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插入损耗测试

插入损耗测试

EMI电源滤波器插入损耗的测量方法
EMI滤波器尚没有产品类国标,只是企业标准,EMI电源滤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一般包括插入损耗、频率特性、阻抗匹配、额定的电流值、绝缘电阻值、漏电流、物理尺寸及重量、使用环境以及本身的可靠性。

在使用时考虑最多的是额定的电压及电流值、插入损耗、漏电流三项。

本文主要介绍EMI滤波器插入损耗的测量方法。

EMI滤波器插入损耗测量方法是根据CISPR17(1981)出版物提出的滤波器标准测量方法包括共模、差模、常模和Q/ 100 Q阻抗测量方法。

1.共模插入损耗标准测量方法
根据CISPR17(1981)出版物B6提出的共模插入损耗标准测量方法(Asymmetrical Measureme nt),如图所示。

根据插入损耗的定义,先要测量没有滤波器时,负载
50Q上的电压V1作为OdB的参考电压。

再测量有滤波器后,负载500上的电压V2,通过频谱分析仪将20log(V1V2)随频率变化的结果显示在屏幕上或通过接口打印出来。

测量时注意,滤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是并联的,目的是取得共模插入损耗的平均值。

因为滤波器的Cy电容量尽管标称值和误差等级一样,其实际值也不完全一样,电感尽管绕组匝数一样,但磁芯的磁导率误差和工艺上也很难实现在绕制和装配时完全对称,因此采用平均值才有意义。

图共模插入损耗的典型测量方法
2 •差模插入损耗标准测量方法
根据CISPR17( 198出版物B5提出的差模插入损耗标准测量方法(Symmetrical
Meausurement ),如图 所示。

图差模插入损耗的典型测量方法
由于频谱分析仪(或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输入均采用对地非对称结构的 50 Q 同轴 电缆,为了测量对地对称的差模插入损耗,需对频谱分析仪跟踪发生器的输出信 号(滤波器的输入信号)进行不对称-对称变换,对频谱分析仪输入信号(滤波 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对称-不对称的逆变换,其他步骤同上。

3 •常模插入损耗标准测量方法
根据 CISPR17(1981)出版物 B7提出的不对称测量方法 (Un symmetrical Measurement )又称常模(Normal Mode )测量,如图所示。

SQ£1 n
频常议¥
500 负載V
图常模插入损耗的测量方法
与共模插入损耗测量电路相比,在 N 和地之间接入一个尚未被标准所批准
的50Q 电阻。

常模也是经常用来表示差模的一种方法,尽管理论分析常模除了
L
L N G 50U 5)書考电路
有差模成分外,还含有共模成分
上述测量方法又称为50Q/50Q系统测量方法,即源和负载阻抗均在50Q匹配条件下测量。

它也是目前许多滤波器制造商传统沿用的测量方法。

用以上共、差模插入损耗测量方法时需注意:
(1) 由于测量仪器输出信号幅值在不同的频率有波动,所以没插入滤波器前的
0dB校正,应该对所测频域的各主要频点逐点进行校对。

具备条件的,可进行计
算机编程进行自动校正。

(2) 被测滤波器外壳应该接地良好,否则MHz以上测得的插入损耗相差很大。

(3) 要确保滤波器输入,输出连接线之间有良好的隔离,以避免它们之间在高频段产生射频耦合,给高频段测量带来很大误差。

(4) 没有频谱分析仪,也可以用标准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来代替,但后者动态范围小,在高频段的测量误差较大。

4. Q ,/100阻抗测量方法
根据CISPF出版物提出一种近似”实际的测量方法。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源阻抗和负载阻抗不可能是恒定的50Q,所以实际使用中的滤波器插入损耗特性,与用50Q/50Q系统测量获得的电源滤波器插入损耗特性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

CISPF出版物提出一种近似实际的测量方法,是Q ,/100 Q 100Q ,/系
统测量方法,如图所示。

Q ,/100及100 Q,/系统测量方法
这里,仅涉及10kHz〜30MHz范围内的插入损耗。

以上是目前插入损耗的主要测量方法,可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