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人员办理民商事诉讼案件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法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法务人员办理民商事诉讼案件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法务人员办理民商事诉讼案件,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法务人员办理民商事诉讼案件,应当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忠实的维护公司利益。
第四条法务人员办理民商事诉讼案件,在公司授权范围内依法履行代理职责,不得损害公司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法务人员办理民商事诉讼案件,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和公司的商业秘密。
第二章收案与结案第一节收案第六条收案是指法律事务管理机构依据《法律事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管理范围内的案件接受公司委托指派法务人员担任代理人的行为。
第七条收案应当在以下节点办理委托手续:(一)担任原告代理人,应当在公司作出拟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决定之后办理委托手续;(二)担任被告或第三人的代理人,应当在公司知道或者人民法院送达起诉状副本后办理委托手续;(三)担任二审代理人,应当在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裁定送达后办理委托手续;(四)担任再审案件代理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办理委托手续;(五)担任执行案件代理人,应当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或仲裁书生效后办理委托手续;第八条委托手续包括以下内容:(一)公司签署授权委托书,一式二份,一份交受理案件的法院,一份交承办法务人员(以下简称承办人)附卷存档;(二)授权委托书应当记明具体的委托事项和权限,委托权限应注明是一般授权还是特别授权。
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和进行和解,提起反诉和上诉,应当有公司的特别授权;第九条法务人员应当在公司的授权范围内从事代理活动,不得违反公司决定或超越代理权限。
第十一条法务人员在接受指派后,应当办理如下事项:(一)要求委托单位提供诉讼证据复印件、复制件,同时核对原件,并将原件及时交还委托单位妥善保管;收取原件的,要制作证物清单,由委托单位经办人、法务人员签字附卷。
(二)应当与委托单位讨论本案如下事项:1、案件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管辖;2、起诉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及其相关规定;3、诉讼请求是否超过诉讼时效;4、被告是否反诉,如反诉或有反诉可能,反诉的事实与理由;8、是否有申请回避的事实、理由和必要性。
第十二条法律事务管理机构受理案件后,应当办理收案登记,编号建立卷宗。
第二节结案第十三条法务人员在承办民商事诉讼代理过程中,应当注意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妥善保管。
在审判程序结束后写出办案小结,依照《法律事务档案立卷归档指引》整理案卷归档。
第三章调查和收集证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十四条法务人员调查收集证据应当合法、客观、全面、及时。
第十五条法务人员不得伪造、变造证据,不得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
第十六条法务人员向证人调查取证时,应当有两人共同进行。
第十七条法务人员收集书证、物证应收集原件、原物。
收集原件、原物有困难的,可以复制、照相,或者收集副本、节录本,但对复制件、照片、副本、节录本应附证词或说明。
视听材料的收集,应明确其来源。
第十八条法务人员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应事先告知法庭,以不公开方式举证,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第十九条法务人员认为需要进行鉴定的证据,应及时告知委托单位并代其提出书面申请,或在质证中提出意见,请求法院委托鉴定。
第二十条法务人员不能及时调查、收集证据的,应向人民法院说明情况并申请延期提交证据。
第二节向委托单位调查和收集证据第二十一条法务人员接受委托,应当要求委托单位提供其所知道的一切案件事实,并提供证据或证据线索。
第二十二条对委托单位陈述的案件事实,法务人员可以记录并制作谈话笔录。
第二十三条委托单位能够提供证据或证据线索而不提供的,应告知其不提供证据或证据线索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在告知其不提供证据或证据线索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后,委托单位仍不提供的,视为委托单位隐瞒事实真相,法务人员在向委托单位讲明其后果后,逐级上报部门领导处理。
第三节向证人调查和收集证据第二十四条法务人员经有关单位或个人同意,可以向其调查、收集证据,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法务人员在向证人调查、收集证据时,应首先告知证人法务人员的身份,告知证人应当如实反映与本案有关的情况,并向其讲明作伪证应负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法务人员向证人调查、收集证据,可以由证人自己书写证言内容。
证人不能自己书写的,可由他人代为书写,证人签名、盖章或按指纹确认。
有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应由单位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单位印章。
第二十七条法务人员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可以制作调查笔录。
调查笔录应当载明调查人、被调查人、被调查人与本案当事人的关系、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内容、调查笔录制作人等基本情况。
第二十八条法务人员制作调查笔录,应全面、准确地记录谈话内容,并交由被调查人阅读或向其宣读。
如有修改补充,应由被调查人在修改、补充处加盖印章或按指纹确认。
经确认无误后,由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签名、盖章或按指纹确认。
被调查人在法务人员调查笔录上,还应签署或由他人代书下述文字:“以上笔录阅读过(或向我宣读过),与我本人的陈述一致”。
第二十九条法务人员在向证人调查、收集证据时,如需录音、录像,应取得证人的同意。
第四节向对方当事人调查和收集证据第三十条法务人员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可以向其调查、收集证据,制作调查笔录。
第三十一条法务人员经对方当事人明确同意,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可以录音、录像。
第五节向国家机关调查和收集证据第三十二条法务人员从国家机关抄录、复制与本案有关的材料时,应尊重事实和忠实于原件,并经该国家机关确认。
第六节委托律师事务所调查和收集证据第三十三条案件确有需要,并经委托单位同意后,法务人员可以异地委托被调查对象所在地的律师事务所调查和收集证据。
第三十四条委托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制作书面委托书,并简要说明案件的基本情况,提出调查的内容、目的、对象和要求。
第七节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和收集证据第三十五条法务人员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应当及时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第三十六条法务人员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申请。
人民法院要求法务人员协助调查收集证据的,法务人员应当积极协助。
第三十七条需要勘验物证或者现场的,法务人员在征得委托单位同意后代其向人民法院提出勘验申请。
第八节证据保全第三十八条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形下,法务人员应征得委托单位同意后,代其向公证机关或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第三十九条法务人员申请保全证据,应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
第九节证据的审查和整理第四十条法务人员对调查、收集的证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一)证据的来源;(二)证据的形成和制作;(三)证据形成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四)证据的种类;(五)证据的内容和形式;(六)证据要证明的事实及其与本案的关联性;(七)证据间的关系;(八)证据提供者的基本情况;(九)证据提供者与本案或本案当事人的关系;(十)证据的合法性和客观性;(十一)证据的证明力。
第四十一条法务人员应编制证人名单,并说明拟证明的事实。
需证人出庭作证的,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将证人名单递交人民法院。
每一证人应附上相关材料,包括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详细地址、证明事项、证明目的等。
第四十二条法务人员对收集的证据应当进行编号,编制证据目录并说明要证明的事实。
第四章法务人员在一审普通程序中的代理第一节审查管辖及诉讼时效第四十二条法务人员接受委托,代为提起诉讼的,应分析利弊,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分析和审查;(一)本案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二)有无仲裁条款、书面仲裁协议及其效力;(三)有无协议管辖条款及其效力;(四)是否属于专属管辖;(五)是否属于特殊地域管辖。
第四十三条审查诉讼时效时,应重点审查如下内容:(一)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二)有无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或延长的事由。
对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案件,如有采取补救措施的可能,法务人员应尽最大努力补救;在采取补救措施后,仍不能排除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这一法律障碍时,法务人员应当明确向委托单位说明情况。
委托单位仍坚持诉讼的,法务人员应向其讲明预测的诉讼结果并制作谈话笔录附卷后,可继续代理。
第四十四条法务人员对于管辖不合法和对方诉讼请求超出诉讼时效期间的,应当提出管辖权异议和提出抗辩。
第二节代理起诉和应诉第四十四条代理原告起诉。
法务人员依据委托单位的请求和证据,代写诉状。
诉状应提出明确的诉讼请求,并阐明起诉的事实和理由。
法务人员向法院递交诉状应同时提交支持诉讼请求的基本证据及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有关材料和授权委托书。
提交法院的证据包括证明双方存在法律关系的证据和原告权利受到侵犯的证据。
法务人员向法院递交诉状后,如法院初步审查认为立案尚需补交有关证据材料的,法务人员应及时补交。
在接到法院的立案(受理)通知书后,法务人员应通知委托单位及时交纳诉讼费。
在接到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书后,法务人员应及时告知委托单位,并依据委托单位的委托,提起上诉。
第四十五条代理被告应诉和反诉。
法务人员接受指派后,应重点审查以下事项:1、原告的起诉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2、原告起诉的证据是否充分、确凿,相互之间有无矛盾;3、诉讼请求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法务人员根据委托单位请求,代写答辩状。
答辩状应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陈述答辩事实,提出明确的主张并阐明相应的理由。
提交答辩状同时,若有必要,法务人员可提交支持答辩理由的相关证据。
法务人员经初步审查,若发现案件不属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应及时告知委托单位,并在答辩期间内代其提出管辖异议。
如果委托单位有反诉请求和理由,法务人员应代其书写反诉状。
反诉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反诉的有关规定。
提交反诉状时,应同时提出支持反诉请求的基本证据。
第四十六条法务人员担任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代理人,应代其撰写具有民事诉状性质的书面文书,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阐明理由,并提交相应的证据。
第四十七条法务人员担任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代理人,应独立行使诉讼权利,提出明确的诉讼主张和理由,并与利益相关的一方当事人密切配合,反驳对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和理由。
法务人员经审查,发现当事人不应被追加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依据有关事实与理由,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
第三节代理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第四十八条法务人员作为原告或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或反诉原告的代理人,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有关条件,代委托单位提出财产保全及先予执行的申请。
第四十九条法务人员代为提出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申请的,应与委托单位互相配合,查清被申请人银行账号、有价证券、房地产、机器设备、车辆、产成品、原材料等财产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