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之-实验法ppt课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之-实验法ppt课件
制度、意识形态与小群体互动 典型的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 自然实验:在日常社会事件中进行的
“实验”。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6
3 经典实验——实验法的要素
经典实验通过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做前测 及后测,来检验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效 果。
三对主要成分:
(1)自变量与因变量; (2)前测与后测; (3)实验组与控制组(对照组)。
研究活动本身可能改变研究对象特质的展现。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9
3.1.3 实验组与控制组
消除实验本身影响的首要方法是采用控制组。 实验室实验法很少只观察接受刺激的实验组, 研究者往往也观察未受实验刺激的控制组。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的启示和控制组在 方法论中的意义。
第十章 实验法
4
1 导言
实验是控制检验因果过程的卓越工具。 实验:行动——后果 选择受试者——刺激——观察他们的反应 实验的普遍性——做菜、骑自行车、学电
脑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5
2 实验法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解释性研究:验证范围有限、界定明确 的假设
青少年暴力倾向与媒体宣传,对日本人的态 度与电影
第十讲 实验法
1
Hale Waihona Puke 讲的位置调查研究:最常用,通过询问问题收集资料。 实验法:对控制的要求最严格,让我们更完整地了
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逻辑。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法、利用现成的统计资料、历
史档案 实地研究:参与到研究对象当中,进行更密切的观
察和更全面的理解。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2
医学用药。
控制组的另一个作用:排除实验过程中外在事 件的影响。
一个以上的控制组的设计。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0
3.2 实验法基本结构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1
3.3 双盲实验
实验过程中先验偏见的存在。实验对象 的偏见与实验人员的倾向。
排除偏见——不论受试者或实验主持者 都不知道谁属于实验组或控制组。
本讲目的
一种特定的观察方式 可广泛应用于其他观察的研究逻辑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3
本讲主要内容
1.导言 2.实验法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3. 经典实验——实验法的基本要素 4.如何选择受试者 5.误区和实验设计的变体 6.实验法举例 7.实验法的优缺点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6
4.2.3 配对方式
制作一个由所有最相关特征组成的配额矩阵完 成全部配对过程。
西 北 是 个 好地 方,人 杰地灵 ,尤其 是在陇 东高原 平凉的 华亭小 城,那 里风清 , 云 白 , 山 清,水 秀不但 有悠久 的诗歌 传统文 化,地 域独特 的韵味 ,还有 人们特 有 的 纯 朴 善 良都会 让那方 神秘的 土地上 常常诞 生性灵 ,田园 的诗人 。 ?就 像谢 冕 老 师 所 说 的“诗 歌是名 族的心 灵,是 时代的 脉搏, 当我们 的身边 充斥着 物欲的 诱 惑 , 当 精 神、思 想的价 值受到 普遍的 质疑时 ,诗歌 就是一 种拯救 。”再 次捧着 张 彩 虹 的 诗 集《细 数花开 》心里 顿时浮 现出一 个女子 妙曼的 身影, 她就是 我的老 乡 文 友 , 是 在我魂 牵梦萦 的陇东 平凉华 亭生活 的女诗 人张彩 虹。这 本诗集 是由《 团 结 出 版 社 》出刊 的,里 面收录 着彩虹 对诗歌 的热爱 ,痴情 ,对亲 情友情 爱情的 精 美 绝 伦 的 描摹。 轻轻翻 开,就 感觉是 她在给 你诉说 。虽然 同她只 有短暂 的一面 之 缘 , 但 是 她却永 远的留 在记忆 里,也 将同她 美丽的 诗歌一 起住扎 进我的 心田里 。 我 们 知 道诗 是从诗 人内心 里流出 来的情 感,是 血与泪 融合的 结晶。 这也是 我 写 作 这 么 多年以 来一点 小小的 体会。 对于好 的诗歌 ,我除 了欣赏 ,感受 其中的 韵 味 美 , 更 多的是 走进作 者的心 里,感 受她创 作时的 思想内 涵。 再 一 次 轻轻 捧 读 着 《 细 数花开 》我被 诗人美 妙的字 句和睿 智的灵 感所吸 引。诗 人彩虹 的每一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8
3.1.2 前测与后测
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受试者首先作为因变 量接受测量(前测),然后接受自变量的刺激, 之后作为因变量再接受测量(后测)。
因变量前后测之间的差异,被视为自变量的影 响力。
测量态度问题时面临的效度问题:
测量,受试者猜测实验者的目的,“清理”答案。
概念,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 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参观人员来说都是 未知的。
罗森塔尔实验。
匿名评审制度。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2
4 如何选择受试者
实验主持人请学生选修他或她的课程以 参与实验,或者在大学报纸上刊登广告 来招募受试者。
受试者参与实验,可能有报酬,也可能 没有。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7
3.1.1 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量。因变量往 往是研究所测量的变量。二者具有相对性。 自变量是实验中的刺激因素,它或有或无,通 常,是具有两种属性的二分变量,即通常只有 两个取值:有和无,即给予实验刺激或不给予 实验刺激。 实验研究的中心目标是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即考察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影响。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3
4.1 关于推论的难题及探讨
对象一般是大学生,如何推论到一般民 众的行为与态度?
描述与解释——与一些具体特征相比,社会 过程与因果关系模式似乎更容易展开推论, 而且更加稳定。
一般而言,一组受试者是否能代表更大的总 体并不比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相似更加重 要。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4
4.2.1 概率抽样
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形成两组。 因为样本量的要求,对于比较大的人群,
实验法很少采用概率抽样。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5
4.2.2 随机化
要使实验组与控制组具有可比性,随机 化是最一般的方法。
随机数表?系统抽样?不管用哪种方法, 招募到全部受试者之后,实验主持人可 以随机地把受试者分派到实验组或控制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