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 酶的定向进化-2013-12-5
第八章 酶的定向进化-2013-12-5
酶的改性(enzymic improving):通过各种方法
使酶的催化特性得以改进的技术过程。
酶改性的技术
酶分子的修饰
酶固定化
酶的非水相催化
酶的定向进化 ……
酶分子的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模
拟自然进化过程(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在
体外进行酶基因的人工随机突变,建立突变基
因出现碱基配对错误,从而引起基因突变的技术 反应条件:提高Mg2+浓度;添加Mn2+;改变四
过程。 种底物浓度比等。
易错PCR技术 特点:操作简便,随机突变丰富。 缺点:正突变基因少,需多次PCR。 注意:控制好基因突变频率。 适用:较小基因的定向进化。
2、DNA重排技术为代表的有性进化 DNA重排技术:又称DNA改组技术,有性PCR片段,经过不加引物的 多次PCR循环,使DNA的碱基序列重新排布而引 起基因突变的技术过程。
平板筛选技术 荧光筛选法
噬菌体表面展示法
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法
酶定向进化的应用
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增加酶的稳定性 改变酶的底物特异性
变库,凭借定向的选择方法,选出所需性质的优化
酶(或蛋白质),从而排除其他突变体。 定向进化的基本规则是“获取你所筛选的突变体”。 定向进化=随机突变+定向选择。
酶基因随机突变 构建突变基因组定向筛选4.6.3 酶基因的随机突变 1、易错PCR技术为代表的无性进化 无性突变:向单一酶分子基因内随机引入突变, 制造突变酶库以便筛选。 易错PCR:从酶的单一基因出发,在改变反应条库,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特殊环境下,定向
选择得到具有优良催化特性的酶的突变体的技 术过程。 属于蛋白质的非合理设计,它不需事先了解酶的 空间结构和催化机制。
4.6.1 定向进化的特点 适应面广; 目的性强; 效果显著。
4.6.2 定向进化的原理 以很低的比率向目的基因中随机引入突变,构建突
DNA改组原理
DNA改组技术 特点:正突变频率高,进化速度快。 注意:需多次进行。
3、基因家族之间的同源重组 从自然界中存在的基因家族出发,利用它 们之间的同源顺序进行DNA改组实现同源重组。 如:Stemmer等从4种微生物中选择编码头孢菌
素酶的4个同源基因,对它们进行单独进化或同
源重组进化。结果对单基因进化得到的突变酶中, 对头孢羟羧氧胺的抗性最高的增加了8倍,而用 家族同源重组进化的方法使抗性比其中两种微生 物来源的天然酶提高270倍,比另外两种酶提高变基因与载体重组,再转入 适宜的细胞或包装成重组λ噬菌体的技术过程。 质量要求:包容性和完整性 过程:
质粒
载体选择 基因重组
噬菌体DNA形成基因黏粒载体 转化 噬菌粒载体 转导
2、突变基因的筛选
(1)定向选择环境条件的设定 (2)高通量筛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