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
的对比分析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职业教育的改革开始,尤其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做到与具体专业相结合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学习,把一堂课的行动导向课程设计运用到真正的课堂当中去,把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的将培训落到实处。
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的学生质量一定会有一个惊人的变化。
而传统教学时,我们把自己当成太阳,站在三尺讲台,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淋漓尽致,对自己讲的艺术自我陶醉,从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还强行、逼迫学生欣赏我们的高超的讲课艺术——不要开小差、不要交头接耳、不要睡觉、要认真听讲。
众所周知,教为主导,学为主题,我们这样兢兢业业地讲,这是违背课堂之道的,因为课堂上的太阳是学生,主角也是学生。
学校之所以叫学校而没有叫教校;学生、学习都是“学”自当头都强调“学”的重要性。
学生的事情学生办,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可怜:教学十八般兵器,好像我们只剩下攥的紧紧的不肯撒手的法宝——讲。
可是讲能代替学生的学吗?讲的效果如何呢?老师们长叹
道:“这个问题我讲了三遍了;怎么还是不会,真笨死了”;又有老师幽默埋怨到:这伙学生看来不适合学文化;顾左右而言他:这伙学生的基础太差了—— 果真如此吗?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困生是我们精心培养出来的,我们是脱不了干系的,只是我们不敢承担责任 我们老是埋怨学生,我们为什么不自身找找原因呢?
反思一下:我们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么做,难道我们真的只会讲了么,真难为老师们的一片苦心:发现讲不会学生就另辟蹊径:不遗余力地告诉学生:勤能补拙,学海无涯苦作舟,凿壁偷光,让学生以苦为乐,我们一天天愚化学生念苦经,当可怜的孩子几近崩溃时,我们又搬出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一大堆说辞,这样说教,果真见效吗?结果是大多数孩子一旦中考、高考完,说成是解放了,是胜利大逃亡,选择的是卖书,看到这样的景象,还不值得我们三思吗 我们把知识的传授当作了教育的全部内容,为了达到这
一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时间、汗水、大棒、胡萝卜、题海、作业、统考——凡是能用的手段,我们什么没用过呢?
再也不能这样了,为了孩子我们必须改变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讲,把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演主角,我们演配角,我们必须围绕学生转,服务于学生。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检验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课堂生命的律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高效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高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高效课堂瞄准一个目标——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贯穿一条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三个转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摒弃四个无效的训练——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讨论(互动)、无效的训练。
课堂教学要富于激情,要把学习方法的引导作为重要的目标,引领学生科学地读书、思考、审题、解题。
如今,我们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想引入到教学中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即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
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突出“我听到的,我会忘记’我看到的,我会了解’我做过的,我会记住”的思想。
与传统教学法比较,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帮助学生去学习。
设置了如“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卡片展示”等学习活动,在各位授课教师的组织、主导下,活动一环扣一环,有引入、有任务布置、有讨论完成、有演讲展示、授课教师做最后总结。
期间小组每个成员各抒己见、通力合作完成,充分发挥了大家的能动性,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所以我认为在今后到的教学中要深入掌握行动导向教学的灵魂,实
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让学生从睡梦中清醒,摆脱手机,融入到有趣而又多彩的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