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平均速度公式:___ v=s/t
四、点拨
1.由小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长度的读法与写法,停表的读法。
2.各小组由学习组长总结本小组学习感悟或收获;3.等待老师的点拨。
四、激励评价、点拨追问(6分钟)
反馈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指导方法、
建构体系(3分
钟)
1、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
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2、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秒,如果他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m/s;
冲过终点时的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C )
A.8m/s B.9m/s C.10m/s D.11m/s
3、甲、乙、丙三人的步行速度分别为3.5 km/h、64 m/min、1 m/s,则三人
的速度关系是( C )
A.v甲>v乙>v丙 B.v甲>v丙>v乙 C.v乙>v丙>v甲 D.v乙>v甲>v丙
4、旗鱼在海洋中游动速度可达到290分米/秒;猎豹在地面上奔跑时速为1.68千
米/分;灰面鸫在空中飞翔时,速度达80.5千米/时,世界冠军刘易斯的百米记
录是9.86秒,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 )
A.旗鱼
B.猎豹
C.灰面鸫
D.刘易斯
5、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
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在龟兔
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乌龟的平均速度小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全程24 m,前一半路程需4 s,后一半路程需6 s.那
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3__m/s,后一半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2___m/s,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2.4___m/s.
7.“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这句话表示( B )
A.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
B.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少
C.在相同的时间内,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
段( A )
A.AB段和EF段 B.AB段和DE段
C.BC段和EF段 D.BC段和DE段
9、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
驶,它完全通过一座长1.2km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解:s=200m+1.2km=1400m
v=20m/s
由v=s/t得:六:分层布置、帮扶跟踪(10分钟)
当堂处理导学案的作业,核对完答案后学生自己思考自己错误的原因,有问题的举手单独问,对于普遍问题统一讲解,对于个别问题,课上没时间解决的,课后单独找老师讲解。
并在下课前留下课后作业,督促学生课后及时复习,预习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