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法理学练习题和答案

(完整word版)法理学练习题和答案

法理学练习一、填充题: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P45~47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P46~473、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其全部内容的社会规范。

P464、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谓国家意志其实是(统治阶级意志),法律的内容实际上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所决定的。

P43,P445、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法的清理、(编纂)和(汇编)三种。

6、各国对于法的对象效力大致有四种原则,即属人主义原则、(属地主义)原则、(保护主义)原则和综合主义原则。

P627、法的终止生效,指法从何时起不再有效。

通常有(命令)终止和(默示)终止两种形式。

8、所谓法的三要素是指(法律规则)、(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

P66~779、法律规则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通常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组成。

P6910、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通常表现为公民(许可)如何如何,(必为)如何如何以及禁止如何如何。

11、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按照法律原则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P7512、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

P7813、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两个方法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14、《国务院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属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未成年人保护法》、《红十字会法》属于(社会法)法律部门。

P83~8715、《合同法》、《继承法》属于(民法)法律部门,《教育法》、《律师法》属于(行政)法律部门。

P83~8716、所谓法律行为,就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P10317、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然人(公民个人))或者(组织(法人))。

P11418、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同时具有法律上所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P11519、公民的行为能力是由法律予以规定的,一般都把本国公民划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

P11620、法律关系客体应当具有(客观)性、(可控)性、(法律)性和有用性。

P116~11721、依据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P11922、法律责任的种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违宪责任)。

P126~12723、我国现行的刑事制裁为五刑,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P13024、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P13025、法的起源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又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P14826、现代资本主义的两大法系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P15427、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的的(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

P190~19228、我国的立法程序由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以及公布法律这四个步骤组成。

P196~19729、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

P199~20130、与司法比较,执法具有主体的特定性、内容的广泛性、活动的(单方)性、行为的(主动)性以及执法权的行使具有优益性的特点。

P20831、当代中国执法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以及(效率)原则。

P21032、与执法比较,司法具有专属性、(程序)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P21233、当代中国的司法主体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P21334、法律职业是指以(律师)、法官、(检察官)为代表的法律人所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

P22935、氏族是完全按(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内部禁止(通婚)的社会组织形式。

P14736、一般所说的世界五大法系是指中华法系、(欧洲大陆)法系、(阿拉伯)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英美法系。

37、法的发展可分为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P15038、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律主要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

P15539、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罗马)法,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总称(大陆)法系。

P15540、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上,法治应当居于(主导)地位,道德顶多只能起(辅助)作用。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B)A.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P45B.法是由一定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行为规范。

(法的本质)C.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P47D.法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也只能是人的行为。

P452、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A.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反映了国家的意志。

B.国家意志实际上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D.法的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

3、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要素的描述是错误的(D)P66~77A.法律原则。

B.法律规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后果。

(是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的三部分之一)4、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组成部分的描述是错误的(A)A.法律概念(是法的要素之一) B.假定C.行为模式 D.法律后果5、下列哪一类属于命令型的行为模式(C)A.不受……侵犯 B.不得……C.应当…… D.禁止……5、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原则划分种类的描述是错误的(C)P75A.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

B.公理性原则与政策性原则。

C.政策性原则与实体性原则。

(政策性与公理性)D.实体性原则与程序性原则。

6、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一般分类的描述是错误的(C)P58~59A.国内和国际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C.公法和私法 D.根本法和普通法7、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特殊分类的描述是错误的(A)P59A.国内和国际法 B.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C.公法和私法 D.衡平法和普通法8、下列哪一项关于“属人主义”的描述是错误的(C)P62A.本国人在国内都受本国法律约束。

B.本国人在国外都受本国法律约束。

C.外国人在国内都受本国法律约束。

D.外国人在国外都不受本国法律约束。

9、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空间效力”的描述是错误的(D)P61A.领土、领空。

B.驻外使馆。

C.在外的飞机、船舶。

D.在外的企业。

10、下列哪项关于我国刑法“法律溯及力”原则的描述是正确的(C)P61A.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

从新兼从轻原则。

11、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效力等级的描述是错误的(B)P63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一般法优于特别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C.新法优于旧法 D.国际法优于国内法12、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与权利的关系”的描述是错误的(B)A.应有权利是法律的基础。

B.法定权利是法律的基础。

C.应有权利是法定权利的基础。

D.法律是法定权利的基础。

13、下列哪一项关于“权利本位”的描述是错误的(C)P99A.义务来源于权利。

B.义务是手段,权利是目的。

C.义务决定权利的范围和大小。

D.义务是权利实现的保障。

14、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行为”的描述是错误的(B)P103A.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B.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都是法律行为。

C.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性。

D.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

15、下列哪一项关于“行为能力”的描述是错误的(C)A.公民的行为能力有完全与不完全之分。

B.公民丧失行为能力并不意味着丧失权利能力。

C.公民丧失权利能力并不意味着丧失行为能力。

D.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意味着同时具有行为能力。

16、下列哪项关于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描述是错误的(C)P114A.中国公民、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中国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B.各种国家机关;各种企事业组织。

C.国家可以作为国际公法关系的主体, 可以成为外贸关系中的债权人或债务人,但是不能作为国内的法律关系的主体。

D.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17、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C)P116~117(见填空20) A.客观性。

B.可控性。

C.希缺性。

D.有用性。

18、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责任的种类”的描述是错误的(D)P126~127(见填空22) A.民事法律责任。

B.刑事法律责任。

C.行政法律责任。

D.经济法律责任。

(违宪责任)19、下列哪一项关于“归责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A)P128~129A.过错责任原则。

B.责任自负原则。

C.责任相称原则。

D.因果联系原则。

20、下列哪一项关于“行政处罚”的描述是错误的(D)P130A.警告。

B.罚款。

C.记过。

D.劳动教养。

21、下列哪一项关于“行政处分”的描述是错误的()A.警告。

B.降级。

C.记过。

D.开除。

22、下列哪一项关于“免责条件”的描述是错误的(C)P132A.时效免责。

B.自首、立功免责。

C.正当防卫免责。

D.人道主义免责。

23、下列哪一项关于“正当程序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D)P137~140A.角色的分化。

B.程序外因素的阻隔。

C.直观的公正。

D.对立意见的统一。

24、在原始社会里,下列哪种复仇方式是相对最文明的(A)A.“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以命还命。

”(同态复仇)B.血族复仇。

C.血亲复仇。

D.被害人近亲属对加害人近亲属实施复仇。

25、下列哪一项关于“资本主义法律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A)P152~153 A.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C.契约自由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6、下列哪项关于我国立法程序的描述是错误的(C)P196~197(见填空28) A.法律议案的提出。

B.法律草案的审议。

C.法律草案的修改。

D.法律议案的通过。

27、下列哪项关于我国立法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C)P199~201(见填空29) A.宪法原则。

B.法治原则。

C.合理原则。

D.科学原则。

28、下列哪一项关于“守法的构成要素”的描述是错误的(B)P203~204 A.守法主体。

B.守法客体。

C.守法范围。

D.守法内容。

29、下列哪项关于“执法的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C)P208A.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

B.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

C.执法行为具有权威性。

D.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

30、下列哪项关于司法原则的的描述是错误的(C)P214~215A.司法法治原则。

B.司法平等原则。

C.司法效率原则。

D.司法公正原则。

31、下列哪一项关于司法的特点的描述是错误的(C)P212A.职权的法定性 B.程序的法定性C.司法的主动性 D.裁决的权威性33、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评价标准和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D)P155 A.生产力标准 B.人道主义标准C.现实主义原则 D.理想主义原则(历史主义原则)34、1、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A.准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