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文化世界篇期末考试题库

旅游文化世界篇期末考试题库

日本1. 日本位于亚洲旅游区东北部,处于太平洋上,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黄海、东海,同俄罗斯、朝鲜、中国相望。

2. 日本陆地面积约37.78小岛组成。

3.日本人口1.28亿,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单一的民族国家和单一语言国家,主要民族为大和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9.35%。

4. 公元645年,孝德天皇进行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大化革新,向中国唐朝学习,确立了以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5. 12世纪初,镰仓幕府建立,幕府将军控制了政权,天皇成为傀儡。

直到1867年德川庆喜的江户幕府灭亡为止,这个天皇大权旁落的时期被称为日本历史上的幕府时代。

6.1868年,明治天皇开始实施“明治维新”,天皇再登神坛,从此日本由社会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7.日本首都为东京,国花为樱花,货币为日元,国家政体为议会内阁制。

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

8.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花道、茶道和书道是日本民间传统文化遗产。

9. 日本人把“和”视为一切社会交往的首要原则。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人的生活准则。

10. “日本料理”是全球美食之一,其饮食突出的特点是“淡”,味道重在淡薄,尽量保持原味。

11.在颜色方面,日本最忌讳绿色,喜欢红色和黄色,不喜欢紫色。

12. 日本人忌讳荷花图案,喜欢樱花、仙鹤和松、竹、梅。

但常人不能使用菊花图案(皇家专用)。

13. 日本的国际旅游业始于1893年的“喜宾会”。

14. 日本观光旅游最好的时节是春秋两季。

日本春季的4月以观赏樱花为主,秋季的10月以登高看红叶、温泉浴为主。

15. 东京位于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是日本的首都。

16. 银座、新宿、浅草等为东京繁华的商业区,从京桥到新桥的银座街是东京最繁华的地方。

17. 上野公园是东京乃至日本全国有名的樱花观赏地。

18. 东京迪士尼乐园是世界上第3个也是面积最大的迪士尼乐园。

19. 日本的三大古城分别是奈良、京都和镰仓。

20.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是一座山体呈圆锥形、山顶终年积雪的活火山。

21. 奈良是日本的三大古都之一,是日本的佛教中心和文化发祥地。

22. 唐招提寺是日本佛教律宗总本山,为中国唐朝鉴真大师创建。

23、日本人非常注重礼仪,守信、守时、重礼节。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A.收到的礼品不要当面打开B.送别亲友时,女子行跪礼,男子鞠躬C.日本妇女和服色彩缤纷艳丽,种类款式较单一D.一切礼让均先女后男,切忌相反24、现为天皇居住的皇宫城是(A)A.江户古城B.奈良古城C.京都古城D.镰仓古城25、东京最古老的寺院是(A)A.浅草观音寺B.东大寺C.唐招提寺D.法隆寺26、(C)与雅典、北京、开罗齐名,是日本历史活的博物馆。

A.奈良B.横滨C.京都D.大阪27、下面那一项不是最有名的“京都三祭”( A)A.神祭B.葵祭C.祗园祭D. 时代祭朝鲜半岛1、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着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国相接,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2.山地占朝鲜半岛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样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

3.1945年8月15日,朝鲜人民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同时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 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半部、南半部,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4.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5.朝鲜半岛的传统舞蹈源于萨满教的祭祀活动。

分为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两种。

6.朝鲜半岛的传统服饰是韩服。

韩服的特色是设计简单和衣服上没有口袋。

7.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8年9月9日,是位于亚洲东部的社会主义国家。

朝鲜劳动党是唯一的国家执政党,主体民族为朝鲜族,首都平壤。

8.大型团体操和文艺表演“阿里郎”由10万名学生和文艺工作者参加,曾在2007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定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团体操和艺术演出。

9.朝鲜五大名山之一的妙香山景区坐落着朝鲜著名的国际友谊展览馆,展示了世界许多国家、组织及其个人向金日成和金正日赠送的礼物。

10.大同江是朝鲜地理标志之一,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是朝鲜的的五大河流之一。

11.板门店是位于开城和汉城之间的一个村庄的名字,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的见证,也是当今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

12.大韩民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拥有3200个大小岛屿,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济州岛。

13.汉拿山位于济州岛的中心,海拔1950米,是韩国的第一高峰。

14.首尔是韩国首都,韩国第一大城市,聚集了韩国大部分产业以及25%的人口。

15.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亚洲四小龙的其他成员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

16.韩食以泡菜文化为特色,一日三餐都离不开。

韩国传统名菜烧肉、泡菜、冷面已经成了世界名菜。

17.釜山位于韩国东南部,是韩国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韩国南部的大港口,贸易繁盛,现时有人口四百万。

18.首尔的时尚购物中心为明洞、梨泰院、狎鸥亭洞。

南大门市场和东大门市场是最大的综合贸易市场。

19.1980年对外开放的N首尔塔观景台是欣赏首尔夜景的著名旅游景点,被称为首尔的象征,塔高236.7米,立于南山公园之上。

20.首尔最大规模的宫殿,也是最古老的一座宫殿是景福宫,韩国历史文化的汇集地,首尔旅游的必去景点之一。

21.清溪川位于韩国首尔市中心,贯穿首尔南北,有600多年历史的河流,从一条臭水沟整治成一个风景线,成为市民休息小憩的首选地。

蒙古1、蒙古国,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被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也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城市。

2、蒙古国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

人口约30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

3、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4、蒙古国民的主要信仰——藏传佛教,也是他们的国教5、蒙古国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为大陆高气压笼罩,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高气压中心,为亚洲季风气候区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6、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

7、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8、那达慕,原指蒙古民族历史悠久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射箭9、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是蒙古国成立最早、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位于首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广场的西北角,重点展示介绍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其继承者建立蒙古帝国的情况。

新加坡1、新加坡,别称为狮城,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

2、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华人(汉族)占了人口的74.2%,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3、新加坡是亚洲的发达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

4、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的鱼尾狮像,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

5、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6、新加坡没有省市县镇等行政单位之分,整个国家也即是一座城市,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7、新加坡是一个严刑峻法的国家,在众多刑罚中,具有显著代表性的,是新加坡的肉体刑罚——鞭刑。

8、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

9、批发与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与通讯业、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服务业的四大重头行业。

依托这四大服务业的发展,新加坡才确立了其亚洲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

10、为解决住房问题,新加坡政府于1964年宣布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

如今超过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承建的房子里。

11、领导新加坡实现了政治独立和经济繁荣,把一个缺乏生机的城市国家变成了一个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是政治家李光耀先生。

12、全球四大环球影城:新加坡环球影城、美国洛杉矶好莱坞环球影城、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环球影城和日本大阪环球影城。

13、新加坡唐人街所在的牛车水一带,是华人聚集的地方,早期华人在这里用牛车拉水进行日常生活,所以得名牛车水,这里有中式的建筑,餐馆、药店、寺庙、礼品店。

14、新加坡在饮食方式和习惯上融合了马来人和华人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娘惹食物”。

印度1、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

2、印度的地形概况,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耕地面积广阔。

3、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古埃及(位于北非)和中国(位于东亚)。

4、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

5、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

6、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

7、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殖民统治,直到1757年印度彻底沦为英殖民地。

8、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金砖国家BRICS,指代的是全球最大的五个新兴市场国家:俄罗斯(Russia)、中国(China)、巴西(Brazil)、印度(India)和南非(South Africa)。

9、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10、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所谓“不可接受的贱民”,又称“达利特”,他们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

种姓世袭,不易更改。

是目前限制印度社会发展的一大桎梏。

11、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12、1947年印巴分治,留下了争议地区——克什米尔,之后印巴始终不睦,并于1948年、 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印巴战争。

13、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Sari),一块长达15码以上的布料,穿着时以披裹的方式缠绕在身上。

14、印度是个几乎全民信教的国家,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15、印度人的婚礼是社会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重大的仪式。

印度青年到了适婚年龄,会由父母代替为寻找社会阶级匹配的对象。

而女性家庭通常需要准备丰厚的嫁妆,这成为整个印度教社会的习惯性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