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苗栽种后,一般在嫁接口以上20公分处定干,嫁接口以下的芽(砧木芽)及时抹掉,让上部芽集中营养。
在嫁接口以上选留3-4个健壮芽,多余的抹除。
定干时一定要区分好盲芽,有叶柄痕迹但没有芽眼。
有些品种盲芽多,就要提高定干高度。
栽植后要保证有30到40厘米高。
对有分枝的大苗,剪去主干上所有分枝后再栽植。
在嫁接口以上选留的3-4个健壮芽,山东潍坊地区5月10号左右,新枝条长到30-40公分时,选留一个直立旺盛的枝条做主干,可以插竹竿绑缚其上。
其余在基部5厘米处转枝(扭伤),使其下垂生长,以解除与主干的竞争优势。
6月下旬左右,把转枝(扭伤)的几根枝条剪掉。
在6月上旬前后,等二次枝长到20到30厘米时,要选留2个枝条做牵制枝并捋平。
其余的可等长到30厘米时再进行捋枝,使其呈水平生长状态或略微下垂,使枝条角度开张,缓和树势,便于成花。
60公分以下的部位清除,60-80公分留2个牵制枝,牵制枝选留不可过低,过低既不利于果园管理作业,又降低了果园的通风透光性。
牵制枝以上的枝条要摘心处理,等枝条长到15公分时要及时摘心,摘掉三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使其重新抽发二次枝,等二次枝长到30——50厘米左右,可以控制枝条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和形成。
通过摘心,主干上没有大的粗壮的侧枝,侧枝、主干的比例明显拉开,这样,桃主干形只有一个直立中央主干, 主干上骨干枝少、结果枝多。
除下部留2个牵制枝外,其余直接在主干上选留结果枝或小型结果枝组。
这种树形适于密植栽培。
牵制枝条的作用是控制上强,粗的不合理的侧枝及时疏除或者重短截(侧枝基部粗度超过主干的三分之一左右),从基部剪去,留下3-5公分,便于发枝,疏除后刺激新芽萌发,重新培养成结果枝组,结果枝进行甩放,不短截,疏花疏果。
根据实际情况,秋季修剪,疏除上部过密枝条、弱枝,缩疏直立强旺枝、徒长枝,以保证留下的新稍通风透光,给下部枝条提供光照,促进花芽进一步分化。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的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主干形种植管理。
桃树是个很喜光的树种:在生长季节,如果桃树的内膛与下部的某个枝条,在全天或早或晚都见不到阳光者,这个枝条到冬季就会干枯死亡(很多桃树上的光秃带就是因枝条见不到阳光而形成的)。
所以桃树在建造树体结构时(也就是树形)就应该考虑阳光。
不论何种树形,树体上每年所萌发长成的新梢都应该见到太阳。
凡能见到阳光的部位,永远都会长枝结桃。
一、主干形的依据及特点主干形正是符合桃树喜阳光的这一要求,在其树体结构上,只有一个主干为永久枝,也就是在永久的骨干枝上,所长的枝条,枝枝都能见到阳光。
很多桃区还是按照古老的整形办法,造成全园平面与郁闭结构。
全树只有几个平行的大主枝,树枝、枝条互相穿插拥挤、互相遮光出现了光亏缺。
因缺光,某些部位就会出现光秃。
而平面的上部1.2-1.5米高部位没有枝条占领,形成光过剩及上部空间的浪费。
真正的结桃部位因缺光成了光秃,形成了结桃部位的外移、树体中出现无效区(有空间没有结桃枝)。
由于平面的一层树枝互相交插,树枝将行道占完,工作人员操作十分困难。
主干树形的理论与优点如下:1.见效快:在管理上结合运用桃树的简化管理法,树体的级次少。
修剪上不短截,不用多年生的结果枝组。
建造树形快,投产又早。
尤其是高密度栽植(行距2 米,株距1米,亩栽333株),第一年定植半成品苗(芽苗),第二年株产可达10市斤,亩产超过三千市斤;第三年株产可超过20市斤,亩产可达七千市斤,也不会出现结果部位外移与后部光秃,更不会阻挡工作人员的操作道。
这种简化的管理办法,既有提早结果丰产的效能,又有更换品种快的特点,提高果品质量和延长结果期的寿命,其它树形及老的管理办法是无法相比的。
2、促不定芽萌发:主干形桃树利用简化的修剪办法"只疏不截"及去老留新的理论与及时的将结过桃的老枝疏除,疏枝要彻底不留桩。
永远都是将疏枝所节约的贮藏养分送到中干(直立状)或主枝上(平行枝),使这些永久性的大骨干枝上有足够的营养促使了不定芽的萌发成枝及形成花芽,来年就可开花结果。
年复一年的不断变换结桃部位,忽上忽下(直立干上一年可在上部结桃,下一年可在下部结桃,距离都很近)或者忽前忽后,平行枝上可在前或在后,结桃部位都不固定。
结过桃果后,及时的更新,每年都是利用一年生的新枝结桃,所以实现了树老枝不老的桃树管理办法。
现有一个实验园,树龄已是23年生,但结桃全是一年生枝。
3、利用立体:主干形桃树是利用立体结果的原理建造树形的。
立体的负载力远远超过平面枝势(横向生长的枝),立体枝势对相邻的枝与树,枝条遮光面很小,树体大小相等,是立体状者,都能见到阳光;如果平面状者,枝条就有互相遮光的表现,上边枝条阻挡下部枝条的阳光。
比如:在一平方米的空间内,长一个两米长的枝条,立体状者这个枝条只占上下空间就能存在。
反过来,将这个枝条横着放,那就会超过所限空间的一半,有一半的枝条就会与相邻树交插拥挤,自然也就会形成阳光的亏缺。
4、充分利用光能:主干形桃树是立体结构,其上着生的横向枝,全是50cm左右长的结桃枝(幼树期为了快速长树,可以有70cm以上较长的枝),没有横向大枝,也就不会出现互相影响光照。
这种立体形状,树上所有的叶片日着光量远远超过平面结构,叶片见光时间长,光合产物相对就会增多,有机营养增加,产量自然就会提高。
5、技术简化,容易掌握:密植栽培有中干无主枝,无多年生结果枝组,树体只有一个级次。
稀植栽培者是一株多干树形,其上能增添一个级次(主枝),主枝上树立的直立中干和密植园的中干一样对待。
开心形桃树上有主枝、侧枝、副侧枝及大中小型的结果枝组,属于多级次的树体结构。
主干形修剪技术简化:只用"疏缓"二字,用作当年结桃的枝条"缓放不截",不用作结桃的枝条"彻底疏"。
不像古老的修剪办法:培养各种形状的结果枝组,短截延长枝,重短截结果枝。
一般一个结桃枝条上,中前部花芽最好。
如果采用短截的手法,一个结桃枝只留5-7个芽,恰恰将好花芽剪掉,留下的是次饱满芽。
由于剪截留下的枝太短,桃果因空间所限不能拉开距离,就造成几个桃果长在一块互相拥挤,很容易出现因桃果膨大互相挤掉。
或者是桃果夹在树枝旮旯成为畸形果,也就是次果。
6、操作方便,好管理:密植栽培,主干高度在2.5米以内,主干上着生的横向枝(展)都在50cm左右(幼树期枝展超过此范围)。
人们修剪、喷药、疏花、人工授粉、套袋以及采收都很方便,没有较大的横向枝挡道,手一伸就能触到中干,观察树体变化,一眼就能看到树体的各个部位。
由于树体是立体的,树与树之间空间很大,不论通风,或是透光,都能满足需要。
人们在桃园作业,更是畅通无阻。
7、平衡树体,灵活运用优势:树体生长,自身就有顶端优势与先端优势,也就是立体状的最高处,容易得到养份,平行枝最前部也容易得到营养。
那个部位养分多,营养生长就会旺盛。
现在运用的办法:春季抹芽,不让它长大条,把优势转化成果实。
措施有二:1、冬剪时中干的上部不能留较粗的枝(粗枝争夺养份能力强)。
2、对中干的中部尽量用疏枝造伤口,利用这些伤口阻挡根部向上输送贮藏营养,这样就能达到全树上下生长一致,整体就可平衡。
二、具体操作:1、幼树期:定植当年,视苗木质量,如果是成品苗,粗度在0.8cm以上者,苗也很健壮,只将分枝疏掉,不截中干。
因分枝上都有花芽,全是结桃枝,定植当年只求苗木成活,而不能追求产量,开花结桃会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及营养生长;如果苗木质量差或者因远距离运输而脱水,那就得重剪到距地面20cm左右,一定要剪在本品种的枝段,千万不能将该品种剪完留下实生砧。
幼苗剪的越重,来年生长势越旺盛。
如果是半成品苗(芽苗),可在本品种的上方10cm处将砧木枝剪掉,留这10cm短桩,待新苗长到40-50cm以上时,将幼苗与短桩绑在一起,有将幼苗扶正的作用,还能避免大风刮坏。
2、在6-7月份,当幼苗长到1米以上时,其上分生的二次枝也长到40cm左右,此时可在这批分枝中选两个各伸向行间的二次枝,距地面10-40cm留下培养。
这两个二次枝作为占空枝又作牵制枝,既能促树长得快,又能增加来年的产量。
但这两个枝必须斜着生长,不能影响中干的阳光。
对中干上所长的二次枝,除留两个牵制枝外,其余的当长到40cm左右全部拉成斜下垂状,实际是扭或转枝。
牵制枝上的分枝当长到40cm时也得扭或转,改变角度,迫使其早停长早成花芽。
3、中干长到1.2米以上时,其上的二次分枝按五个为一组,用转枝的办法改变三个枝的角度,这三个枝就是明年的结桃枝。
留两个枝不转枝,任其生长,留作增粗枝。
有这批增粗枝的存在中干就长的快,增粗枝一旦与中干形成竞争,也得转枝远离中干。
中干长到1.6米以上时,所有的分枝全不管,任其生长。
个别的品种干性很弱,中干容易东倒西歪。
对待这类品种需要多留增粗枝,改成转两个枝留三个增粗枝。
4、只要进入八月份,不论中干长的多高,都应该考虑积累与消耗的关系,视长势旺者,叶面喷施生长抑制剂促使新梢在8月中下旬停长。
弱者不用管,自己会停长。
待新梢停长后再给叶面喷两次氨基酸(300倍),以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积累。
5、在九月份地下秋施基肥,这个时期树上有叶片,能将根系吸收的肥料合成转化为树体能直接利用的营养,再贮藏到根与枝干中,待来年春季使用。
凡秋施基肥者,来年开花坐果都好,并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6、修剪:是桃树管理中的主要技术之一。
运用合理,结果长势均好;运用不正确,不是树势衰弱,就是旺长不坐桃。
①要依据树体的长势来确定修剪的时间与修剪量,也就是判断树体生长的强壮还是衰弱。
以一年生长的新梢长短及数量来判断,比如一个骨干枝上70cm长的新梢占总新枝的40%以上,30cm长的新梢占总新梢10%以下,就为旺盛的树。
如果新梢长度在50cm左右的占新梢总枝量的60%以上,20-30cm长的新梢占总枝量的20-30%以上,这样的树就是个中庸树,不旺、不弱。
假如20cm长的新梢占总枝的85%以上,50cm长的新梢几乎没有,那么这个树就是个弱树。
树势判断清楚再依树势定修剪。
旺树不能在落叶后的冬季进行修剪,因冬季修剪都有增强树势的作用。
旺树应采取削弱树势与缓和树势的办法,带叶修剪就能削弱与缓和树势。
秋季带叶修剪时间不能太早,过早当年剪口会再萌发新的枝条影响营养积累,过晚起不到带叶修剪的作用。
最佳的时间是桃树落叶前一个月,也就是农时24节气的霜降前一个月,因桃树只要经霜打就要落叶。
但各地的小气候有别,降霜早晚也有差别,所以各地区要依本地区的物候期定秋剪时间。
距地面1.5米高处的中干粗度有5cm时可进行秋剪,低于这个粗度的,可推迟到来年春落花后再剪。
旺树修剪量要轻,应低于30%。
就是只疏个别大的枝和不结桃的粗枝。
个别幼旺树生长势过于强,秋季也不动剪,待来年坐住桃果后,视树体的光照情况,那些枝对相邻枝拥挤又遮光,可以连桃一次疏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