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
1、制定保密法的目的是什么?(23)
答: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什么是国家秘密?(24)
答: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据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包括哪些方面?(25)
答:主要包括危害国家防御能力,危害国家政权的巩固和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失去保障,影响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损害国家经济利益和科技优势,妨碍国家外交、外事活动正常进行,妨碍国家重要保卫对象和保卫目标安全,妨碍国家秘密情报的获取和削弱保密措施有效性等。
4、保密法律关系义务的主体有哪些?(26)
答: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5、“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有哪些?(28)
答:主要包括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境内外一切组织、机构和人员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等。
6、保密工作的方针是什么?(28)
答: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
7、“依法管理”的内涵是什么?(30)
答:①有法可依,要求建立完备的保密法律制度,将保密工作的各个
方面纳入法制轨道,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增强保密法律体系的完整性、权威性、有效性;②有法必依,要求机关、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管理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涉密信息系统和涉密活动;③执法必严,要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④违法必究,要求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8、“依法公开”的内涵是什么?(31)
答:①法律法规要求公开的必须公开,不得以保密为由不予公开或者拒绝公开。
②公开前必须进行保密审查,公开事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③公开的程序和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9、保密法对保密行政管理体制有什么规定?(31)
答: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10、国家保密局的主要职责有哪些?(33)
答:主要职责有: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保密工作方针、政策、决定、指标,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
②制定全国保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提出改进和加强保密工作的全局性、政策性建议。
③拟定保密法规,经国家立法机关审定颁布,制定或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保密规章制度,负责保密法的解释。
④依法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案件查处工作,对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⑤代理国家处理涉外有关保密工作事务等。
11、“机关、单位”具体是指什么?(34)
答:指各级党政军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以及在日常工作中产生、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企业事业单位。
12、保密法对机关、单位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5)
答: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13、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5)
答:主要包括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定密责任制、保密要害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责任制、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责任制等。
14、“健全保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7)
答:主要包括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制度,涉密信息及涉密载体保密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保密管理制度,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制度,领导干部保密管理制度,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和管理制度,保密工作责任制考核制度等。
15、什么是“开展保密宣传教育”?(37)
答:是指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进行保密形势、保密法律法规、保密技术防范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第二章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16、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是什么?(39)
答:基本范围是:①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②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③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⑤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⑥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⑦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17、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哪几级?(41)
答: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18、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是什么?(43)
答:①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机关有关规定。
②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③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19、保密法对定密责任人制度有哪些规定?(44)
答:①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②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20、定密权限的限定条件有哪些?(46)
答: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
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21、无权定密的事项应该怎样处理?(47)
答: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22、保密法对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有什么规定?(50)
答: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