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社会组织多重特征的机制性分析_王诗宗

中国社会组织多重特征的机制性分析_王诗宗

① 然 而, 由 于 内 涵 界 定 的 分 歧 和 现 实 情 况 的 复 杂 性, 动政治良性转 型 的 重 要 力 量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界对这组概念相互关系的看法并不一致 , 至少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 第一种观点强调两者存在着 高 度 一 致 性 或 相 互 替 代 性 。 早 期 的 海 外 学 者 在 对 中 国社会组织进行分析时 , 往往带有 “ 独立即自主 ” 的思维定势 。 在这些研究者看来 ,
⑥ 此 一 观 点 获 得 了 近 期 部 分 研 究 的 支 持, 例 自主性之间存在着各种组 合 的 可 能 性 。
如 , 对温州商会的最新分析表明 , 在与政府 合 作 作 为 主 流 的 情 况 下 , 对 组 织 的 独 立
⑦ 费迪等学者针对浙江省的案例分析指出 , 性与自主性间关系的判断往往是困难的 ; ⑧ 社会组织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间可能存在着 U 型关系 。
③ 马秋莎的 研 究 集 中 探 讨 了 国 家 社 会 关 系 下 社 会 组 织 的 独 立 性 自主性程度的差异 。
( , 并没有对其与自主性的差异和关 系 进 行 详 细 说 明 。 沿 着 这 一 分 析 逻 辑 , 可 程度 ) 发现 , 形式上的高独立性并不必 然 意 味 着 实 际 上 的 高 自 主 性 , 看 似 独 立 的 草 根 组 织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社会自治的互动机制研究 ” ( 批 本文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准号 :1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跨部门合作的风险及 其 2 B Z Z 0 4 5 控制研究 ” ( 批 准 号 :7 非营 利 组 织的 政 治关 联 及 其 行 为 研究” ( 批准 1 1 7 3 1 8 3) 以 及 “ ) 的资助 。 号 :7 1 3 7 3 2 3 0 ① ② ③ ·4 2· :U 例如 R.K r a m e r, V o l u n t a r A e n c i e s i n t h e W e l a r e S t a t e,B e r k e l e n i v e r s i t o f y y y g f , , C a l i f o r n i a P r e s s1 9 8 1 p . 2 8 8 2 9 2. - p 参见王浦劬 、 莱斯特 · M. 萨拉蒙等 :《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 : 中国与全球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经验分析 》 0 1 0年。 Y. L u, N o n- G o v e r n m e n t a l O r a n i z a t i o n s i n C h i n a: T h e R i s e o D e e n d e n t A u t o n o m g f p y,
对独立性与自主性的系统 区 分 逐 步 催 生 了 第 二 种 观 点 。 例 如 , 在 综 合 梳 理 多 元 ) 指 出, 就 整 体 来 说 中 国 的 社 会 组 织 是 介 主义和法团主义理 论 后 , 马 秋 莎 ( Q. M a ) ;但是在具 于独立与不独立之间的一种半 官 组 织 ( u a s i o v e r n m e n t a l o r a n i z a t i o n -g g q — —实 质 上 就 是 不 同 社 会 组 织 体情境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 关 系 存 在 非 常 大 的 差 异 性 —
在国内外社会组织特征及其 与 政 府 的 关 系 研 究 中 , 独 立 性 与 自 主 性 概 念 曾 经 被
① 而 在 晚 近 的 研 究 中,无 论 是 萨 拉 蒙 等 人 的 社 会 协 同 理 论, ② 还 不加区分地使用 。 ③ 均 质 疑 了 两 者 的 同 一 性。 按 照 前 者 的 论 点, 组 织 是立足本土的依附式自主 概 念 ,
一 、 研究回顾与分析框架
独立性与自主性这 一 组 相 互 勾 连 的 概 念 构 成 了 当 前 中 国 社 会 组 织 研 究 的 重 心 。 学者们之所以在中国情境下不遗 余 力 地 探 讨 这 组 概 念 , 一 方 面 出 于 解 释 转 型 时 期 社 会组织在国家社会关系中所处地 位 及 其 现 实 作 用 的 需 要 ; 另 一 方 面 则 源 于 部 分 研 究 者对托克维尔传统基本预设的 执 着 信 念 , 即 制 度 化 的 独 立 且 自 主 的 社 会 组 织 , 是 推
对以上三种观点的演变历程作综合考察 , 可获得以下两点认知 。
: , G.Wh i t e, P r o s e c t s f o r C i v i l S o c i e t i n C h i n a A C a s e S t u d o f X i a o s h a n C i t h e "T p y y y , , , A u s t r a l i a n J o u r n a l o C h i n e s e A a i r s n o . 2 9 1 9 9 3 . 6 3 8 7. p p - f f f :S J a n u s F a c e o f B u s i n e s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i n C h i n a o c i a l i s t C o r o r a t i o n i n M. P e a r s o n, T h e p , E n t e r r i s e s, h e A u s t r a l i a n J o u r n a l o C h i n e s e A a i r s, n o . 3 1 1 9 9 4, . 2 5 4 8 . F o r e i n - "T p g p p f f f Q.M a, T h e G o v e r n a n c e o f NGO s i n C h i n a s i n c e 1 9 7 8: H o w M u c h A u t o n o m ? " y N o n r o i t a n d V o l u n t a r S e c t o r Q u a r t e r l v o l . 3 1, n o . 3, 2 0 0 2, 3 0 5 3 2 8. - p p. p f y y, : A A u t o n o m o f C h i n e s e NGO s N e w P e r s e c t i v e, h i n a: A n Y.L u,T h e "C y p J o u r n a l, v o l . 5, n o . 2, 2 0 0 7, 2 0 3.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1 7 3 - p p. Y. L u, N o n- G o v e r n m e n t a l O r a n i z a t i o n s i n C h i n a: T h e R i s e o D e e n d e n t A u t o n o m p p. g f p y,
③ 。 如按照这一逻辑 , 中西方的社会组织均不拥有所谓的 “ 独立性 ” 或 “ 自主性 ”
伴随着各类理论视角的引入 以 及 经 验 材 料 的 累 积 , 学 界 对 于 组 织 独 立 性 和 自 主 性的认识 , 逐步完成了从 “ 一维 ” 到 “ 二维 ” 的 转 变 。 立 足 于 多 元 主 义 和 法 团 主 义 的经验研究者 , 在分析过程中均体验到单一维度的独立/自主概念在描述现实状况时 ; 例如 , 戈登 · 怀特 ( ) 发现 , 看似 不 独 立 的 社 会 组 织 可 表现出的 “ 悖论 ” G. Wh i t e 以影响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 , 他据 此 提 出 了 组 织 在 结 构 性 自 主 与 功 能 性 自 主 间 存 在
④ 在 此 基 础 上, 有 学 者 在 经 验 层 面 对 独 立 性 与 自 可能比官办组织更加缺乏 自 主 性 。
, 同时具 主性概念进行了区分和界定 , 并指出在资源或制度上依附于政府 ( 不独立 ) 备较高的自主 性 的 组 织 是 当 前 的 中 国 第 三 部 门 的 主 要 构 成 部 分 , 这 一 现 象 被 称 为 “ 。 ⑤ 依附式自主 ” 在对 “ 依附式自主 ” 成因 的 探 究 中 , 形 成 了 第 三 种 观 点 。 王 诗 宗 和 宋 程 成 通 过 对结构与能动两大研究传统的 融 合 , 从 理 论 层 面 梳 理 了 独 立 性 与 自 主 性 概 念 , 并 从 多层次制度逻辑的角度强调 , 在 其 他 场 域 因 素 存 在 的 情 况 下 , 社 会 组 织 的 独 立 性 与
② 因 此, 这 两 个 词 仅 是 同 一 概 一个形式上独立于政府的 组 织 , 必 然 可 以 实 现 自 治 。
念的不同称呼而已 ; 同时 , 即便有 学 者 模 糊 地 意 识 到 独 立 性 与 自 主 性 间 存 在 一 定 的 差异 , 也往往认定两者存在着非 常 高 的 正 相 关 性 , 由 此 得 出 低 独 立 性 必 然 伴 随 着 低 自主性 , 高独立性必然带来高自主性的基本思路 。 然而 , 有学者利用经验数据指出 ,
中国社会组织多重特征的机制性分析

王诗宗 宋程成 许 鹿
摘 要 : 中国社会组织的现实状况及晚近的理论成果均表明 , 社会组织的独立性 和自主性是一组相互关联但本质上不能互相替代的概念 , 而两者间的实际组合关系却 是复杂多样的 。 探究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 , 是建构或完善关于中国社会组织特征的通 则式解释的必要步骤 。 通过整合资源依赖理论和制度逻辑视角 , 可以在组织层次探讨 影响独立性与自主性间关系的多重机制 , 并借助于混合研究设计 , 使用相关数据对上 述机制进行验证 。 实证结果显示 : 社会组织相对于政府的资源独立性越高 , 其自主性 /行动认同 ) 越高 , 组织自 结构认同 越大 ; 社会组织对经典第三部门理念的认同度 ( 主性越大 ; 组织的行动认同能够正向调节独立性与自主性间的关系 。 进一步的案例研 究佐证了上述结果的价值 。 这表明 , 其他机制往往可以替代 、 抵消或者制约资源依附 所带来的影响 , 在现实情境中组织独立性与自主性间的关系并无单一定论 。 关键词 : 中国社会组织 社会机制 资源依赖 政府规制 ; 宋 程 成, 浙 江 大 作者王诗宗 , 浙江大学公 共 管 理 学 院 教 授 ( 杭 州 3 1 0 0 5 8) ;许 鹿,贵 州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教 授 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 生 ( 杭 州 3 1 0 0 5 8) ( ) 。 贵阳 5 5 0 0 2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