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的教学心得体会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学生是否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对于刚从幼儿园出来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孩子来说,拼音字母是一些完全陌生的符号,学起来既枯燥又乏味。
尤其是在8周时间中学会拼音,更是困难。
怎样使一年级的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会拼音,使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它呢?轻松愉快地去掌握它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变死字母为活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会学、学会、学好。
经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充分使用“情境图”、“语境歌”,帮助学生探究字母读音,发展自然语言。
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
对于入学学生来说,a o e i uü等字母并不陌生,而且用这些汉语拼音标识的语音是在学生语音中经常出现的。
其实,大多数的入学学生在学前阶段都多多少少接触了一些汉语拼音知识。
如果我们还按原来的教法花很多时间在读准字母的音上,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
汉语拼音部分创设了情境图和语境歌,即将同一组字母纳入一幅情境图中,并配以相应的“语境歌”。
1、联系情境图、语境歌让学生探究字母读音。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很多老师可能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教某个拼音字母时,由于部分学生早已认识,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片嘈杂的声音,正确的、不正确的发音充斥耳边。
怎样才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怎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究这个字母的读音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音,体会发音过程,探究发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去找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
如在教学声音g k h的读音时,指导学生联系口语的读音体会字母的发音方法。
告诉学生g k h是声母,声母要读得轻、短一些,只要把刚才儿歌中说到的“哥哥”的“哥”,“蝌蚪”的“蝌”、“河边”的“河”,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可以了。
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发声母g k h的音,再听听同桌的发音。
学生们都很聪明,知道缩短“哥蝌河”后面的拖音,读得既轻又短,准确地发出了3个声母的声音。
最后通过指名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讯等不同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有练读的机会,这个时候适时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他们的成功体验高涨起来,这样的探究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堂小结部分指导学生练读“语境歌”,使所学的声韵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情境图”与“语境歌”只是拼音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因此,在课堂小结部分指导学生练读“语境歌”,既是对整堂课教学内容的练习、复习与巩固,也在所学的声韵母与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还是以教学《g k h 》为例,出示“情境图”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课堂小结,再次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语境歌”:弟弟河边捉蝌蚪,哥哥跑来劝阻他,小弟弟,很听话,忙把蝌蚪放回家。
儿歌语言琅琅上口,富有童趣,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很快,学生们自发地一边打节拍,一边饶有兴趣地读儿歌。
进而鼓励学生一边表演,一边尝试背诵语境歌。
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一边有表情地背诵“语境歌”,一边手舞足蹈地模仿狮子和猴子的律动进行表演,连下课铃声响了,也好像没有听见,仍然沉浸在课堂欢快、热烈的氛围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原动力。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中。
在学习声母j、q、x时,我把整节课用登山这样一个游戏为主线串连起来。
一张张漂亮、精致的卡片、一个个形象的实物、一次次夸张的演示、一个个红红的苹果,在游戏中不断出现,使学生对知识充满了兴趣,对认知具有了迫切的需要。
大脑形成优势,整节课处于兴奋之中,这时对知识的反映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也最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闯过五关,到达山顶摘到苹果时,全班学生情不自禁地叫起来:“我们胜利啦!”这时的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也就会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二)合理利用笔顺图以及表音表形图,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字形.笔顺图以及表音表形图编排合理,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便于教师组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下周我们就要教学声母zh ch sh r了,在教学它们的字形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看一看笔顺图再让他们想一想:今天学的zh ch sh 的字形和第7课的z c s 的字形有什么不同?zh ch sh 是由2个字母组成的,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然后请各组汇报自己这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发现。
孩子们一顶会发现翘舌音zh ch sh 比平舌音z c s 多了一把小椅子,在写的时候z c s 和小椅子要靠得紧一点。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享受拼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和游戏为主,与学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教学时,教师要力图扬教材之长,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将拼音教学和识字相结合,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在各种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拼音,享受拼音。
1、创设语言环境,驰骋学生的想象。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
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
可以通过编故事、表演等途径让学生生动有趣地学习。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色彩鲜明、生动直观的图画。
如果把拼音符号转化为美丽的图案,孩子们“心灵黑板”上一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中的彩色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从图中明白字母的音和形,并鼓励学生发挥想想大胆地把字母画出来。
如在“l”的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发音后,便让他们尝试:“‘1’像什么呀,你能把它的样子画出来吗?”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忙开了,“一根吸管”“一支笔”“一根球棒”“一根棍子”“一段甘蔗”等五花八门的图案让学生记忆深刻,从而编出的儿歌也就丰富多彩,我想这个“1”学生将终生难忘。
2、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才能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可以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用拼音写学生的名字,让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发本子,以提高孩子学好拼音争当小组长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孩子在家中家具、电器上贴上拼音标签;还可以在黑板上每天用拼音写上当天的课程表,然后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地拼读出来,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知道当天的课程,老师再适时的进行表扬,此时学生们会有一种成就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自然会对拼音产生兴趣,不会有畏惧感。
以后还可以用一块小黑板用拼音写上一句话,或教育学生讲文明,守纪律的行规标语,或一则简短的新闻,或对班上的好人好事的表扬,学生通过自己的拼读,能受到教育,还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锻炼拼读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拼音就在身边,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才是对学生最有效的教育。
3、创设趣味情境,增加学生求知的乐趣。
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趣味情境,灵活运用,使之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就能化理为趣,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
4、创设智力情境,提高学生拼读热情。
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新知识的内化。
小学生喜欢猜谜语这种智力题,教师就顺应他们的这种爱好,根据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选择设计一些谜语,让学生拼一拼,猜一猜,激发学生拼读的热情,既能巩固前面所学,又有引发新知的学习。
5、创设竞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
这时,必须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新的刺激方式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绪兴奋,激发其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采用多种生动的游戏,让学生喜欢拼音。
1、摘苹果游戏一棵苹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苹果,苹果上面写着音节,谁拼出音节,这个苹果就送给他了。
当时,全班小朋友都跑上来摘。
苹果有限,摘到的学生开心,没有摘到的学生叹气。
于是,我对摘到苹果的小朋友说:“让我们把苹果给没有摘到的小朋友尝一口,好不好?”这时,学生前后、左右争相递苹果,边传边拼读音节。
刚才的沮丧转变为快活,个个脸上洋溢着笑。
人人参与,个个有机会,既巩固了音节,也体现了同学间的友情,效果自然也达到了。
2、找朋友游戏在复韵母的教学中,有部分复韵母易混淆,如iu和ui,学生认读时有一定的难度,反复拼读又比较枯燥、乏味,容易产生疲劳感。
因此,我让学生自制了一套字母卡片,新课上好后,常做“找朋友游戏”,师任抽了一个说:“我的朋友在哪里?”抽一学生快速找到对应的字母,并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
”。
找到了并读对了就可得到一颗五角星。
如不对,下面的小朋友就来帮他们。
也可把此游戏用于拼读练习中。
在游戏的带动下,气氛活跃,学生投入了,学习主动了,拼读能力自然而然也就加3、我说你猜。
看口型猜猜老师要什么音,如 a o e;还可以是老师说字母的形状,学生说字母。
如老师说:两个门洞,生说:m m m 。
一个门洞——n n n。
4、打“拼音牌”。
这种牌可以四个人打,也可以两个人打。
将“牌”分发到每个参与者手中后,一方先出一张“牌”,口里还要念“我出……(如我出‘b’)”,然后该对方出牌,所出的“牌”要能与对方的“牌”相拼,(如出“a”,出牌者还要念“我出a,b —a——ba,尾巴的巴”),拼对了对方的牌就被你赢过来了,最后看谁赢的牌多。
在开心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还复习了字母,训练了拼读,学生们玩得可开心了!“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
”只有优化汉语拼音教学,发展多元智慧,才能使拼音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才能使我们的拼音教学活起来。
才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奠基铺路的作用。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对识字有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教材在编排上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多认少写的原则,把认字和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儿歌韵文以及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成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识字?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呢?在识字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