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在广告中的运用
谢谢观赏!
总结
广告中一定要恰当的运用谐音手段,可以 给人们留下了无比绚丽的想象空间,强化了广 告词的艺术魅力,形神兼备、绘声绘色的广告 既温馨又雅致,富有个性特色,体现了商品的 亲和力,拉近了顾客与商家的距离,丰富了广 告用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是要学会巧妙 的运用,不要盲目篡改,更不要乱用或者是滥 用,要使语言健康文明的发展。
谐音在广告中的运用
不得不关注的现象
谐音现象
案例
有报社在某优质小学做过一向测试。30个 五年级学生在给37条谐音广告纠错时,不但无 一人全对 ,还有许多同学纠错的依据是来自 于谐音广告。测试者列出了37条谐音广告,内 含40个错别字,请30名学生纠正。结果,发 现错别字30个以上的有17人,发现错别字30 个以下的13人,最少的只发现了21个。
1:一些小学生纠错的依据来自谐音广告, 越纠越错。三分之一的学生把“无鞋可 及”改成“无泄可及”;20个学生把 “盖不能缺”改成了“钙不能缺”。显 然,前者是受了泻药广告的误导,后者 依据的是有关钙片的谐音广告。
2:受谐音广告影响,对谐音错误成语熟视 无睹。一半同学见“咳不容缓”、“别 具一革”、“闲妻良母”、“骑乐无 穷”、“随心所浴”等,都没有给予纠 正。
谐音广告的特点
• 谐音在我国的汉语文化运用中有着久远的历史,在修辞学上,专家 学者将它归之于“双关”手法 ,一般可以把双关分为语意双关和谐 音双关
• 谐音双关谐音双关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 子语义双关汉语里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声音相近的词更是 不胜枚举,这为谐音双关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广告中 的谐音双关和一般意义上的谐音双关有所不同它是通过 同音词语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再增加与产品有关意义的 一种方法,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而是把原有词义和产品 相关的新意义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增加语义的 信息量,拉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以达到促销的目的
2、 美加净——精益求“金”。 ——护发定型摩丝广告
谐音广告的作用
运用谐音突出商品品牌名称
1.缯广产品,为阁下增光。 ——缯广牌丝织品广告 2.拥有成工,定能成功。 ——成工牌装载广告 3.美力西服,增加男人的魅力。 ——美力牌西服广告 4.拥有丰都,定有风度。 ——丰都牌眼镜广告
积极 作用
利用谐音可以突出商品质量、性能
三、对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产生很大影响 如:学生的作业中多次出现这样的成语: “无所胃惧、痔在必得、咳不容缓、天 尝地酒、乐在骑中”,而且在回答老师 时还振振有词:“广告上都是这样。” 让老师们哭笑不得。
该如何看待谐音广告这个问题:
1、这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谐音在语言表达中早就被广泛的使用, 如果用好可以收到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如“春蚕到死丝方 尽”、《红楼梦》中的“贾雨村”、“万艳同杯”,都给人留 下了深刻印象。当然广告中也可以适当地对熟语作些改动,同 样也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2、但如果一味地去迎合部分人低俗与猎奇的心态而对成语乱加 改动,甚至使之面目全非,造成语言使用的混乱,那样有可能 会对语言产生很大的伤害。如果真的这样下去的话,就会导致 语言向一个很不好的方向发展,造成汉语言的不规范化,同时 也让消费者从心理上产生厌烦,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这30名同学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说,到了 五年级,大多数谐音广告涉及的成语学生 们都已接触过。由于孩子们回家后大多数 时间在看电视,广告对孩子们的影响是很 大的,好多同学能流利地背广告词,像 “量多的日子……”对谐音广告中的 错别字不能正确分辨,应该说是受了广告 的误导。
谐音广告误导小学生表现在三个方面:
消极 作用
一、一些多少年以来已经固定的词组会因 此而发生改变。 如,汾酒的广告语“喝酒必汾、汾酒必 喝”,几乎让我们社会文 明带来冲击。 如某种涂料的广告语“好色之涂”;还 有一则男性用品广告词“男儿‘裆’自 强”;某品牌的痔疮药广告语为“有 ‘痔’无恐”。
无一人全对
3:对谐音广告本义做错误理解。“你有二 房吗”?本是房地产广告,原意是有无 第二住所。
谐音及谐音广告 :
所谓谐音,就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词语, 构成语义的变异,具有音同义异的修辞 效果。采用此修辞手段的广告,便称为 谐音体广告。
谐音广告产生的原因:
1、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业也呈现出 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各种媒体上面广告铺天盖地, 商家也竭尽全力使自己的广告语与众不同。 2、汉字作为方块文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象形、会 意,一个字往那儿一放,就会引起许多形、意联想, 这是字母文字所不具备的,而且旧词新用、旧语翻 新,语意延伸或改变原意,或者在原有基础上创造 出新的意思,这在汉语中既是允许的,又是常用的 一种手法,正是汉字的这些特点。
告
1.“闲”妻良母。 ——××牌洗衣机广告 2.中国电信,千里“音”缘一线牵。 ——国际长途电话广告 3.天佳为您的事业添加必胜的信心。 ——天津佳能复印设备广
利用谐音增加广告的幽默感,使消费者过目难忘
1.趁早下“斑”,不要“痘”留。 ——××化妆品广告 2.把我们踩在脚下,是我们才载的幸福。 ——才载地板砖广告 3.空气也要“特棒”的。 ——特邦公司换气机广告
谐音广告的形式
一、同音的变异
1.“酱”出名门,传统好滋味。 ——酱菜广告 2.“面”目一新的大成面。 ——台湾方便面广告 3.胃病患者“治”在“四方”。 ——四方胃片广告
4.病口不治,笑口何来?——华素片快治口。 ——华素片广告
二、近音的变异
1、 一饼惊人,甜薄脆——都得利饼干。 ——都得利饼干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