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日期:2010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路建设和农村集镇建设的加快,对石灰石等建筑石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本区的产品将呈供不应求的状况。
@@@@@@碎石厂开采石灰石,主要用于生产碎石和石粉,碎石主要用于建筑、铺路等,石粉是建筑业最基本的建筑骨料之一,石灰岩也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
正是鉴于石灰岩的广泛用途和某某县的丰富资源,某某县##镇镇@@@@@@碎石厂在某某县##镇镇@@@@村八组进行石灰岩开采,年开采量为5.0万m3/a, 并于2010年1月19日在某某县国土资源局竞拍取得该建筑石料用灰岩的采矿权,2010年2月1日与某某县国土资源局签订了陕西省采矿权出让合同(合同见附件)。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当地富余的劳动力,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此,某某县##镇镇@@@@@@碎石厂特委托陕西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进行石灰岩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即派有关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陕西省环保局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待审批后作为工程设计的相关依据。
我单位在接受此环评任务进行现场勘探时,项目已经建成并开始生产。
因此,本环评属于补评性质。
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项目为开采及建材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也不属于其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
本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此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中第十三条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产业政策允许类。
因此,本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三、工程位置及选址的合理性1、选址合理性五、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分为开采区和加工区两部分,项目矿区已有矿山公路通至采场下部。
本项目的运输公路为沿用原有的路基,宽约4米左右,项目方仅对此道路进行修整和维护,并不再加宽和新建道路。
开采区矿山位于##镇镇@@@@村8组,场地内有电动机、破碎机、石粉机、空压机以及铲车等,建有原料堆场、成品堆场、堆土场,以及高位蓄水池、配电房、办公室等辅助生产设施。
这些设施建设简易,主要是搭棚建筑,加工区位于矿山西面,靠近开采区,便于生产,避免长途运输,造成尘土飞扬和资源浪费,开采区和加工区之间由铲车运输;堆土场位于加工区西北面,项目的加工区也位于##镇镇@@@@村8组,由项目加工区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可以看出,厂区设有1个主入口,设于场区东北面,与竹周公路相接。
生产车间和开采区之间隔有原料堆场;办公室与食堂合建,砖混结构;项目西北面还有一个配电房,砖混结构。
场区现未进行绿化,因此本环评建议项目方在场区进行环境美化,广植树木,利用树木来削减生产时机械噪声以及粉尘、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项目所在区域基本为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西基本为林地,北面低洼处为农田,项目东面开采区矿山背面下有约户住户居住;因此项目方须对项目设备采取一定的降声、防噪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项目生产时对周围环境及东面农户的影响。
综上分析,项目方只要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进行场区总平布置,使各功能分区明确、间距合理,则厂房布局时满足工艺流程,也满足功能分区要求及运输作业要求。
因此,评价认为:本项目厂区总平面布置合理。
六、开拓方案1、开采方式本项目的开采方式采取地面露天梯形台阶式开采,根据地形和岩层特征,为减少因矿层的层间滑动发生滑坡事故,采矿推进方向应沿矿层的走向方向推进。
2、开拓运输方案项目拟设开拓运输方案有两种:一是公路运输方案,二是缆索起重机开拓运0.32m3/d,全年约为76.8m3/a。
生活污水通过旱厕收集后用于附近坡地上的菜地和林木的农肥;食堂废水桶装收集后由农户用来喂猪。
雨水等经过蒸发、损耗后流入排洪沟。
2、用电本项目用电由某某县电网供应,年用电量为3.6×104Kwh。
3、柴油加工生产中机器使用的燃油(0#柴油),年用量为4t/a。
十、生产制度及投资投资:项目总投资100万元,由企业自筹。
劳动定员:共8人,加工区人员3人,开采区员工5人。
工作制度:年生产240天,每天工作8小时。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的开采地点和加工地点均在某某县##镇镇@@@@村八组内新建,建设地点以前为荒林地,未曾进行过工业加工项目的建设,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
本项目土建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基本公辅设施也已建成,建设期基本没有环境遗留问题,目前已投入生产,因此本环评为补评。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表二)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某某县位于陕西东部,南部,东邻,地跨东经106°59′~107°32′,北纬30°20′~31°58′。
现辖50个乡(镇)、577个村。
面积20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14万亩;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2万人。
项目区位于某某县##镇镇@@@@村八组,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19′20″,北纬30°39′35″。
矿山有简易公路与县级公路相接,西至某某县城约18km ,东至##镇镇约5km,交通较为方便。
二、地形地貌某某县位于陕西东平行岭谷区中段。
地形俗称“三山两槽”,三山即山(俗称西山)、山(俗称中山)、山(俗称东山),由西至东近似“”字形依次排列,平行绵亘,北东—南西向斜贯县境。
三山之间为宽阔的浅丘地带,铜锣山(中山)之西为“西槽”,也称山前;之东为“东槽”,也称后山。
三山海拔一般在900—1000m,以低山为主,零星低中山和山原地貌,其总面积约775Km2,占全县幅员总面积的37%。
三山宜林面积广,发展林业潜力大,地下蕴藏有丰富矿产资源,煤、天然气较丰富。
两槽宽12—18Km不等,海拔一般300—500米之间,以丘陵为主,间有少量平坝,总面积约1298Km2,占幅员总面积的63%左右。
其浅丘区土壤深厚肥沃,水源条件好,是西部富庶的农业区。
深丘区为农林过渡地带。
“三山两槽”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山河秀丽,物华天宝。
境内地形以华蓥山万里坪最高,海拔1196m,北部柏林乡大河坝最低,海拔253m。
三山地形往往为砂页岩山岭与石灰岩岩溶槽谷相间,形成一山二岭夹一槽或一山三岭夹二槽的岭谷地貌。
境内三山皆源于大巴山,斜贯县境,向西南延伸至广安、邻水、江北等县境。
华莹山(西山)是界山。
境内长61Km,主要山峰牛奶尖、青山、万里坪、中华山、九盘山、云雾山、钟家梁子、四方山、叶家梁子等。
海拔都在1000m以上,峰峦叠嶂,秀丽多姿,其中民主乡西北境的云雾山海拔1190m,山势雄浑,常有云雾缭绕,所产云雾茶远近闻名。
铜锣山(中山)贯穿西部腹地,长58Km,其中的旋顶山、马鞍山、蒲包山、五峰山、黄泥扁,青杠垭、四方山、牛心山、五顶山、插香坪等主要山峰连绵逶迤,竹木葱茏,郁郁苍苍。
明月山(东山)是西部与梁平、垫江的界山,境内长44Km,山势陡峻,雄峰屹立。
主要山峰有佛立山、插旗山、天池铺山、猫鼻梁山、三华山、峰顶山、牛头寨山等。
三、地质构造及矿层特征矿区蜀陕西盆地弱活动断裂构造区,断裂活动性与地震活动性均较弱。
据陕西省地震局1965年至1974年观测资料,震中位于达县境内的地震7次,最大震级3.1级。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分图》(GB18306-2001),本区域蜀Ⅳ度地震区,区域稳定性好。
矿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三段及少量第四系表土。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三段(T1J3)灰色、浅灰色及浅棕色薄中厚层状石灰岩,结晶程度为粉细晶,局部泥晶。
夹薄层紫灰、紫灰色灰质泥岩和泥岩灰岩,矿层出露完好,厚度平均为90-100米,矿山拟开采的岩层全为该层。
第四系(Q)为坡、残积层,以褐黄色粉土为主,夹少量灰岩碎块,矿区分布较少,厚0~0.5米,但周围低洼处较厚,一般厚度约0.5~1.0米,最厚处可达2~3米。
由于采石场未来主要石粉或碎石等用作混凝土辅料,应属全岩利用的矿产。
矿山地表为荒坡,覆盖层极薄,利于露天开采。
四、气候、气象某某县属陕西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适宜、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无霜期长,气候立体差异明显,水平差异不明显。
西部多年平均气温16.6℃。
最热月(七、八月)平均气温27.3℃,最冷月平均气温5.5℃。
极端最高气温40.2℃(1972年),极端最低气温-4℃(1975年)。
气温因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三山气温比槽内低。
某某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84.0mm。
垂直差异较明显,降水量山上多于山下。
平均月降水量以5月最多,为173.4mm,1月最少,为19.6mm。
4—9月月降雨量均在100mm以上。
降水量变化呈明显的双峰型,5月、9月是峰顶。
三山每年降雪2—3次,积雪时间7天左右。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329.4小时。
年总太阳辐射90.2千卡/cm2,属低值区。
多年平均无霜期284天。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4%,月平均在78—89%间,年内9月至次年1月湿度偏大。
五、水文矿区内水系不发育,矿区地段仅发育次级小冲沟,在洪水期有地表水径流。
地表水经自然斜坡汇入溪沟后,自矿区北侧由西向东排出区外。
由于矿山采石场最低开采标高高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一般情况下,大气降雨形成的地表水不会给矿山开采带来大的危害,但大气降雨易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六、生态自然环境状况某某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野生植物有乔、灌木62科127种,草本、藤本植物7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