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店》教学设计与反思
2、判断
(1)5×0.2=10()
(2)0.3×4表示4个0.3相加的和。()
(3)小数乘整数,积一定是小数。()
(4)一个小数乘100,是把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
自我评价
(三)拓展练习
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每段长0.6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自我评价
1、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
交流,完善答案。
2、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对、错的理由,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
小组交流,最后全班展示交流。
2、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
讲解指导。
3、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梳理总结,提出疑问,并加以评价。
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
四、分层测试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0.5×3= 7×1.3=
13.1×2= 125×0.8=
2、皮球每个2.5元,3个皮球多少元?
自我评价
(二)综合练习
1、填一填
0.6+0.6+0.6+0.6+0.6
=0.6×()
(2)1.2×4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3)7.6×5表示()个()相加。
(4)一个小数乘整数实际上要把小数看作(),进行计算,然后看乘数中有几位(),就从积的()边数出几位,点上()。
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课时:1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文具店》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第一课的内容。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
1、学生独立完成,先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
5×2表示5个2相加的和或2个5相加的和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口算是常规练习,整数乘法的意义是小数乘法意义的基础,这些都为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做了较好的铺垫。
二、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课本38页主题图,请你仔细观察主题图,把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写下来。
5、教师课件出示并板书: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决。
让学生充分回答。
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计算0.2×4的方法。
方法1:0.2+0.2+0.2+0.2=0.8元
方法2:0.2元=2角2×4=8(角)8角=0.8元
方法3:0.2×4
从实际情境出发,放手让学生动嘴、动脑、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探索、交流、观察、归纳等形式,引起知识的迁移,从而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的结论。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经过四年多的学习,已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经验丰富,能积极参与讨论,好奇心强,探究欲望高,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知识。小数乘法的计算已有涉及。并且,通过对整数乘法的回顾,迁移到小数乘法的学习应该比较容易。本课在于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乘整数所表示的意义。这是学生学习上的重点。以及在算法上寻求最优化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学时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媒体让学生去参与、去操作、去实践,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规律,形成技能。
结合实际进行多形式的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乘法的意义,懂得灵活运用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练习设计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拓展练习中更是提供了生活化素材,使学生更有兴趣去解决问题。同时也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此具有综合性和趣味性的题目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大幅提升。
五、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没有收获?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境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
0.2×4
利用所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就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探索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小组学习
1、刚才我们把算式列出来了,0.2×4表示什么意义?结果是多少呢?想一想该怎样计算?
2、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3、谁的方法好?为什么?
4、总结小数乘法的意义和算法: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的简便运算。
2、你能根据你所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3、组织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
4、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1、学生观察主题图并写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汇报交流各自提出的数学问题:
生1:一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多少元?
生2:一枝铅笔0.3元,买3枝铅笔多少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我的教学策略选择:1、自主学习:依托课本呈现的情境图,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整数乘法的意义等知识储备,通过知识迁移和转化的方法获取新知识。2、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方式获取新知识,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探索,逐步形成勇于质疑、大胆推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3、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转化的过程分层设问,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通过练习使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
1、口算
25×4 =2.5+2 =
3.6-2.4=12×5 =300×2 =5-1.8 =
2角×4 =4.7+2.6 =
5×2表示()
2、结合算式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