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阅读理解训练

三年级阅读理解训练

一、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描写荷叶多的词语是()、写荷叶绿的词是()、写荷叶圆的词是()。

2.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儿的?刚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全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将要开的花骨朵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我觉得这段话中这个词用得最妙,因为5、用你的笔简单地画一画文中的这些荷花。

二、我们登上了企鹅岛。

我以前从电视里看到,企鹅差不多有小孩子那么高。

可现在一看,这个岛上的成年企鹅只有一尺来高,未成年的就更小了,只有小猫那么大。

岛上一共有三种企鹅,最漂亮的是金企鹅,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又叫花脸企鹅。

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

它们彬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

最凶猛的是阿德雷企鹅,我刚迈进它们的“领地”,一只企鹅就尖叫着把我驱逐“出境”了。

它们的叫声很像毛驴,所以又叫驴企鹅。

1、这段话描写了()种企鹅,包括、、。

这三种企鹅的特点分别是:、、。

企鹅有多高?请用“”画出有关句子。

2、为什么阿德雷企鹅又叫“驴企鹅”?(2分)3、你最喜欢哪种企鹅?请用“~~~~~”画出,并写写为什么喜欢。

4、你能用几句话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吗?三、春秋时代有一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

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

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

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第二天清晨,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

十天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

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

前面是一望无际地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

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

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1、在第1自然段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在()里给下列词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明白:①明亮()②清楚()③公开()苦学:①痛苦()②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③有耐心地;尽力地()3、将词语与合适的解释用直线连起来。

扣人心弦使人害怕的大风浪惊涛骇浪使人心情十分激动4、仔细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再填空。

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身后是(),“高明的琴师”其实是指两种声音,即一是();二是()。

四、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

说它粗壮,确实也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

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

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的,同学们最爱在大树底下游戏、玩耍。

一阵阵风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欢呼。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过分(fēn fân)树干(ɡān ɡàn)树冠(ɡuān ɡuàn)似乎(sìshì)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树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一段有几句话,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里打上“√”。

⑴句()⑵四句()⑶五句()⑷六句()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高大的()笔直的()茂密的()巨大的()绿色的()灰褐色的()5、根据原文填空。

说槐树高大,一点也不过分,是因为。

说它粗壮也确实够惊人的,这是因为。

五、燕子燕子是一种春来秋去的候鸟,它那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俊俏的小眼睛,一张嫩黄的小嘴,它背上的毛乌黑发亮,像抹了油一样,它那乳白色的肚毛,显得格外漂亮,飞行的时候,它尾巴张开,像一把剪刀似的,飞得又快又稳。

燕子喜欢把窝搭在房梁上,搭窝的时候,先飞到园里把不软不硬的泥一口一口叼回来,用唾沫把泥拌到有黏性的时候,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这样过上几天,窝就垒好了。

然后找来一些柔软的毛铺在窝里。

燕子妈妈孵小燕子时,孵上二十几天,小燕子就孵出来了。

这时,老燕子更忙了,成天捉虫给小燕子吃,盼望它们快快长大。

1、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面孔()的眼睛()的毛()的尾巴2、第一自然主要介绍了燕子的、、、。

3、第二自然中表示搭窝先后顺序的词语是、、。

4、把第一自然中打比方的句子用“~~~~~~~~”画出来。

5、读了短文,我想说:六、我爱花城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

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

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

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

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

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

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

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1、本文是按的顺序来写的。

本文的中心句是2、把“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_3、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1)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

(2)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3)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4、第五自然段,作者写了菊花的和。

5、用“”画出描写菊花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的句子。

用“~~~~”画出描写菊花千姿百态的句子。

6、说说阅读了本文带()的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七、我们一帮小小子、小丫头尽情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蠢(chǔn)胖蠢胖的大肥猪、温和顺从的小绵羊、机灵乖巧的长耳兔,有笑眯眯的老爷爷、瘪(biě)瘪嘴的老奶奶、俊俏的新媳妇。

我们一个个咧着嘴儿,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乐得直蹦高。

一会儿,那边几个露着一排白牙的“黑泥鳅(qiū)”吹起了刚刚晒干的红泥哨儿,顿时,满河道回响起清亮亮、脆生生的童谣,为秋日沉寂的田野上平添了无限生机。

饿了,累了,我们这些孩子自有妙法对付,“扑通扑通”扎进小河,在水草丛中随便摸几把,总会有意料之中的收获,不是金光闪闪的红鲤(lǐ),就是黑亮亮的胡子鲇(nián),黄鳝(shàn),开膛破肚冲洗干净,把事先带来的食盐均匀地撒上,采来碧绿的荷叶裹了,挖了干净的优质红泥密封,然后投入一堆旺旺的野火中烧烤。

时间差不多了,一缕(lǚ)缕奇异的香气直往鼻子眼里钻。

这时节,那边一伙送来了泥烤的鲜花生、老地瓜、青皮玉米棒子。

在河滩下摆上野餐,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吃得爽口舒心……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1、本文节选自《》,讲了两件事,分别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孩子都捏出了什么泥人、泥物?用“____”画出。

3、本文最后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修辞方法。

4、本文中我积累的词语有:。

5、抄写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郑板桥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

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堪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犹如乱石铺路。

但是给别人一种特别的美,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

至今还有不少人模仿他的书法呢!他的画也闻名于世。

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

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寿,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家乡以卖画为生。

他卖书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

据说,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光了。

郑板桥活到73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按意思将文中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溢着美妙的意味。

(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②在世界范围内很有名气。

2、用“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为什么郑板桥的诗读起来妙趣横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宝贵财富”指的是什么?下面哪个答案最确切,用“√”标出来。

A.堪称三绝的“诗书画”。

()B.同情、关爱劳动人民的品质。

()C. A和B兼而有之。

()九、《美丽的南沙群岛》片段南沙也是一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天水相接,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

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给划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俯看()仿佛()将来()挥舞()4、照样子再写几个词。

一簇簇、一团团、、、、。

十、船世界上最早的船是树干。

人骑在一段树干上,就能顺着河水漂流。

不过,用树干当船可不怎么平稳,身体一歪,人就会掉到河里。

于是有人把几根树干扎在一起做成筏(fa)子。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很慢。

人们又想到了树干,他们把树干挖空做成独木舟,独木舟又快又安全,还可以放东西。

看到水鸟在水中游,有人想到利用扁平的木棍划水可以使船走得更快,于是船有了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