的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金融创新加强了利率杠杆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再次,金融创新为投资者提供了许多新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投资者根据需要选用,更好的进行风险管理。
最后,金融创新有利地推进了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有利于世界金融和经济的深化发展。
(2)消极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上。
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涌现,使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传递机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中央银行难于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调节宏观经济。
其次,使金融业的经营风险加大。
尽管金融创新提供的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转移和降低个体的风险,但却不能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
巨额游资的自由流动将对一国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金融衍生工具巨大的杠杆作用,更为投机资金的兴风作浪提供了巨大的放大效应。
2、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8个方面:储蓄和金融投资功能(为资金盈余者提供的服务)融资功能(为资金短缺者提供的服务)提供流动性功能(实现资产转换)配置金融资源功能(整合为盈余和短缺双方服务功能,最高总结即是如此)提供信息功能管理风险功能:转移风险、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的功能。
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银行清算体系提供的快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清算和支付结算服务,是现代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
传递金融政策效应功能:金融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通过金融体系的传递来实现的。
4、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尔伯于1983年提出的。
金融约束主要有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
前者导致金融企业的效率降低,金融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来弥补这部分损失。
对于后者,为了保障资产的流动性、必要的偿债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金融企业采取一系列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从而逼迫其不断创新。
5、美国经济学家凯恩认为,金融企业为了规避政府的一些限制性措施或制度而采取的创新交易。
政府对金融的控制和由此产生的规避行为是政府与金融企业之间为管制和自由而进行的一种博弈行为。
这种博弈的结果就是管制—创新—新的管制—新的创新,从而推动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6、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
该假说认为: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货币需求(层次与种类)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
交易成本高低使经济个体对货币需求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使货币向更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加快产生新的交换媒介和新的金融工具。
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推动金融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7、构成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作为金融中介和交易主体的金融机构、作为交易场所的金融市场和作为交易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保障的金融体制和制度。
8、金融工具的创新具体包括:时间衍生、功能衍生、种类衍生、复合衍生。
金融机构的创新:从业务创新方面看,大体沿着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几种形式创新。
具体种类包括住宅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各种保险机构、养老与退休基金组织、共同基金、金融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等;从经营主体方面看,一般趋势为国有商业金融、国有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等主体形式。
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包括市场种类的创新、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制度的创新。
金融制度创新: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利率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9、(1)资本流动的全球化(2)金融市场的国际化(3)金融机构的国际化(4)货币体系的全球化(5)金融监管和协调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