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为了认真贯彻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科学预测就业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客观反映我系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我系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我系对往届300名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跟踪调查活动。
从毕业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我系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我院毕业生绝大多数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单位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回访,了解到毕业生普遍认为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并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毕业生就业主要渠道和方向
1、物流类企业
调查中发现,我系310名毕业生中,有100名同学在物流类企业工作,而且多数从事关于运营管理和市场开拓有情方面的工作。
其中在河南省本地区物流相关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较多,可以看出,我系物流管理专业胡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较好。
2、行政单位和其他企业
调查中发现,我系310名毕业生中,有180名同学在行政单位和其他类型企业岗位工作,虽这些同学就业不是专业物流企业,但是在其他企业中大多都在物流相关岗位中从事业务管理工作。
因此,在校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是相当重要的。
进入其
他企业工作的同学也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二、调研分析总结
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毕业生对学院教学工作的意见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表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师只教会学生"是什么"和"怎么做",而对事物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认识不深,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反映到工作上就是学生只能或只会"做事",而不能"做人".学院应注重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非要专业对口,只要学生掌握了开启社会和知识大门的钥匙,就能通过自身的奋斗,到达光辉的彼岸。
2、社会活动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能力的锻炼.
部分毕业生反映,大学的生活就是读书,很少接触社会.希望学院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以上社会实践活动,到实际工作中学习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部分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部分课程教学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毕业生反映,个别课程脱离实际,与中国实际存在一定差距;更有不少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如:提高学生看问题层次和角度;与实际密切关联的一些课程实际动手能力不够,课本与实际差距较
大。
三、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本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从毕业生所在单位和毕业生反映的问题看,有问题的主要集中在综合素质较差,理论与实践不能紧密结合,能力有限这三个方面,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适应中国实际的国际化商务人才。
1、继续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
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学院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要通过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院内外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要继续进行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专业调整既要着眼于学院的办学条件,更要着眼于社会需求,要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要继续加强物流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内容的课程教学。
其次,从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上得到充分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更新;要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把传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探索和检验知识的方法,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有关创造知识的主体的高尚精神境界;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则是要改变过去的被动灌输方法,重在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要努力改变学生忽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倾向,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的兴趣。
第三,要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心态,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以及缩短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适应期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建立加强学院和社会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并保证实习质量。
通过一年来,我们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回访,对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情况跟踪调查,一方面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听取了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也吸取用人单位意见,改进了我院人才培养工作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管理系
2016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