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层架构的人口数据管理平台设计本文主要研究三层架构技术下的人口数据管理平台,从人口数据平台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出发,在三层架构技术的基础上,总体设计了人口数据管理平台,且就数据平台划分为数据层、中间层、业务应用层,分别就三个层次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在中间层,利用了数据的存储过程访问方式,提高了数据平台的数据读取效率,重点设计与实现了人口数据的添加、数据查询功能。
论文对人口数据平台的研究,最提高我国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标签:三层架构人口管理数据管理数据库我国是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数据的管理工作成为了难点和重点。
对于人口数据的管理,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地朝着网络化、数字化趋势演变,实施人口数据的管理平台将直接影响到人口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在人口数据管理工作流程中,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实现人口数据管理的信息化是研究的关键。
本文则是在此背景下,研究了三层架构下的人口数据管理平台的分析与设计,以此提高人口数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 人口数据管理平台价值人口数据平台针对政府部门的人口数据统计和管理人员而开发的,实施计算机模式下的人口数据统计和管理方式,成为了目前各个国家对人口管理的一种趋势。
在我国,由于人口统计方式和普查制度的改革,人为手工和纸质的方式进行人口数据统计,不仅仅浪费工作人员的时间,也浪费人口管理部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另外,手工的人口数据统计,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差错。
利用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对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和管理,将有效地提高人口管理工作的效率,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只需要将人口数据进行计算机方式的采集,管理人员就能进行数据分析与管理,极大减少人口管理工作量。
建立人口综合管理平台是大势所趋,同时由政府人口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协同,可以直接和间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需求,信息资源在广度和深度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信息的质量、范围、准确性、及时性都有非常大的提高。
实现网络化的数据采集管理和共享,实现即时灵活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实现全系统各部门网上协同办公,以提高工作水平,为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本文所研究的人口数据管理平台,将基于三层架构的技术进行开发,三层架构将整个数据管理平台划分为数据层、中间层和业务访问层,其先进的数据读取方式,将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数据访问速率,有效地提高人口数据管理工作效率。
本文将利用技术,在三层架构体系下设计与研究人口数据管理系统,技术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将提高系统平台的优越性,从而对人口数据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 人口数据管理平台总体设计根据三层架构的技术体系,如图1所示,设计了人口数据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整个系统由数据层即系统的数据库、数据中间访问层、人口数据管理的主要业务功能应用层组成,通过三层体系之间的联系,实现人口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人口数据管理的主要业务分为、人口数据采集、人口数据信息办公、人口数据管理维护、人口数据交换,再加上系统自身的登录模块、系统维护管理模块,将这几个模块设计在人口数据管理平台的应用层上,通过数据存储过程和C#编程代码实现与数据层之间的联系,进行数据交互,形成一个有机的三层架构数据管理系统。
3 平台数据层设计3.1 数据分析人口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实体主要是人口数据,如图2所示,人口数据的统计信息主要包括的数据字段有:人口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年龄、家庭地址、政治面貌、配偶信息、添加日期、健康状况、就业状况、治安状况、其它说明等字段,为人口数据信息的实体属性图。
3.2 存储过程设计为了查询管理员访问者登录系统的数据信息,本系统设计了存储过程InfoAdmin。
数据的存储过程属于系统的中间环节,利用SQL语句编写一组语句集,能将编译好的数据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应用层访问时不需要再重新执行编译,极大提高了数据访问速度。
如存储过程InfoAdmin,访问的是表b_Admin,对表中的用户姓名Name和用户密码Pwd进行查询,存储过程内容如下:CREATE PROCEDURE InfoAdmin(@Name varchar(20), @Pwd varchar(20)) asselect * from tb_Admin where Name=@Name and Pwd=@PwdGO4 平台中间层设计在本文研究的技术中,将数据访问常用的函数事件设计成类进行封装,形成系统的中间访问层,将常用的数据操作代码进行统一管理,以提高代码的运行效率。
本文在人口数据管理系统中,建立了中间层的数据操作类,形成了数据公共类。
将系统的基本操作类编写在这个文件夹的.cs文件中,这些文件都存储在人口数据系统工程的App_Code文件中,新建一个名为SqlOperate的数据操作类,对SQL数据库进行访问操作。
该操作类中主要包括了4个函数方法,分别是DataCom方法、gvDataBind方法、dlDataBind方法、ddlDataBind方法,各自执行数据访问功能。
例如,dlDataBind方法:dlDataBind方法无返回值,执行SqlDataAdapter中的SQL语句,将执行结果绑定到DataList控件上,设计的主要代码如下:SqlDataAdapter my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str, sqlconn); //建立数据连接对象DataSet myds = new DataSet(); //新建数据访问对象myda.Fill(myds);dl.DataSource = myds; //执行数据源绑定dl.DataBind();5 平台应用层设计5.1 系统登录模块研究人口数据管理平台的登录,用户登录的数据流程如图3所示,用户在界面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执行登录函数,后台程序将在数据库中查询系统的用户信息表,如果输入的用户名、密码存在与数据库中,则访问者被允许进入系统,如果不存在该输入用户的信息,或者输入数据不吻合,将出现登录出错提示,平台主要访问者是系统的管理员。
5.2 人口数据查询人口数据查询模块是数据管理平台的第一个主要模块,人口信息查询统计功能不仅仅对流动人口信息,应包含所有人口信息。
包括各个业务部门的人口业务数据,人口信息查询访问的界面如图4所示。
查询需要根据人员的身份证号码、姓名、出生日期、出生日期时间段、配偶姓名、子女姓名查找人员信息。
每个用户根据所属区域不同,可以看到的地址树也不同,通过区域码查询出该区域的人员列表,分页显示,选择了某个人以后查看该人员的基本信息的详细情况。
在基本信息的详细页面上列出一个人的各种相关业务信息,点击之后再查看各分类的详细信息。
人口数据查询界面上,绑定了数据库中的人口基本信息,对于人口数据绑定的实现,利用了技术中的数据帮算法,将数据绑定在DataGrid控件中,主要的算法如下:DatatConnection myConnection = new Connection(Connection); //建立数据连接string cmd= “select * from Table order by ID desc”; //设置数据访问SQL语句DataSet ds = new DataSet(); //新建数据访问对象da.Fill(ds);datagrid.DataSource = ds; //执行数据读取datagrid.DataBind();5.3 人口数据添加人口基础数据添加的功能也是数据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在人口综合管理系统中,需要管理员将人口信息等数据不断地添加到系统中去,以维护人口信息数据的更新。
人口数据信息的添加操作界面如图5所表示,在改界面中实现系统的人口数据添加操作,如界面上所表示,用户可以在窗口的对话框中输入人口信息的相关内容,例如姓名、性别、家庭地址、总人数等信息,界面中的TextBox与DropDownList控件将获取到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利用按钮控件自身封装的函数事件,响应用户点击操作,将获取的输入数据添加到数据库对应的人口信息数据表中,完成数据添加过程。
信息添加的流程如图6所示,在技术中,通过控件LinkButton的使用,在控件自身所拥有的函数时间LinkButton1_Click()中编写程序代码,当用户执行了点击的操作后,该事件函数将自动执行程序代码中的SQL的insert语句,将应用层界面上用户输入的数据信息添加到数据库对应的表的字段中去,由于中间件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数据添加的时间,流程的设计提高原始数据添加的效率。
6 结束语对于人口数据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在近些年一直在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数据技术发展的同时,利用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人口数据的管理操作,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户政管理部门的迫切需求,以处理庞大而繁杂的人口数据结构。
本文在三层架构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人口数据管理平台,将人口数据的采集、数据交换、数据管理集中在系统业务应用层次,利用数据层和中间访问层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数据访问的效率。
本文的研究将有效地提高了人口数据管理的工作效率,对国家的人口数据管理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1]孙惠民.UML设计实作宝典[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2]蒋正华.人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3:79-82.[3]左齐.综合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理论与计算机设计[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4]张树亮,李超 2.0+SQL 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案例精解[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97-305.[5]曹斌,韩中孝数据库系统项目开发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4-42.[6]A.Feldmann, A.C.Gilbert and W.Willinger Data networks as cascades:Investigating them ultifractal nature Of Internet WAN traffic,2008(3):2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