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PL基础学习知识

OPL基础学习知识

OPL 基 础 知 识
部门: 日期:
中药车间
1
为什么要推行OPL?
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决定了公司要跟上市场的发展就一定要让员工不断地提升, 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培训是各企业提升员工能力主要采用的方法,但我们在日常工作 中,经常会发现要获得一段较长时间去组织培训,通常是很困难的,而且即使有这么 几次机会,也会因为培训方式和缺乏实践等问题,其内容会很快被人忘记,所以说我 们在培训工作中往往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帮助各种员工之间交流和分享有关工作,生产、质量、安全和设备等方面的知 识,包括基础知识,出现的问题和改进 可以随时为各种班组成员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贴近现场,以备查询 通过单点课程的制作编写提高车间员工的参与度
OPL是一件很有效的培训工具 来自实际工作,对学习者有很强的针对性 篇幅短小精悍,适合短时间的培训/学习要求 制作简便,各层次人员均可使用 便于日常查阅 内容简单易懂,有利于信息交流
将知识、经验、技能、SOP中的难点、重点、关键点通过简单明了 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其他人员的一看即懂,从而达到快速掌握、高 效沟通、共享的目的。
5
OPL的特点
OPL将班组成员由被教育者转变成了教育者; 一方面促进了班组成员的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班组成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通过OPL学习方法让全员人人都成为老师,形成单点课程培训体系,逐渐使班组成员养成 了学习的习惯。
班组成员平时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内容,实用性很高,成人教育不同于学生时代的教育,成 人学习的目的性往往很强,实用性不高的教育效果往往不好,OPL避免了这方面的问题。
6
OPL的优势
掌握专门技能或知识的班组成员和其他成员需要有一种方式与其他同事分享他们 知识。为了使其他同事避免重蹈覆辙,他们应该把实施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通 过OPL转化为可见的知识,其他员工则可以利用它来有效地履行自己的工作
班长
制作人
培训 记录
日期 讲师 受培训者
分 类 基础知识、改善事项、故障、不良、经验、事例 垃圾篓如何定位及量化标示
主题
目的:制定垃圾篓位置,集体使用,减少浪费
部门 组名 序号
洗衣中心 1
要点:1、规格:直径为40mm的圆形不干胶单面印刷。 2、标签粘贴在放置字纸篓位置下面的中央。 3、贴标签时,位置部门要统一,要对称美观。 4、在垃圾篓80%容量处标示量化线(红色) 。
尽可能采用实物加深理解 传授后向成员提问,检验培训/交流的结果 反复培训,加深影响,在实践中追踪实际效果
OPL 示例 The OPL Sample
车间
主题
如何避免记录漏签
编号 制作日期
类别
□基础知识 □改善案例 □问题分析
车间主任
说明: 1、记录上加一支笔,便于记录。 2、记录结束后,记录和笔及时归位。
OPL的本质含义是指在任何时间、对任何问题、由任何人、采用任何方式、在任何地 点进行培训,一种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培训的学习方式,一种在职训练(OJT)的有效 方法。
OPL不但有助于企业内部的知识分享和传播,而且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每 个员工都能对企业有所贡献,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使每天单调乏味的工作充满乐 趣,从而提高员工的士气。
3
OPL与授课的区别
它和我们传统的讲课交流的区别主要在于三个方面:1、从传授的知识方面来 讲,传统的讲课交流是一种系统知识的讲解,而单点课却只需要讲解某一个非 常小、非常实用的知识点或关键点(重点、难点、关键点)。2、从授课的时 间方面来讲,传统的讲课交流时间较长,甚至一、二天,而单点课讲课交流时 间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3、从授课的效果方面来讲,传统的讲课交流效果不 好评估,它只有在长期的过程中慢慢体现,OPL的效果是立杆立竿见影,现学 现用。
员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参与系统培训的时间少; 即使培训,效果并不好; 专业课堂式讲课,员工接受程度低; 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员工之间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交流共享程度 低; 许多必须的培训,在时间和资源上经常得不到保障,偏重形式。
透过以上的问题,可以看出需要:
需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式的集中培训,集中培训对员工来说,效果可能并不太好; 培训内容一定要通俗易懂,时间不能太长,方式一定要为员工所乐于接受; 培训最好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并持续地进行; 要充分挖掘员工的智慧,实现知识、经验、技能共享。
6
OPL的编写规定
一次一件(点) 一件(点)一页 一页(培训)10分钟 注:对于一些复杂的事情,应拆开讲,遵守三个原则,简单明了Leabharlann 7OPL的编写规定
OPL的撰写也是重要的环节。有些员工肚子里有东西但是倒不出来,车间现场管理 员、班组长和技术人员有责任帮助员工将他们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出来,形成OPL教 材。 对OPL撰写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主题明确、简单易懂、逻辑清晰,便 于理解,便于实践运用。牵涉原理、理论内容以简单够用为主,避免长篇大论的理 论描述。 为了不造成混乱或者误导,一定要明确分类。 OPL虽然短小精悍,但仍应该体现
如果用最简练的语言包含了上述7个方面的内容,就是最优秀的OPL
8
编写OPL的注意事项
选择一个目前我们正面临的共同问题作为主题
尽可能的采用图表,照片及卡通画等形式来说明,对于提高阅读者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是很有帮助的
采用的表式应完全符合班组的实际情况,并得到全体班组成员的认可
针对出现的问题所制定的单点课程应在问题发现后马上进行记录编写,以免遗漏一些 重要的细节
内容丰富、文字简洁,可以使用图表、漫画、照片,也可以使用现实物品和实例,这就必然只 能是一个知识点的教育,要让员工开展系统教育,成为系统教育的讲师比较难,但做为一个知 识点的讲师是可能的,这样容易将OPL方式开展下去和进行推广。
OPL教育实用,易于被班组成员接受; OPL的分类有四种,包括: 基础知识应用、故障处理、改善方法、个人经验。这四种都是
OPL课程一般是谁撰写谁讲解,也可由其他熟悉这个专题的员工代替作为培 训讲师 由OPL制定者组织相关人员现场讲解,必须在10分钟内讲完 所有听过、看过OPL的人员都要在OPL表上签名
我讲你听 你讲我做,你看
你讲我听 你讲你做,我看
让他人了解编写这个一点课程的原因,引起他们的重视
在介绍内容的过程中,试着向成员提一些问题,以检验他们对同一主题的 基础知识和理解程度
把操作工的经验和建议制作成教材,用来培训其他操作工,以达到: 加强基础知识:细化每一步骤的工作内容 根除问题:做好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发生 推广技术改进:实现生产不断持续的改进
培训内容简短,且都是团队成员目前需要到的 由于简短,所以培训可以随时在需要的地方展开,而不需要专门组织 培训方式灵活,会议、生产现场或者正式培训中都可以穿插使用 教学行为能够增强团队的沟通能力和领导力 不仅适合于老员工,还很适合于新员工和换岗人员
简单的说 OPL
一种在工作过程中 进行培训的 教育方 式,是一种集中式 而非脱产的教育教 材
令新员工尽快掌握 规范操作流程,老 员工能更好的提高 工作效益,调动的 员工能够尽快适应 新环境和熟悉操作 流程。培养出多技 能的人才
制作方法是经过具 有权威性的专家们 总结经验,并经过 实施实践出来的标 准格式。按照其制 作方法要求编辑, 不能多也不能少
内容
简单明确 通俗易懂 字体整齐 逻辑清晰
理论
简洁叙述 点到即止
3
编写OPL的内容
设备操作技巧 紧急情况的应对 故障隐患发现和解决方法 设备清洁规范 SOP中的关键点重点、难点、设备保养规范 改善建议或合理化建议等 其他的经验、工作技巧、控制方法
设备污染控制方法 清洁难点改善方法、 安全隐患的解决方法
美容美体,喝干红
法国堪称“美人国”,那里的 女人不仅漂亮,而且不会因为生育 而影响体形,俄国美女也堪称“百 步之内必有佳丽”,但生育后,就 变成人所共知的肥胖的“俄罗斯大 婶”形象。人们研究得出的结果是 俄罗斯人爱饮烈性酒,而法国人经 常饮用葡萄酒之故。
OPL使每一个员工有了展示自己风采和魅力的机会; 无论是疑问点、还是不合理项、都可以制作为OPL单点课程,促使每个参与者动脑筋、想
办法,出点子。许多员工一改原先的等、靠、要的不良习惯,不爱张口的爱讲话了,不爱动脑 的爱思考了。
OPL教育容易进行,容易推广; OPL教育是以点的形式进行,每次教育时间把握在5~10分钟以内,每一次只有一个主题:
4
OPL的目的和意义
儒家思想:“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等。这些思想 在管理实践中表现为互教互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个人既是学生,也是 教练,向自身学习,也向他人学习,同时还向他人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 到所谓的“干中学、学中干”,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通 过标准化固化于生产流程当中,成为企业难以估量的宝贵财富,其中,一个最为 有效的方法OPL
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就是采用---- OPL,同时OPL也是开展各种改善活动的有效工具 OPL --------- One Point Lesson 英文缩写 单点教育
2
什么是OPL
OPL(One Point Lesson)一般被称为单点课程,又称一点课,是一种在工作过 程中进行培训的教育方式,是一种集中式而非脱产的教育教材。进行OPL教育时,员 工集中在现场不脱产进行训练。因其培训地点一般是选在班前会,时间也以不超过 10分钟左右的规定。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那就是叫10分钟教育。OPL鼓励员工编 写教材并作为老师进行培训,所以有一些企业把全员参与OPL活动称为“我来讲一 课”。
垃圾篓量化标示线 垃圾篓定位标示
讲 师/ 日期/人

接受教育者签名
讲 师/日期 /人数
讲 师/日期/ 人数
立 案
批准
谢谢 Thank you
敬请批评指正 Please criticis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