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
篇一:汽车买卖合同纠纷民事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
原告:XXX,男,汉族,XXX年X月XX日出生,身份证号:XXX,职业:XXXX,电话:182****8199,住址:XXXX号。
被告:天津XXX有限公司,注册号:XXXX
电话:XXXX,住址:XXX号,
法定代表人:XXX。
诉讼请求:
1、原告将所购汽车返还被告,被告向原告退还购车款或为原告
更换同款、同价、全新完好车一辆;
2、被告赔偿原告与购车款等额的赔偿金人民币XXXXX元;
3、被告赔偿原告车辆购置税等其他损失总计人民币XXX元;
4、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方承担。
事实理由:
20XXX年X月XX日,原告从被告处以无任何折扣的新车价格,
购得XXXX型家用轿车一辆,用于家庭生活需要。在原告购买该车时,
被告未向其告知该车曾于XXXX年X月XXX日有过维修登记记录,且
未告知该车属于库存清库车辆,并且被告向原告虚假承诺购车将享受被告提供的购车补贴。由于被告的以上欺诈行为,导致原告错误作出买车的意思表示,支付购车款后缴纳车辆购置税并取得机动车行驶证。在该车的使用过程中,因不断出现怠速不稳、抖动,熄火等故障,篇二: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
起诉状
原告:xxx,男,汉族,19xx年x月x日出生,住址:天津市xxx号,电话:xxx
被告:xxxx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xxx
地址:xxx电话:xxxx
诉讼请求:
1、
2、
事实与理由:
原告系xxxxx商行的业主,被告长期从原告处采购xxxxx等货物。双方口头约定,货物的采购货款为月结形式,每次原告以送货上门的方式给被告交付货物,被告出具其自制的入库单为结算凭证。从20XX 年6月1日被告开始不按约定向原告给付货款,至20XX年11月24日原告停止向被告供货时止,被告总计拖欠原告货款xxxxx元。在此期间,原告曾多次找被告协商支付货款事宜。20XX年1月30日被告向原告支付前欠货款2000元后,又经原告多次催要协商,被告的采购经理朱旭东才于20XX年x月x日以被告名义出具了欠原告货款
的欠条一张。此后,原告凭此条不计其数的找到被告索要欠款,均被被告以过段时间偿还为借口推辞。因原告系小本经营,又遇被告的依法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货款xxxxxx元。本案的诉讼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由被告方承担。
篇三: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
(买卖合同纠纷)民事起诉状
原告: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住址:……,法定代表人:……。
被告: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住址:……,法定代表人……。
诉讼请求:
1、请求判决撤销原、被告分别于20XX年5月24日、20XX年7月20日签订的两份《销售合同》,并责令被告退还已收的332250元货款。
2、请求判决确认被告严重违约,并承担938587.50元的违约责任。
3、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事实和理由:
原告与被告于20XX年5月24日签订了一份总金额为24.45万元的《销售合同》(合同编号:100524),约定被告向原告供应单价为25000元、品牌为“三星”、规格与型号为460aa04-V的46寸液晶拼接屏8台(1366*768分辨率,360w/单元低功耗,50000小时使用寿命)。20XX 年7月20日原告、被告双方又签订了一份总金额为12万元的《销售合同》(合同编号:LFT100720),约定被告向原告供应单价为25000元、品牌为“三星”、规格与型号为460aa04-V的46寸液晶拼接屏4
台(1366*768分辨率,360w/单元低功耗,50000小时使用寿命)。上述两份《销售合同》文本除合同总价不同外,其他条款完全一致。在该两份销售合同第六条“质量标准”第1款中均约定“乙方保证本合同货物为原生产厂家生产的从未使用过的新设备,其规格、技术条件满足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在该两份销售合同第十条“违约及责任界定”第1款中均约定:“未按合同约定条款履行职责视为违约。由违约导致工程延期的一方应赔付对方违约金,违约金金额计算方式为:合同工程总额的0.5%/每日计*延期天数。”上述合同还约定由被告负责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在该两份销售合同附件《售后服务承诺书》中,被告承诺:其提供的液晶拼接屏有如下特点:“1、全系列产品均是采用三星液晶拼接屏,其中40寸以上均采用三星全球领先的did液晶屏。……”
20XX年7月16日原告收到被告交付的46寸液晶拼接屏8台,被告在随附的《设备签收单》中标明该产品名称为“46寸液晶拼接屏”,规格与型号为“460aa04-V”,原告工作人员对送货数量予以确认。20XX 年7月23日原告收到被告交付的46寸液晶拼接屏4台,被告在其随附的《设备签收单》中标明该产品名称为“46寸液晶拼接屏”,规格与型号为
“LTi460aa04-V”,原告工作人员对送货数量予以确认。因被告针对两批货物提供的《设备签收单》中均没有“品牌”一栏,原告工作人员收货时未核对该设备品牌。20XX年8月被告将该设备移交给原告,但未提供设备检测报告和合格证,也未提供工程竣工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