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葡萄种植管理技术规范概述

葡萄种植管理技术规范概述

目录1. 绪论 (1)1.1 形态特征 (1)1.2 营养成分 (1)2. 生长习性 (1)2.1 条件 (1)2.1.1 纬度和海拔 (1)2.1.2 坡向和坡度 (2)2.1.3 水面的阻碍 (2)2.2 土壤条件 (2)2.2.1 成土母岩及土心 (2)2.2.2 土层厚度和机械组成 (2)2.2.3 地下水位 (3)2.2.4 土壤化学成分 (3)2.3 气候条件 (3)2.3.1 光照 (3)2.3.2 温度 (3)2.3.3 降水 (4)3. 栽培技术 (4)3.1 整地 (4)3.2 挖沟定植 (4)3.3 施足底肥 (5)3.4 苗木预备 (5)3.5 定植技术 (5)3.6 定植后治理 (6)3.7 整形修剪 (6)3.7.1 树形和整形要点 (6)3.7.2 夏季修剪 (7)3.7.3 冬季修剪 (10)4. 疏花蔬 (12)4.1 疏花穗 (12)4.1.1 疏花穗时刻 (12)4.1.2 疏花穗方法 (12)4.2 定果穗 (12)4.2.1 定果穗数 (12)4.2.2 定果穗时刻 (12)4.2.3 定果穗方法 (13)4.3 疏果 (13)4.3.1 疏果时刻 (13)4.3.2 疏果方法 (13)4.4 套袋 (13)4.4.1 套袋时刻 (13)4.4.2 套袋方法 (13)4.4.3 除袋时刻 (14)5. 土水肥治理 (14)5.1 土壤治理 (14)5.2 排水与灌溉 (14)5.2.1 排水 (14)5.2.2 灌溉 (14)5.3 施肥 (15)5.3.1 幼树施肥 (15)5.3.2 结果树施肥 (16)5.3.3 秋肥 (17)6. 病虫害防治技术 (17)6.1 如何样防治葡萄收获期烂果 (17)6.1.1 完全清除菌源 (17)6.1.2 加强治理 (17)6.1.3 药剂防治 (18)6.2 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8)6.2.1 植物检疫 (18)6.2.2 农业措施 (19)6.2.3 选育抗病虫害品种 (19)6.2.4 生物防治 (20)6.2.5 物理防治 (20)6.2.6 化学防治 (20)6.3 要紧病害 (21)6.3.1 葡萄黑痘病 (21)6.3.2 葡萄白腐病 (21)6.3.3 葡萄炭疽病 (22)6.3.4 葡萄霜霉病 (23)6.3.5 葡萄白粉病 (24)6.3.6 葡萄褐斑病 (25)6.3.7 葡萄穗梗褐枯病 (25)6.3.8 葡萄蔓枯病 (26)6.4 要紧害虫及其防治技术 (26)6.4.1 葡萄透翅蛾 (26)6.4.2 葡萄根瘤蚜 (27)6.4.3 葡萄短须螨 (28)6.4.4 葡萄瘿螨 (28)6.4.5 葡萄粉蚧 (29)6.4.6 十星瓢虫叶蝉 (29)6.4.7 葡萄蓟马 (30)6.5 葡萄生长期的治理与病虫害的防治 (30)6.5.1 葡萄的整形修剪 (30)6.5.2 肥水治理 (32)6.5.3 要紧病虫害及其防治 (33)6.5 雨季葡萄病害的防治1 (34)6.5.1 病害的发生 (34)6.5.2 防治措施 (35)6.6 雨季葡萄病害防治2 (35)6.6.1 病害的发生 (35)6.6.2 防治措施 (36)6.7 夏秋季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案 (37)6.7.1 的防治方案 (37)6.7.2 白腐病防治方案 (38)6.7.3 炭疽病防治方案 (38)6.7.4 灰霉病防治方案 (38)6.7.5 黄叶病防治方案 (38)6.7.6 虫害 (39)6.8 7-8月(夏秋季)葡萄病虫害防治要点 (39)6.8.1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40)6.8.2 虫害防治 (41)6.8.3 注意事项: (41)6.9 葡萄病害的最佳防治时刻和注意环节 (41)6.10 美国红提葡萄病虫害防治要点 (42)6.10.1 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42)7. 葡萄的简易贮藏技术 (45)7.1 阻碍贮藏的因素 (45)7.2 采前治理 (46)7.3 采收技术 (46)7.4 采后处理 (46)7.5 贮藏方法 (46)葡萄种植治理技术规程1. 绪论1.1 形态特征葡萄是落叶藤本植物,褐色枝蔓细长。

近圆形单叶互生,近全缘至3~7裂,叶缘有锯齿。

叶腋着生复合的芽。

卷须或花序与叶对生。

两性花、雌能花(雄蕊较短,花粉不孕)和雄花;野生种常为雌雄异株。

5片花瓣,顶部连生,开花时自基部与花托分离呈帽状脱落。

浆果多为圆形或椭圆,有青绿色、紫黑色、紫红色等,具果粉。

1.2 营养成分葡萄浆果含有65%~80%左右水格外,约含15~28%易被人体汲取的糖类(要紧有葡萄糖、果糖),还有各种有机酸(约0.5%~1.5%,要紧是苹果酸和酒石酸)和矿物质(0.3%~0.5%,钾、钠、钙、镁、硫、铁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以及微量果胶、多种氨基酸等。

还含有各种维生素(A、C、B1、B2、B6、PP)葡萄对人体健康专门有益处,在医疗上能起到补肾、壮腰、滋神益血、降压、开胃的作用。

2. 生长习性2.1 条件2.1.1 纬度和海拔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园分布在北纬20-52度之间及南纬30-45度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半球。

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

中国葡萄多在北纬30-43度之间海拔的变化较大,约200-1000米,河北怀来葡萄分布高度达1100米,山西清徐达1200米,西藏山南地区达1500米以上。

纬度和海拔是在大范围内阻碍温度和热量的重要因素。

2.1.2 坡向和坡度在大地形条件相似情况下,不同坡向的小气候有明显差异。

通常以南向(包括正南向、西北向和东南向)的坡地受光热较多,平日气温较高。

坡地的增温效应与其坡度紧密相关。

一般坡地向南每倾斜1度,相当于推进1纬度。

受热最多的坡地角度约为20-35度(在北纬40-50度范围)。

葡萄因较耐干旱和土壤瘠薄,能够在相对不大范围内发育根系,因此比其它果树更适宜在坡地上栽培,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峻,因此,在种植葡萄时应优先考虑坡度在20-25度以下的土地。

2.1.3 水面的阻碍海洋、湖泊、江河、水库等大的水域,由于汲取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容量较大,白天和夏季的温度比陆地低,而夜间和冬季的温度比内陆高。

因此,临近水域沿岸的气候比较和气,无霜期较长。

临近大水面的葡萄园由于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浆果着色和品质好,因此选择葡萄园时尽量靠近大的湖泊、河流与海洋的地点。

2.2 土壤条件2.2.1 成土母岩及土心在石灰岩生成的土壤或心土富含石灰质的土壤上,葡萄根系发育强大,糖分积存和芳香物质发育较多,土壤的钙质对葡萄酒的品质有良好的阻碍。

世界上闻名的酿酒产区正是在这种土壤上,如香槟地区和夏朗得—科涅克地区等。

但土层较薄且其下常有成片的砾石层,容易造成漏水漏肥。

2.2.2 土层厚度和机械组成葡萄园的土层厚度一般以80-100㎝以上为宜。

沙质土壤的通透性强,夏季辐射强,土壤温差大,葡萄的含糖量高,风味好,但土壤有机质缺乏,保水保肥力差。

粘土的通透性差,易板结,葡萄根系浅,生产弱,结果差,有时产量虽大但质量差,一般应幸免在重粘土上种植葡萄。

在砾石土壤上能够种植优质的葡萄,如新疆土鲁番盆地的砾质戈壁土(石砾和沙子达80%以上),通过改良后,葡萄生长专门好。

2.2.3 地下水位在湿润的土壤上葡萄生长和结果良好。

地下水位高低对土壤湿度有阻碍,地下水位专门低的土壤蓄水能力较差;地下水位高、离地面专门近的土壤,不适合种植葡萄。

比较适合的地下水位应在1.5-2米以下。

在排水良好的情况下,在地下水位离地面0.7-1米的土壤上,葡萄也能良好生长和结果。

2.2.4 土壤化学成分对葡萄植株营养有专门大意义。

一般在PH为6—6.5的微酸性环境中,葡萄的生长结果较好。

在酸性过大(pH接近4)的土壤中,生长显著不良,在比较强的碱性土壤(pH为8.3-8.7)上,开始出现黄叶病。

因此酸度过大或过小的土壤需要改良后才能种植葡萄。

此外,葡萄在果树中,是属于较抗盐的植物,在苹果、梨等果树不能生长的地点,葡萄能生长的专门好。

2.3 气候条件2.3.1 光照太阳能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进行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动力,葡萄产量和品质的90%—95%来源于光合作用。

真正消耗于光合作用的太阳能在许多情况下,还没有达到太阳总能量的1%。

在我国一般葡萄园太阳能的利用率仅为0.5%左右。

葡萄是喜光作物,几千年来人们为它搭架和整形修剪,以便使它获得更充足和合理的光照。

2.3.2 温度温度(热量)是阻碍葡萄生长和结果最重要的气象因素。

葡萄属暖温带植物,要求相当多的热量。

葡萄生长期(从明芽至桨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的活动积温、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

温度对葡萄生长、结果的进程也产生重要阻碍。

高温能对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远远不如低温,低温对葡萄的损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问题、低温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区域。

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纬20—51℃之间。

欧洲葡萄品种的栽培北限是德国的莱茵河流域,栽培的南界伸展到了印度。

在南半球、葡萄要紧栽培于南纬20—40℃之间。

欧洲葡萄的种植范围朝赤道方向扩展的限制因素是高温、病害和缺乏足够的低温诱发葡萄的休眠。

欧洲葡萄向两极方向扩展的要紧限制因素是生长季节短、不足以保证果实和枝蔓成熟以及抵御冬季低温。

2.3.3 降水降水的多寡和季节分配,强烈地阻碍着葡萄的生长和发育,阻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在某些地区,对某些栽培品种、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是葡萄品种区域化的最重要的气候因素之一。

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因世界不同的气候类型.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地中海气候的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是:夏秋干旱.冬春多雨。

而我国要紧葡萄栽培区的气候为季风气候(除新疆外),夏季高温多雨,南方春季阴雨天气更加重了葡萄栽培的难度。

除新疆外,对葡萄不利,水分胁迫现象对葡萄表现十分显著。

3. 栽培技术3.1 整地定植前需做好开沟作畦、挖定植沟、穴等工作,沙土结构的园地可采纳穴植,穴深60—80厘米宽。

质地粘重的园地和红黄壤丘陵地建园,采纳沟植为好,因为沟植排灌水好,能起到抗旱排涝的作用,沟深60-80厘米,沟宽80—100厘米。

挖时取出的表土和深层土分不放置沟穴上部的两侧。

关于土层较薄且底层土壤坚硬的园地,需采纳高畦种植,畦高25厘米、宽100-120厘米。

越冬前深翻25厘米,以利于土壤风化。

园地平坦为了便于灌溉、排水、设架和机耕,对园地需经平坦方可定植葡萄。

3.2 挖沟定植最好在秋季定植,若不能在12月中旬往常定植,则应在头年秋季土壤结冻前提早将定植沟预备妥当。

定植沟的宽度和深度各80~100厘米。

先将表土放在一边,心上放一边。

挖好的定植沟,底部填上聋豪厘米的有机物(杂草和秸杆)或垃圾,再回填表土和肥料,最后回填心土和肥料的混合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