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XXX
【内容摘要】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从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留给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探索性学习,到课前预习和学习结果的评价。

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都可以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

如果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培养起来,而要来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那将是无意义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有一种亲和力,从而缩短与教师的距离,架起师生间心与心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感到“老师对我有很大的期望”,从而自觉投入到学习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教学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合作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可以看成是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练。

教师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初步养成后,逐步由课内发展到课外。

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等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最主要的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例如,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就是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要看清楚,读准确,不漏不添;要边读书边思考字、词、句、段的意思,为什么这样写;要边读边画,在文中圈、点、勾、画、批、注,用不同的符号将自己认为主要的或不懂的记下来,将自己感兴趣的,最有感受的记下来,并将感受三言两语简记在旁边。

二、营造探索的氛围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探究式学习给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提供了新的挑战。

新教材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类型各异的探究栏目与活动,这些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问题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

例如,教学五年级《龙》一课时,我先给学生们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搜集资料,谈谈对“龙”的认识。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别搜集资料。

课堂上,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然后汇总,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们都有说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课后让每个小组制作一份小报。

看,整个探究过程全部由学生完成,教师只做适当引导。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学到了很多关于龙的知识,也培养了自主探索的意识。

通过多次探究训练,学生对探究活动逐渐习惯,善于去主动的探索和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重视预习
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

“高效课堂”就注重预习先行,要求教师在一节课即将结束前,将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课前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

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教师也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在预习中,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然而,我们的预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布置预习作业之后,检查学生落实情况这一环节不够到位。

我认为,检查学生预习,不仅仅是检查学生做了没有,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

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学习的成果,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和肯定,课堂交流,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空间,是他们的成就感的到满足,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开放的学习评价
对于小学生,特别低年级学生,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目的性理解不深,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开放的学习
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在教学《儿子们》一课时,先让学生们熟读课文,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

再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主要是说出三个孩子做了什么,从而培养孝顺母亲的意识。

在此,我向学生们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个儿子?(应该是第三个)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有的是第一个,有的是第二个,回答第三个的不是很多。

我反思,是不是课文没有读熟,我又问:“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说:“因为第一个歌唱得好。

”“因为第二个跟头翻得好。

”仔细一想,虽然这样的回答不是标准答案,但是,这样的回答也有道理,我从中看到了真诚,看到了一个个纯真的心灵,这是童言无忌。

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思考了,他们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

新课标说到:“评价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
的学科素养。

”对学生的评价应是多维度的开放的评价,要能
够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鲜活信息,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凸
显其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坚持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定能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充分开发,才能让学生真正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终生学习。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胡富强著《务实探新——胡富强语文教学研究文集》(语文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4].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编《参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