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检验报告
(1)建立虚无假设:
H0:d=0,A、B两法测量结果相同 (2)计算t值:
(3)确定显著性水平 =0.05。按 = n-1=15,查t值表 t0.05(15)=2.131
(4)则|t|>t0.05(15),拒绝H0,可认为A、B两法测量结果有 显著差异。
2.2双独立样本t 检验
➢ 目的:由两个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样本所代表的总体 均数间有无差别。
二.t检验的用途和应用条件
➢ t检验亦称为student t 检验。 ➢ t检验的用途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 ---两样本均数的比较 ➢ t检验的应用条件 ---当样本例数较小时,要求样本取自正态分布 ---做两样本均数比较时,还要两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
三.T 检验分类和应用
1.单总体t 检验 2.双总体t 检验 ➢ 配对样本t 检验(相关样本t 检验) ➢ 双独立样本t 检验
样本来自正
态总体
t X 0
sn
n 1
差值服从正 t d 态分布 sd n
t
X1 X2 S12 S22 2rS1S2
n
n 1
两组样本均 来自正态总 体,两总体
t
X1 X2
n1 n2 2
(n1 1)S12 (n2 1)S22 ( 1 1 )
n1 n2 2
n1 n2
方差相等
(4)作出统计判断: 因为|t|<t0.05(13),所以接受H0,即认为甲、乙两班测验的 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异。
四.总结与反思 三种形式的t检验比较
资料
检验假设 应用条件
计算公式
自由度
样本均数和 总体均数比 H0 : 0 较
配对设计
H0 : d 0 H0 : 1 2
两独立样本 H0 : 1 2
@ricky
式 准中差为,nX为样样本本均含数量,,0为为自已由知度总。体均数,s为样本标
例1:某校五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已知全年级参加数学竞赛 学生的数学水平呈正态分布,而且平均成绩为85.8分, 某实验班参加数学竞赛的8名学生的分数分别为70,75, 75,80,80,85,87,96。问该班的数学竞赛成绩与 全年级相比是否有显著差异?
(4)作出统计判断:因为|t|<t0。05(7),所以接受 H0,即认为该实验班的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与全年 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2.1双样本T检验 配对样本T检验(相关样本t 检验)
➢ 自身配对(同源配对) 同一对象接受两种处理,如同一标本用两种方法进行 检验同一患者接受两种处理方法;
➢ 异体配对(异源配对) 将条件相近的实验对象配对,并分别给予两种处理
1.单样本T检验
应用条件:
σ 未知且n 较小, 样本取自正态总体
使用范围: 已知样本均数(代表未知总体均数μ)与已知总体均
数μ0(一般为理论值、标准值或经过大量观察所得稳定 值等)的比较 分析目的:
所代表未知总体与已知总体是否有差异
检验统计量 t 值的计算公式:
S ( X X )2 (n 1)
配对设计资料的检验的基本思路: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求出各对差值(d)的均数。
理论上,若两种处理无差别或某种处理不起作用时,差
值d的均数应为0。所以对于配对设计的均数比较可看成 样本均数 与总体均数( d = 0)的比较:
如果两样本的相关系数r、标准差S1与S2未知,则可采用
公式:
t
X1 X 2
➢ 计算公式:
t
X1 X2
(n1 1)S12
(n2
1)S
2 2
(11Leabharlann )n1 n2 2n1 n2
➢ 自由度:n1 + n2 –2
例3:从甲、乙两班分别抽取7名和8名学生进行看图说话 测验,测验结果甲班7名学生的成绩为88、86、84、84、 90、87、90;乙班8名学生的成绩为86、87、84、89、 90、92、92、94。问甲、乙两班测验的平均成绩有无显 著差异?
解:假设两班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服从正态分布,两总 体方差相等并且两样本相互独立,因此可以采用两总体方 差相等时的两相互独立样本的t检验。
(1)建立虚无假设: H0:μ1=μ2
(2)计算t值:
(3)确定显著性水平α=0.05,计算自由度df=n1+n22=7+8-2=13查t分布表得临界值t0.05(13)=2.160。
(D D )2
n(n 1)
式中,D为两样本对应数据之差,即D=X1- X 2;D为两 样 本n对应数据之差D的平均数,即D=D/n。
d 0 t
sd n v n 1
如果两样本的相关系数r、标准差S1与S2已知,则可采用 公式:
t
X1 X2
S12 S22 2rS1S2
n
例2 某医院用A、B两种血红蛋白法测量16名健康男 青年的血红蛋白,问两法有无差别。
预先规定的概率值α(0.05)
P<0.05,(小概率事件,可能性很小),在一次试验中 本不该得到,居然得到了,说明我们的假设有问题, 拒绝之。
P>0.05(不是小概率事件,有可能得到手头的结果), 故根据现有的样本无法拒绝事先的假设(没理由)
2.假设检验基本步骤
(1)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H0 (2) 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 (3) 选择显著性水平,查表获得临界值 (4)作出统计结论:有无统计学意义 (专业结论) P≤ α,拒绝H0,接受H1,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α,尚不拒绝H0 ,说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解:已知总体为正态分布,总体标准差σ未知,样本容量n =8<30。因此要检验样本平均数均数X与总体平均数μ0 差异是否显著,适宜采用平均数的单总体t检验。
(1)建立虚无假设: H0:μ=μ0
(2)计算t值: 首先求出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然后求t值
(3)确定显著性水平α=0.05,自由度df=n-1= 8-1=7,查t分布表得临界值t0。05(7)=2.365。
T检验 Student's Test
教育管理 徐其钰
目录
1.假设检验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2.t 检验的用途和应用条件 3.t 检验的类型及应用
一、1.假设检验原理
➢ 先对总体的参数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 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
➢ 反证法 + 小概率事件原理 从反面提出一个假设(H0) ,在假设成立的条件下, 看看得到现有样本的可能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