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第四版水处理场站总结
个人学习笔记分享
【给水处理方法工艺】
1.按杂志颗粒大小分为:悬浮物质,胶体,溶解物质
【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预处理:
1.氧化法:化学氧法(氯气预氧化,高锰酸钾氧化,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
生物氧化(生物膜法)
2.吸附法
深度处理:
1.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
吹脱法
【污水处理】
1.常用的有机浓度表示: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总需
氧量(TOD)总有机碳(TOC)
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离心机(筛滤截留,重力分离,离心分离)
2.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及污水土地处理法
3.化学处理法:浓缩厌氧消化脱水热处理
【工艺流程】
1.一级处理:针对悬浮物质,采用物理法(悬浮物去除40% 有机物去除30%)
2.二级处理:氧化沟为例,主要去除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通常采用微生
物处理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BOD5去除90%;氧化沟一般呈环状沟渠形;氧化沟分为:卡罗塞尔,奥贝尔,交替式,一体式,其他)
3.三级处理:主要去除氮磷(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再生水回用】
1.回用处理技术主要取决于再生水源的水质和回用水水质要求
污水再生回用分类:
农,林,渔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
【试运行主要内容】
1.设备首次启动,以试验为主,通过试验掌握运行性能;
2.记录,整理技术资料;
3. 建立档案
【基本程序】
1. 单机试车;
2. 设备机组充水试验; 3 .设备机组空载试运行;
4. 设备机组负荷试运行;
5. 设备机组自动开停机试运行;
【试运行要求】
1. 所有单项工程验收合格
2. 机械,电动部分检查
3.辅助设备检查与单机试车
4. 编写试运行方案并获准
5. 成立试运行组织
6. 参与人员培训考试合格【单机试车要求】
1.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
2. 调试完毕,动作反应正确;
3. 信号及元件动作正常;
4. 监测记录数据
【联机运行要求】
1. 逐个进行通水联机试运行正常;
2. 全厂联机试运行正常;
3. 手动操作全部正常转入自定运行;
4. 全厂联机运行不少于24h
5. 监测记录数据
【设备及泵站空载运行】
1.设备首次启动
2.运行4—6h,停机实验
3. 自动开停机实验
4. 水池进行闭水和闭气实验
【设备及泵站负荷运行】
1.手动和自动启动运行
2.检查负荷运行状态
3.不通水运行6—8h,一切正常后停机
4.停机前,抄表一次
5.检查是否出现异常现象
【连续试运行】
1.累计运行达72h
2. 连续试运行期间,开停机不少于3次
2.联合试运行时间不少于6h 4. 满足工艺要求
5. 填写试运行记录表
6. 整理技术经济资料
【场站组成】
水处理构筑物工艺辅助构筑物辅助建筑物配套工程工艺管线
【特点】
多数采用地下或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断面薄,属于薄板或薄壳结构,配筋率较高,具有较高抗渗性和良好的整体性要求
【模板支架施工】
1.模板及其支架满足浇筑混凝土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2.模板安装位置正确,紧密不漏浆
3.跨度不小于4m的,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跨度
1/1000—3/1000
4.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池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顶板立模立柱,顶板支架
的斜杆或横向连杆不得与池壁模板的杆件相连接,绑完钢筋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或采用一次安装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窗口的施工方法
【止水带安装】
1.塑料或橡胶止水带的,应符合设计要求,
2.塑料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接头有T 十Y 三种形式
3.金属止水带接头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0mm,咬接或搭接
必须采用双面焊接
4.止水带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中心线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不得在止水带上
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钢筋施工】
1.钢筋连接方式主要采取:绑扎,焊接,机械连接方式
2.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安装完毕的钢筋进行隐蔽验收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1.预应力筋外包材料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严禁使用聚氯乙烯
2.预应力筋涂层采用专用防腐油脂
3.张拉必须使用I类锚具
4.锚固肋数量布置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超过
50m,且锚固数量为双数
5.安装时,上下相邻两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应错开一个锚固肋,以锚固肋
数量的一半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数量:
(分段数量=1/2锚固肋数量);
每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考虑加上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
(预应力筋长度=张拉段长度+1个锚宽+2端张拉长度+锚具长度)
6.浇筑混凝土前严禁踏压,撞碰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撑架及端部预埋件
7.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得有死弯,有必须切断,严禁有接头
8.长度小于25m,采用一端张拉;大于25m小于50m,采用两端张拉;大于
50m,分段张拉
9.直线的预应力筋,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线重合;曲线的预应力筋,作用线
与预应力筋中心线末端重合
10.凸出式锚固锚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外露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不小
于50mm ;封锚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低于C40 【混凝土施工】
1.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是给水排水场站施工控制的重点
2.混凝土浇筑后遮盖洒水养护,保持湿润不少于14d 洒水养护至规定强度
【沉井准备】
1.沉井施工附近应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
2.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m,采用沉井筑岛,岛面高程比施工期最高水位高
出0.5m以上
【地基垫层施工】
1.刃脚垫层采用砂垫层上铺垫木或素混凝土;砂垫层宜采用中粗砂,分层铺
设,分层夯实
2.每根垫木的长度中心应与刃脚地面中心线重合
3.沉井刃脚采用砖模时,底模与斜面部分可采用砂浆,砖砌筑;每隔适当距离
砌成垂直缝,砖模表面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并涂一层隔离剂
【沉井预制】
1.分节制作沉井:第一节高度必须高于刃脚部分
2.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后,才能拆除模板或浇筑后一节混凝土
3.混凝土施工缝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
4.分节制作,下沉时,应验算接高后的稳定系数,严禁在接高施工过程中沉井
发生倾斜或突然下沉
5.后续各节模板不应支撑于地面上,模板底部距地面不小于1m
【排水下沉】
1.采取措施,确保下沉和降低地下水位不危及周围建筑物和管线道路
2.挖土应分层均匀对称进行,有底梁的沉井相邻格仓高差不超过0.5m,严禁
超挖
3.用抓斗取土时,井内严禁站人,严禁在底梁以下任意穿越
【不排水下沉】
1.下沉应平稳均衡缓慢,发生偏斜应立即通过调整开挖顺序和方式,随挖随
纠,动中纠偏
2.沉井下沉影响范围内,不得堆放任何东西,减少车辆来往振动
3.下沉时,高程和轴线每班至少测量一次,下沉稳定后,进行高程和中心位移
量的计算
4.终沉时,每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沉井封底前的自沉速率小于
10mm/8h
【辅助下沉】
1.沉井外壁采用阶梯形,减少阻力,四周灌入黄砂的高差不超过500mm
2.采用触变泥浆下沉,到位后进行泥浆置换(水泥砂浆)
3.空气幕下沉,开气自上而下,停气缓慢减压,压气挖土交替作业
【干封底】
1.保持地下水位距坑底不小于0.5m,封底前,用大石块将刃脚下垫实
2.采用全断面封底时,混凝土垫层应一次性连续浇筑
【水下封底】
1.水下混凝土封底浇筑从低处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井内有底梁格仓应分仓
对称进行
2.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1m,平均上升速度不小于0.25m/h 最终混凝土
面略高于设计高程
【抗浮措施】
1.地下水位高于基底,必须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至少500mm
2.应排水的工程:受地表水,地下水压力作用影响的地下工程
采用排水法下沉和封底的沉井工程
基坑底部有承压水层,基坑开挖面至承压水层顶板之间的土体重量不足以平衡水头压力,需要减压降水的工程
【降排水要求】
1.降排水输送至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外的河道或排水管道
【沉井雨期施工】
1.基坑四周设置防汛墙,建立防汛组织
2.构筑物及基坑内四周设置排水盲管和抽水设备
3.具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
【满水实验必备条件】
1.混凝土或砂浆强度已达设计要求
2.现浇式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的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
砌式的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体的勾缝以后
3.设计预留洞口,管口已临时封闭
4.充水,充气,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5.安全措施以满足要求
【满水实验】
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