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步行周期中的运动学分析1尚江

步行周期中的运动学分析1尚江

▪ 小腿三头肌:在站立相,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
以防止身体向前倾斜。
第34页/共39页
站立相 摆动相
▪ 胫前肌:足跟着地时,胫前肌离心性收缩以控制
踝关节跖屈度,防止在足放平时出现足前部拍击 地面的情况。足趾离地时,胫前肌收缩,再次控 制或减少此时踝关节的跖屈度,保证足趾在摆动 相能够离开地面,使足离地动作顺利完成。
二、步行周期的运动学特征
1、步行周期
第4页/共39页
站立相 (stance phase)
▪ 步行周期中从足跟着地到足趾离地
的过程。约占60%GC。其中包含 两个双支撑期和一个单支撑期。
第5页/共39页
双支撑
(double support)
行走中双脚与地面同时接触的时 期。以秒为计时单位,或步行周期 百分比表示(各占10%GC,共
再次着地的过程。约占40%GC。一 侧下肢迈步相时间等于对侧下肢单 支撑期时间。
第8页/共39页
站立相分期
▪ 首次着地 ▪ 足放平(负荷反应期,预负荷) ▪ 站立中期 ▪ 足跟离地(站立相末期) ▪ 足趾离地(迈步相前期)
第9页/共39页
首次着地(0%)
▪ 步行周期和站立
相的起始点,指 足跟或足底的其 它部位第一次接 触地面的瞬间。
第23页/共39页
足趾离地(迈步前期)
骨盆 :5°后旋 髋关节:10°过伸展-0° 膝关节:0°- 35° 踝关节:0°- 20°跖屈 (关键点:膝关节被动屈曲)
第24页/共39页
迈步相初期
骨盆 :5°后旋 髋关节:0°- 20°屈曲 膝关节:35°- 60°屈曲 踝关节:20°- 10°跖屈
第25页/共39页
站立相 摆动相
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至支撑相 负重期达最大值。此时作为膝关节伸肌,产生 离心性收缩以控制膝关节屈曲度,从而使支撑 中期免于出现因膝关节过度屈曲而跪倒的情况
第30页/共39页
▪ 步行周期中,股四头肌的第二个较小的收
缩活动见于足跟离地后,足趾离地后达峰 值。此时具有双重作用:其一,作为髋关 节屈肌,提拉起下肢进入摆动相;其二, 作为膝关节伸肌,通过离心性收缩来限制 和控制小腿在摆动相初、中期向后的摆动, 从而使的动作过程中,从 膝关节最大屈曲摆 动到小腿与地面垂 直的时期。
第17页/共39页
迈步相末期 (85~100%GC)
▪ 从与地面垂直的
小腿向前摆动到 该侧足跟再次着 地之前。此时小 腿减速向前摆动。
第18页/共39页
2、步行 中关节运 动轨迹
第19页/共39页
足跟着地
骨盆 :5°旋前 髋关节:30° 屈曲 膝关节:0° 踝关节:0°
第37页/共39页
三、运动学分析在步态分析中的作用
▪ 1、膝塌陷步态:小腿三头肌无力或瘫痪,胫骨在
支撑相中期和末期前向行进过分,股四头肌代偿。
▪ 2、膝僵直:常股四头肌痉挛,导致拖足,常采用
划圈步态代偿。
第13页/共39页
足趾离地 (50~60%GC)
支撑腿足趾离地 的瞬间,标志着 站立相结束和迈 步相开始。
第14页/共39页
迈步相分期
▪ 初期 ▪ 中期 ▪ 末期
第15页/共39页
迈步相初期 (60~70%GC)
▪ 从支撑腿离地到
该腿膝关节达到 最大屈曲时。
第16页/共39页
迈步相中期 (70~85%GC)
第20页/共39页
承重反应期
骨盆 :5°旋前 髋关节:30° 屈曲 膝关节:0°-15 °屈曲 踝关节:0°-15 °跖屈
第21页/共39页
站立中期
骨盆 :中立位 髋关节:30°- 0° 膝关节:15°- 0° 踝关节:15°跖屈-10°背屈
第22页/共39页
足跟离地(站立末期)
骨盆 :5°后旋 髋关节:0°- 10°过伸展 膝关节:0° 踝关节:10°背屈-0° 趾关节:0°- 10°过伸展
第10页/共39页
足放平 (0~10%GC)
▪ 整个足底着地的
瞬间。即首次着 地至支撑腿于站 立相过程中膝关 节达到最大屈曲 角度的时期。
第11页/共39页
站立中期
(10~40%GC)
▪ 从对侧下肢离地
到躯干位于支撑 腿正上方。
第12页/共39页
足跟离地 (40~50%GC)
站立相中期过后, 支撑腿足跟离地 的瞬间。
迈步相中期
骨盆 :中立位 髋关节:20°- 30°屈曲 膝关节:60°- 30°屈曲 踝关节:10°跖屈- 0°
第26页/共39页
迈步相末期
骨盆 :5°旋前 髋关节:30°屈曲 膝关节:30°屈曲 - 0° 踝关节:0°
第27页/共39页
3、步行中的肌群活动
第28页/共39页
第29页/共39页
一、概述 二、步行周期的运动学特征
1、步行周期 2、步行中关节运动轨迹 3、步行中的肌群活动
三、运动学分析在步态分析中的作用
第1页/共39页
第2页/共39页
一、概述
▪ 行走及其步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终极目标
在生物力学水平上的体现 。
生物学水平
生物力学水平
神经学水平 肌肉水平 关节水平
第3页/共39页
20% GC)。
第6页/共39页
单支撑 (single support)
行走中仅一侧下肢与地面接触 的时期。以秒为计时单位,或以 步行周期百分比表示。行走时, 一侧下肢单支撑期所占时间实际 上完全等于对侧下肢的迈步相时 间。
第7页/共39页
摆动相 (swing phase)
▪ 步行周期中从足趾离地到同侧足跟
第35页/共39页
▪ 臀大肌: 在摆动相后期臀大肌收缩,其目
的在于使向前摆动的大腿减速,为下一个 步行周期作准备。在支撑相,臀大肌起稳 定骨盆、控制躯干向前维持髋关节于伸展 位的作用。
第36页/共39页
▪ 髂腰肌:为对抗髋关节伸展,从支持相中
期开始至足趾离地前,髂腰肌呈离心性收 缩,最终使髋关节从支撑相末期由伸展转 为屈曲。髂腰肌第二次收缩活动始于摆动 相初期,使髋关节屈曲,以保证下肢向前 摆动。
第31页/共39页
站立相 摆动相
第32页/共39页
▪ 腘绳肌:摆动相末期,腘绳肌离心性收
缩使小腿向前的摆动减速,以配合臀大 肌收缩活动(使大腿向前摆动减速), 为足跟着地做准备。足跟着地时及着地 后,腘绳肌又作为伸髋肌,协助臀大肌 伸髋,同时通过稳定骨盆,防止躯干前 倾。
第33页/共39页
站立相 摆动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