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处理法的分类?并指出哪些反应器属于悬浮生长型?哪些反应器属于固定生长型?生物处理法:1、天然生物处理:生物稳定塘、土地处理系统2、人工生物处理:以下两类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传统厌氧消化现代高速厌氧反应器悬浮生长型:活性污泥法及其变种、氧化塘、氧化沟、厌氧消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高温堆肥、化粪池固定生长型: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氧化、好氧生物流化床、厌氧池、厌氧流化床2、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数是怎样影响其生长的?1进水有机物BOD5在50-100之间,过高导致DO不足,过低营养物物质不足2.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 好氧微生物在15-30℃之间活动旺盛,厌氧微生物在35℃和55℃左右。
3.营养物(nutrients)在活性污泥系统里,微生物的代谢需要一定比例的营养物,除以BOD表示的碳源外,还需要氮、磷和其他微量元素。
4.pH值对于好氧生物处理,pH值一般以6.5-8.5为宜。
pH值低于6.5,真菌即开始与细菌竞争,降低到4.5时,真菌将占优势,严重影响沉降分离。
pH值超过8.5时,代谢速度受到阻碍。
5.水温(temperature)在微生物酶系统不受变性影响的温度范围内,水温上升就会使微生物活动旺盛,就能够提高反应速度。
6.有毒物质(toxic materials)这些物质对细菌的毒害作用,或是破坏细菌细胞某些必要的生理结构,或是抑制细菌的代谢进程。
3、污水可生化性的定义?其常用的一个评价方法是什么?怎样评价的?判断污水的可生化性有何意义?BOD5/COD 即生物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用BOD/COD的比值来判断,一般越大越好BOD5/COD<0.2 污水难生化;0.2<BOD5/COD<0.4 污水可生化;0.4<BOD5/COD 污水易生化;确定污水的处理方法,提高生化性,才能用生物处理法处理。
4、活性污泥的组成?写出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流程并简述每个单体的作用?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设初沉池并说明在此情况下不设初沉池有何状况出现?活性污泥组成:(1)活性的微生物(2)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3)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又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相结合所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作用:初沉池:沉淀泥沙等悬浮固体颗粒物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通入空气,使氧溶入混合液,产生好养代谢反应;混合液在此通过搅拌而呈悬浮状态,这样废水中的有机物、氧与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和反应。
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的ss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处理后出水。
回流污泥目的: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悬浮固体浓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
情况:悬浮固体ss太高,需设置初沉池。
如果不设的话,杂志含量比较多,活性污泥的比例相对减小。
5、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包括哪两过程?二者缺其一将对微生物和处理效果有何影响?吸附:污泥表面积大,且表面多有多糖类粘质层,污水中悬浮固体和胶体物质是被絮凝和吸附去除的。
降解即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活性污泥微生物以污水中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其中一部分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原生质),对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进行分解代谢,即氧化分解以获得合成新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并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物质。
没有吸附就没有降解,没有降解就没有下一次的吸附,两者合二为一,不可分。
6、简述活性污泥法的分类?推流式与完全混合式的区别?推流式可以看成由若干个完全混合式并联组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分类:(1)按废水和回流污泥的进入方式及其在曝气池中的混合方式,活性污泥法可分为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大类。
(2)按供氧方式,活性污泥可分为鼓风曝气式和机械曝气式两大类。
2)区别:推流式:(a)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自池首至池尾是逐渐下降的,由于在曝气池内存在这种浓度梯度,废水降解反应的推动力较大,效率较高;(b)推流式曝气池可采用多种运行方式;(c)曝气池可以做的比较大,不易产生短路,适合于处理量比较大的情况;(d)氧的利用率不均匀,入流端利用率高,出流端利用率低,会出现池尾供气过量的现象,增加动力费用。
完全混合式:(a)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强,池内混合液能对废水起稀释作用。
(b)由于全池需氧要求相同,能节省动力;(c)有时曝气池和沉淀池可合建,不需要单独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便于运行管理;(d)连续进水、出水可能造成短路,易引起污泥膨胀。
(e)池子体积不能太大,因此一般用于处理量比较小的情况,比较适宜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7、请解释SV、MLSS、MLVSS、SVI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一个正常的活性污泥系统SV、MLSS、MLVSS、SVI的范围是多少?低于或高于范围值说明什么情况?测定方法:取样、过滤、烘干、测c(1)混合液悬浮固体(mixed liquor suspension solid, MLSS)混合液是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悬浮液。
它是计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
一般活性污泥法中,MLSS浓度一般为2-4g/L。
低于:处理达不到预期效果;高于:污泥龄延长,DO值必须增大,充氧要求增大,同时曝气池混合液的密度会增大,阻力增大,增加电耗。
测定方法:将滤纸放入称量瓶中,放入烘箱,110℃烘至恒重,放入干燥器冷却后连同称量瓶一起称重,记录下重量g1,取出滤纸放入漏斗中,将混合液摇匀v,倒入漏斗中进行过滤,过滤完毕,取出滤纸,放入原称量瓶中,放入烘箱,110℃烘至恒重,放入干燥器冷却,称量,记录下重量g2。
(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sion solid, MLVSS)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的有机物的重量,单位为mg/L、g/L或kg/m3。
测定方法:把混合液悬浮固体在600℃焙烧,能挥发的部分即是挥发性悬浮固体,剩下的部分称为非挥发性悬浮固体(MLNVSS)。
一般在活性污泥法中用MLVSS表示活性污泥中生物的含量。
在一般情况下,MLVSS/MLSS的比值较固定,对于生活污水,常在0.75左右。
对于工业废水,其比值视水质不同而异。
高于:有机物含量太高,处理效果差;低于:有机物含量太低,处理设备能耗浪费(3)污泥沉降比(settling volume, sludge sedimentation ratio, SV)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l00mL量筒中,静置沉降30min后,沉降污泥所占的体积与混合液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
正常值在15%-30%之间低于:污泥的沉降性能好,但也可能是污泥的活性不良;高于说明需要排泥操作,或应采取措施加大曝气量测定方法:将活性污泥混合液倒入100ml量桶内,满至100ml刻度,静置30min后,记下污泥告诉即为污泥沉降比。
(4)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 SVI)污泥体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SI),系指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以mL计)。
单位为mL/g,但经常省略。
SVl值过低,说明污泥颗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力;SVI值过高,说明污泥难于沉降分离,并使回流污泥的浓度降低,甚至出现污泥膨胀,导致污泥流失等后果。
一般认为,处理生活污水时SVI<100时,沉降性能良好;SVI为100-200时,沉降性能一般;SVI>200时,沉降性能不好。
一般控制SVI为50-150之间较好。
测定方法:将活性污泥混合液倒入100ml量桶内,满至100ml刻度,静置30min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8、影响活性污泥法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一污泥负荷:负荷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二、污泥龄(ts或θc)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在运行稳定时,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量保持常数,每日排出的污泥量也就是新增长的污泥量。
HRT越短,反应时间短,处理效果不理想。
三、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 过低供养不足,溶解氧浓度过低,会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受到影响;过高降低氧的转移效率,从而增加成本,也不利于沉淀,因为微生物在水中石胶状存在,保持在2mg/L 左右。
四、营养物(nutrients)根据污水来源不同,适量添加营养物质,保证微生物的生长。
五pH值对于好氧生物处理,pH值一般以6.5-8.5为宜。
pH值低于6.5,真菌即开始与细菌竞争,降低到4.5时,真菌将占优势,严重影响沉降分离。
pH值超过8.5时,代谢速度受到阻碍。
六、水温(temperature) 在微生物酶系统不受变性影响的温度范围内,水温上升就会使微生物活动旺盛,就能够提高反应速度。
水温上升还有利于混合、搅拌、沉降等物理过程,但不利于氧的转移。
对于生化过程,一般认为水温在20-30℃时效果最好,35℃以上和l0℃以下净化效果即降低。
七、有毒物质(toxic materials):这些物质对细菌的毒害作用,或是破坏细菌细胞某些必要的生理结构,或是抑制细菌的代谢进程。
八、污泥回流比:污泥回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曝气池污泥的浓度和二次沉淀池的沉降状况,所以应适当选择,一般在20%-50%之间,有时也高达150%。
回流比R越小,沉淀好,R太大,能耗大,反应时间短,微生物反应效率差,R在30-50之间适宜。
10、解释“有机污泥负荷,有机容积负荷,有机污泥去除负荷,有机容积去除负荷,污泥水力负荷,水力容积负荷,污泥龄、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生化时间),回流比”,并判断0.3kgCOD/kgMLSS.d、0.3kgBOD/ kgMLSS.d、0.3kgCOD/kgMLSS.h、0.3kg COD/m3.d、0.3 m3 /m3.d之间的关系?有机污泥负荷:在活性污泥法中,一般将有机物(BOD5)与活性污泥(MLSS)的重量比值( F:M),称为污泥负荷,一般用N表示。
有机容积负荷:容积负荷(NV)是曝气池单位有效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BOD5量,单位为kgBOD5/(m3•d)。
有机污泥去除负荷:即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所去除的有机物重量。
有机容积去除负荷: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反应器去除有机物的量。
污泥水力负荷:即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所承担的有机物重量。
水力容积负荷: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反应器所承担有机物的量。
污泥龄:是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污泥量之比,单位是d。
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生化时间):是指水在处理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单位也是d。
HRT=V/Q,V是曝气池的体积;Q是废水的流量。
回流比:污泥回流比是指回流污泥的流量与曝气池进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符号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