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一)1.甲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涉嫌违规被立案侦查,该案检察人员李某与被害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甲以此为由,提出回避申请。
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李某应该自行回避B.作出回避决定以前,李某必须停止案件的侦查工作C.李某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D.如果甲的回避申请被驳回,甲有权申请复议一次2.>>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主要有()。
A.申请回避权B.参加法庭调查、辩论权C.上诉权(被害人除外)D.抗诉权3.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 ______。
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A.体现了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独立性B.有利于保障公民实现基本政治权利C. 体现了既惩治罪犯又保护人权的法治精神D.有利于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4.>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法新增内容的是( )。
A.尊重和保障人权B.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C.维护社会主义法制D.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5.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以实施其确定的内容,以及处理>诉讼>中的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根据如上定义,以下符合>刑事诉讼>中的执行的是()。
A.甲监狱为张某报请减刑二年B.乙监狱为李某越狱犯罪提起起诉C.丙监狱接受A市法院判处的一批刑事犯入监并对其进行入监教育D.丁县法院收缴对罪犯王某的五万元罚金答案与解析1.答案: B解析:A项,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所以李某应该自行回避。
A项正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2款规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B项错误。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1款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据此可知,李某的回避应由检察长决定。
C项正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3款规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D项正确。
故本题选B。
2.答案: ABC解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6条的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享有申请回避、参加法庭调查、辩论权、上诉权(被害人除外)。
对于抗诉权,当事人需要通过检察院来行使。
因此,本题选择ABC选项3.答案: AC解析: >一方面体现了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独立性,“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进刑事诉讼法,这不仅是我国刑事法治发展的重大成就,也是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因此本题选AC。
4.答案: A解析: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12>年>3>月>14>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与修改前相比,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条款从>225>条增加到>290>条,分为“总则”“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审判”“执行”“特别程序”以及“附则”。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了总则。
法律修改内容还涉及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并增加规定特别程序。
由此可见该法新增内容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D解析: >A项并非是对判决或裁定的执行,B项发生在诉讼前,C项的入监教育并非是判决与裁定的内容的一部分,而仅仅是入监前的程序,而D项正是执行罚金刑。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选项。
(二)1.法对社会及其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是()。
A.法的规范作用B.法的社会作用C.法的示范作用D.法的管理作用2.>下列对有关法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人民法院不可以在当事人不在场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缺席判决离婚B.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以夫妻的名义同居生活,形成事实有效婚姻C.我国法律规定,对婚姻关系解除的判决不能申请再审D.对于父母无力赡养的祖父母,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没有赡养义务3.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到,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A.争取人身自由权B.获得劳动权C.拥有教育权D.享有政治参与权4.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照惯例应该是()。
A.公布之日下月B.批准之日C.公布之日D.批准之日下月5.一项法律权利的核心和基础是()。
A.自由权B.请求权C.诉权D.许可权答案与解析1.答案: A解析: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
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其中法的规范作用是对社会及其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C解析: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
因为,离婚案件涉及人的身份关系,此类案件判决一经生效,就可能有新的法律关系产生,例如,离婚一方当事人再婚,产生了新的婚姻关系,另一方当事人认为离婚判决存在错误,要求再审。
对这种情况,即使再审,在事实上也不可能恢复过去的婚姻关系。
所以,民事诉讼法规定,对离婚判决,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所以选C。
>>3.答案: D解析: 本题考察法律常识。
题目看起来有些难度,其实通过参照选项分析,主要问“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所反映的是公民的何种权利。
A选项是人身自由,题中没有体现,B选项是获得劳动权,卢梭不是反对妇女劳动,与题意恰恰相反,C选项题中没有涉及到。
宪法中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其中一项重要权利即为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其中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等。
本题“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很明显是一种参与政治的权利,所以选D。
4.答案: C解析:如果无明文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直到被新法取代或者被有权机关废止时丧失效力。
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A解析:一项完整的法律权利的结构包括三个权利要素:自由权、请求权和诉权。
自由权是指权利人可以自主决定作出一定行为的权利,不受他人干预。
自由权是法律权利的核心,是其他权利要素存在的基础。
请求权指的是权利人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权利(不作为的义务)。
请求权是对人权,它始终与特定义务人的义务相联系,其内容范围就是义务人的义务范围。
诉权(胜诉权)是权利实现的根本保障。
它指的是权利人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保护的权利。
故正确答案为 A。
(三)1.>下列行为不违反国家规定的是( )A.农民甲某外出打工,将其承包的耕地租给同村乙某用于挖塘养鱼B. 在承包期内,丙某将所承包的林地改作耕地,种植蔬菜和中药材C.牧民丁某的草场在承包期内发生沙化,遂与人合作进行采砂作业D.某地为发展渔业,将“围湖造田”围垦形成的耕地重新开挖成湖2.一般情况下,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排序依次是()。
A.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C.地方名称、行政地位、民族名称D.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3.下列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甲村村委会在村民会议上提交了修建学校的经费筹集方案B.乙村村委会与村民李某签订山林承包合同,承包期为10年,到期后,村委会又将山林承包给该村村民赵某C.丙村有一座石灰矿,丙村村委会组织该村村民成立丙村经济合作社,以经济合作社的名义申请石灰矿的采矿许可证D.丁村享有选举权的村民有500人,其中300人参与了村委会主任选举,候选人王某、张某和黄某分别获得选票120票、100票和80票,因而王某当选4.著作财产权不包括()。
A.发表权B.演绎权C.修改权D.署名权5.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国防教育须贯彻的基本方针有()。
A.全民参与B.长期坚持C.讲求实效D.维护和平答案与解析1.答案: D解析: > 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基本农田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凡是已经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
如果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该区内土地的,必须依法履行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禁止建窑、建房、建坟或者擅自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
禁止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转为非耕地。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废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
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已办理审批手续的,1年以内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者继续耕种或者由建设单位耕种,1年以上未动工兴建而闲置未用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闲置费,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连续2年未使用的,应收回用地单位的使用权,注销土地使用证。
个人承包耕地弃耕抛荒的,收回承包经营权。
1998年,中国经历了世纪大洪水之后,中国政府认识到围湖造田的危害,适时作出了在长江中下游退田还湖的重大决策。
这是中国自从春秋战国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自觉主动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给洪水让路。
所以D 项正确。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答案: A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上级国家机关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
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
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
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
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