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2.学科:音乐3.课时:1课时二。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教材选自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
这是一首E大调24拍歌曲。
旋律朗朗上口,节奏欢快,情绪活泼,歌词简练,通俗易懂。
从摇篮。
木马。
队旗。
和课堂四个不同的时期,唱出了童年的甜蜜温馨。
理想和收获,通过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引导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歌曲中休止符、跳音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的活泼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歌曲中连音,调音不同的演唱要求。
2、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高水平的表演歌曲。
3、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出学生们对快乐童年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欢快、活泼地情绪。
学习音乐记号顿音、切分节奏、休止符。
教学难点:顿音、切分节奏、休止符等在歌曲中的表达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相关音像资料六。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发现美)出示【百度MP3】/m?f=ms&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 =%CE%CF%C5%A3%D3%EB%BB%C6%F0%BF%C4%F1&lm=-1、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学生在歌声中(音乐声)进教室。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啊?生:《蜗牛与黄鹂鸟》师:我们一起把它欣赏完好吗?[设计意图]:创设氛围,确定教学基调。
从学生感兴趣的歌入手展开教学。
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在听完歌曲后进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关于童年的歌曲。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更是令人无法忘记的!出示【优酷视频】/show/zyAh2UKY4daZTnBB.htm随着时光的飞逝中,慢慢地我们长大了,那你们还记得自己那时候是什么模样吗?师:前几天许多同学拿来了珍藏在自己家中的照片,,老师把它们制成了相册,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多媒体课件)猜一猜照片中的主人公是谁,这些照片可是他们小时侯拍的,你能认出他们吗?我还想请我们班的小记者,请这些同学讲一讲这些照片的来历了解一下大家童年的故事,我们掌声欢迎小记者,哪位同学愿意接受他的采访。
出示学生小时候的照片。
由小记者采访该照片的同学,讲讲自己童年发生的令人难忘的事.小记者:谢谢同学们接受我的采访,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在童年时发生过的趣事呢?(想!)那我就现场采访一下老师,让他来说说自己童年的故事吧!(老师讲解自己小时侯的趣事)小记者:谢谢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师:我们童年的故事有很多,请同学用一支笔来画出我们自己的童年,想想应该用什么颜色来把它描绘出来呢?生:红,蓝,黄。
金色的师:那位同学说得很好,我们的童年是金色的,就像沐浴在太阳里一样让人幸福快乐,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首歌曲吧!《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
但教师的参与和互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二、聆听新课(感受美)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提出问题: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的感受,生:快乐的、高兴的。
师:回答的非常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体验美)出示【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D%F 0%C9%AB%B5%C4%CD%AF%C4%EA%CA%C7%D2%BB%CA%D7%B8%E8&in=11297&cl=2&lm=-1&st =-1&pn=38&rn=1&di=23540354385&ln=1998&fr=&fm=index&fmq=1331081656609_R&i 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38&-1&di235403 54385&objURLhttp%3A%2F%%2Fimgother1%2F6%2F14%2F20621 409_265110.jpg&fromURLhttp%3A%2F%%2Fbooks%2F540662%2F&W 400&H363&T9791&S46&TPjpg】(1)分句教唱(2)整体学唱教师有感情,学生自然也很投入(3)难点教唱,(4)1.思考这首歌曲是24拍。
出示【百度文库】/jpsc/jpsc02.html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啊?生回答 42拍——强弱——拍手拍肩教师拍一拍表现2个42拍的节奏。
让学生体会一下。
2.师:请同学们找找看歌曲中间出现了哪个我们已经学过的音乐记号?再说一说它有什么作用?生回答顿音——短促而富有弹性出示【百度文库】/view/07f2831dfc4ffe473368ab9e.html 那么在歌曲中哪几处出现了顿音记号呢?生指出 4句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4句歌谱吧!注意顿音记号的唱法师生同唱3.课件点到歌曲最后一句。
师:它是什么音符啊?生回答八分休止符出示【百度文库】/wiki/%E5%85%AB%E5%88%86%E9%9F%B3%E7%AC%A6师:请同学们用划拍子的方法来唱一唱这一乐句,注意这个八分休止符。
生自由发言举手回答师请一位同学来唱师:这位同学唱得很棒,请他做回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唱一遍学生边划拍子边演唱师:找找看歌曲中这样的节奏出现在哪一句里?生回答最后一句师:那我们一起来唱唱,好吗?——歌谱生一起边划拍子边唱谱(5)学唱歌词。
师:“摇篮里唱甜蜜,木马上唱欢乐。
队旗下唱理想,课堂上唱收获”歌词写的真是太美了,我们一起用最美的声音把歌词朗诵一遍,好吗?师有节奏的带领生朗读。
师分句进行教唱,生学唱。
唱两遍——在顿音的地方提醒学生(短促而富有弹性)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把这首歌曲唱唱吧!师生同唱师:现在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演唱,请同学们轻声跟唱!我们可以跟着歌声拍拍手——第二遍听生轻声跟唱师: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一起来演唱吧!全班齐唱[设计意图]学生很难准确地唱出歌曲的力度变化,教师通过对个别重要句子的分析,能让学生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
三、深入体验(探究美)师: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我们也知道这首歌曲它是描写我们快乐的童年生活的,那么我们应该用这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呢?请同学们先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欢快的,调皮的、有弹性的…….师:回答的都非常好!休止符。
跳音记号在里面能使歌曲更加活泼,欢快!现在我们来听听看他们是带着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师:现在我来总结一下,在这首歌曲的前半部分我们的声音要有弹性,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要停顿好。
从“摇篮里..”开始后半部分,可以唱的稍微舒缓些,是对我们童年的一种回忆。
这样演唱就能使歌曲的2部分听起来更有对比性了!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要求有感情的来演唱!生有感情的演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自己体验,学会解读歌曲,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艺术实践(表现美)师:我们看一下这首歌曲,在前半部分是一问一答,后半部分是抒情的。
那我就先来分2个小组组,一组唱问句,一组唱答句。
后面一起唱。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同学们演唱的时候要站起来。
学生进行表演。
师:非常不错!那想一想能不能加上什么动作呢?生自由讨论师:恩,我分别请两位同学来加上动作表演一下。
生表演师:其他同学一起跟着他们来表演吧。
师生共同表演师:我们同学表演的非常好,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做一回小演员!下面的同学跟着拍手打节奏!师请学生表演师:这两位小演员表演的真不错!表扬!现在就让我们全班的同学一起来做演员吧,请起立!我们一起来表演!学生分组表演,师伴奏五,现在老师请大家听一首歌,听完后我要请同学回答: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播放【百度视频】/video/147274观赏开国大典。
出示【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F%AA %B9%FA%B4%F3%B5%E4%CD%BC%C6%AC&in=16037&cl=2&lm=-1&st=-1&pn=1&rn=1&di=45 250588410&ln=1989&fr=&fm=result&fmq=1331093640265_R&ic=0&s=0&se=1&sme=0& 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1&di45250588410&objURLhttp% 3A%2F%%2F12%2F54%2F01200000228654115955496383112.gif& fromURLhttp%3A%2F%%2Fa3_12_54_01200000228654115955496 383112_gif.html&W300&H288&T8510&S78&TPgif香港回归。
出示【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F%E3 %B8%DB%BB%D8%B9%E9&in=25595&cl=2&lm=-1&st=-1&pn=4&rn=1&di=132605392470&ln=2000&fr=&fm=result&fmq=1331093783687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4&-1&di132605392470&objURLhttp%3A%2F%2Fga %2Fimg%2F2007-06%2F14%2Fxin_1206041414302131030720.jpg&fromUR Lhttp%3A%2F%%2Fgb%2Fcontent%2F2007-06%2F14%2Fcontent_2852 181.htm&W570&H380&T8207&S82&TPjpg国庆大阅兵出示【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A %C7%EC%B4%F3%D4%C4%B1%F8&in=18143&cl=2&lm=-1&st=-1&pn=3&rn=1&di=74701455 150&ln=1997&fr=&fm=detail&fmq=1331093863625_R&ic=0&s=&se=1&sme=0&tab=&wi 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1&di74701455150&objURLhttp%3A%2F%2 %2Fmjzg%2Fgqyb002.jpg&fromURLhttp%3A%2F%.c n%2Fmjzg020.htm&W798&H599&T7350&S178&TPjpg通过观赏这三副图片,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再让学生重点听赏歌曲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