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 1000-1336(2009)01-0134-04纳豆激酶聂光军 岳文瑾(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物化学工程系,芜湖241000)摘要:纳豆激酶是一种枯草杆菌酶,具有较强的纤溶活性和溶栓功能,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理想候选药物。
目前,纳豆激酶分离方法、纳豆激酶功能、结构及其应用、纳豆激酶工程菌构建已成为纳豆激酶的研究热点,也成为未来纳豆激酶研究的导向。
关键词:纳豆激酶;基因工程菌中图分类号:Q55收稿日期: 2008-09-24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J2007B114);芜湖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7-126)资助作者简介:聂光军(1976-),男,硕士,讲师,联系作者,E-mail:join-us@163.com;岳文瑾(1979-),女,硕士,讲师,E-mail:yuewenjin_79@163.com目前,全球每年因血栓病致死人数达1200万人,接近世界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抗血栓药物需求量很大,但临床使用的抗血栓药物普遍存在着稳定性差和药效短等缺点,迫切需要一种低价高效、易吸收、体内半寿期长以及使用方便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
纳豆激酶(nattokinase, NK)是一种高效血栓溶解酶,具有较好的纤溶活性和溶栓功能,它源于传统发酵食品,生产工艺简单,安全性高[1]。
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研究NK,其中日本的研究较为广泛深入。
我国很多高校和研究院所也在进行NK的研究。
近期研究主要包括NK的酶学性质、结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以及NK的提取工艺、工程菌构建等。
1. NK的稳定性影响NK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值和金属离子等。
NK低于45 ºC 时活性相对稳定,高于60ºC 逐渐失活,反复冻融5次后,该酶仍能保持95%以上的活性。
室温下,在pH 7 ̄12范围内较为稳定,pH 7 ̄9范围内酶活性最为稳定,但pH<5性质则不稳定。
王萍等报道[2]NK纤溶活性最适pH为8.0,pH 6 ̄10溶液中40 ºC 以下基本稳定,pH<5失去纤溶活性。
模拟胃环境的酸性条件下,粗酶失去纤溶活性,而纳豆浸提液纤溶活性保持25%。
与煮沸的米汤、肉汤或血清蛋白、胃黏液混合可以明显提高该酶的稳定性,甚至在pH 2 ̄3的酸性条件还可保持7.5%的活性[3],因此,NK在黏性环境下可提高耐酸性,进而推测其在胃肠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进一步验证其具有口服药物的开发价值。
此外,添加甘油、丙二醇、牛血清蛋白、明胶、海藻酸钠等也有利于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NK的活性还受一些金属离子的影响。
Hg2+会使其完全失活,Cu2+、Zu2+、Al3+、Ca2+等离子对该酶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而Mg2+、Co2+则对其有激活作用。
此外,1 mmol/L DFP(二异丙基氟磷酸)和5 mmol/Lneguvon则能完全抑制NK的活性[4]。
2. NK活性中心的保守性和底物的特异性NK具有保守性的催化中心(D32、H64、S221和N155),如图1、2所示,在与不同底物反应时,其催化中心的位置及氨基酸组成都没有发生变化。
研究发现NK对血浆纤溶酶底物H-D-Val-Leu-Lys-pNA最敏感,对凝血酶底物S-2238(H-D-Phe-Pip-Arg-pNA)和激肽释放酶底物S-2302(H-D-Pro-Phe-Arg-pNA)也有一定活性,而对尿激酶底物Pyro-Glu-Gly-Arg-pNA和弹性蛋白酶底物Pyro-Glu-Pro-Val-pNA不起作用。
另据报道[5],NK对枯草杆菌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底物Suc-Ala-Ala-Pro-Phe-pNA也有高度水解活性。
以氧化型胰岛素B链为作用底物,研究NK的酶切特性,发现NK有严格的识别位点及限制性酶切位点:首选酶切位点在Leu15-Tyr16;其次在Ser9-His10;在Gln4-His5及His5-Leu6也有微弱的水解活性。
因此,NK催化中心是保守的,其底物具有特异性。
3. NK的分离提取NK是胞外酶,与细胞、细胞碎片、其他代谢产物、残存底物及惰性组分等混合在一起,分离难度大,成本高。
目前,对于NK的分离纯化研究很多,艺已较成熟。
3.1 传统的分离方法 NK传统的分离方法是从固体发酵纳豆中分离纯化NK,并经过4次盐析,3次层析操作。
因此该分离工艺步骤多,时间长,导致产品得率偏低(18% ̄50%),分离成本提高以及活性降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发酵与泡载偶合的分离方法,初步纯化NK,再经超滤脱盐,层析,分离得到了比活为9800 IU/(mg蛋白质)的NK,回收率为85.5%。
刘俊果等[7,8]采用反胶团萃取技术分离NK,该方法步骤少、选择性高、成本低,经过一次萃取循环,蛋白质回收率为33.25%,酶活性回收率为80%。
3.2 双水相亲和分配技术 目前,改进生物分离方法最主要的工作是缩短流程和提高单元分离的效率。
分离技术的高效集成化使生物分离过程出现一个质的转变,即利用已有的或新近开发的生物分离技术,将下游过程中的有关单元进行有效集成,或者把两种以上的分离技术合成为一种更有效的分离技术,达到提高产品得率、降低过程能耗和增加生产效益的目标。
亲和层析法的优点是选择性高、步骤少,但发酵液须经过一系列的前处理才能进行分离,而双水相分配技术则可以直接处理液固混合物,因此,二者结合可形成处理量大、效率高、选择性强的双水相亲和分配组合技术。
陆瑾等[9]对PEG4000的羟基进行活化,以亚氨基二乙酸(IDA)为螯合剂,制取含有Cu2+的金属螯合亲和配基PEG-IDA-Cu(II),并以PEG和羟丙基淀粉(PES)形成双水相,用于直接处理NK的发酵液,如图3所示,经过两次分配分离流程后,NK的总回收率为81%,纯化因子达到3.52。
3.3 膨胀床吸附技术 膨胀床吸附技术(EBA)是一项在产物捕获阶段实现的过程集成生物分离技术,集固液分离、浓缩和初期纯化于一体,能直接从含有固体颗粒的发酵液捕获目标产物,减少操作步骤,降低分离过程的复杂程度,提高分离效率和产品的得率。
胡洪波等[10]采用了离子交换型膨胀床吸附剂对发酵液中的NK进行了分离纯化,并与传统分离工艺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传统分离方法设备需求多、药品消耗大。
与传统方法相比,膨胀床法分离纯化NK,操作步骤从6步减少为2步,操作时间缩短了8 ̄10小时,回收率提高了约50%。
3.4 基因重组定向分离技术 基因重组技术促进了代谢产物定向分离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分离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Li等[11]应用DNA重组技术,图1 NK与H-D-VLK-pNA结合的三维模式图[6] 图2 NK与底物Suc-AAPF-pNA结合的三维模式图[6]将编码六个组氨酸的核苷酸序列整合入NK基因序列的末端,编码形成带有六个组氨酸标记尾巴的NK蛋白,在通过与六组氨酸具有较强亲和力的Ni2+分离NK蛋白,获得NK蛋白分子量为30 kDa,活力为60 U/ml,增加了NK分离手段,为定向分离NK提供了参考依据。
4. NK工程菌的构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NK不仅产量高、活性强,并且有利于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朱立成等[12]将编码信号肽、前导肽和成熟肽在内的NK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N K,将此重组表达载体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
结果表达的NK融合蛋白分子量大约为31kDa,利用蛋白质印迹分析NK融合蛋白,酶免疫法检测该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纤溶活性。
张立全等[13]PCR扩增获得837 bp的DNA片段,将该基因片断克隆到pMD182T 载体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然后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DE3)plysS后,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应用bandscan软件分析融合蛋白质分子量约为33.4 kDa,约占菌体总蛋白质的29.4%。
此外,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一些能够利用发酵过程中部分不利影响因子的工程菌,以改良纳豆菌的生产代谢。
Poting等[14]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NK产生菌,消除发酵培养基中谷氨酸盐和一些金属离子等抑制因子对NK生产的不利影响,将NK酶的产量提高了4倍。
张锋等[15]将编码NK的基因克隆到含CaMV35S控制下的双元表达载体pCAMB IA 1300中,再将重组子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从而成功地构建了能在植物中高效表达的植物反应器,为生产NK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5. NK的应用目前,链激酶和尿激酶等药物已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因其价格昂贵、用药剂量大、体内稳定性差等问题,很难作为口服制剂进行有效推广。
NK可直接将纤维蛋白水解成小肽和氨基酸,不像其他的溶栓药物通过激活靶酶与纤维蛋白结合,发挥溶栓作用,而自身不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
实验表明口服NK后优球蛋白的纤溶活性(EFA)和纤维蛋白降解底物(FDP)值迅速升高,纤维蛋白迅速降解,并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引起t-PA的不断增加,第4天达到最高,是未服用NK时的1.4倍,进一步增加了人体的纤溶活性。
此外,NK可通过肠道迅速吸收并释放入血,溶栓效率高,药效时间长,可开发为新型口服溶栓、防栓制剂和保健类饮品。
由于NK能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子的活性,激活静脉内皮细胞,引起t-PA的继发性增加,同时激活尿激酶原(pro-UK)转变为尿激酶,使内源性纤溶酶量和活性间接增强,具有双重功能。
因此,NK被应用于狗的血栓模型实验及健康人群的体内研究[16]。
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开发NK产品,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已研制出多种以NK为主要成分,与其他酶复合生成的复合酶粉剂、片剂、软硬胶囊、口服液或保健食品或饮品[17]。
如日本大和制药有限公司和温翠普-圣特公司同时开发的NK硬胶囊、软胶图3 双水相亲和分配技术分离纯化NK过程示意图[9]囊和片剂3种剂型的功能性食品[18]。
日本的过敏症研究集团天然保健品研究开发公司也开发生产了含NK的复方制剂真保健公司推出的名为“云香苷酶”牌NK天然酶制剂产品,主要调节体内免疫系统平衡。
NK还可以溶解细胞壁附近血栓和抑制血管内壁增厚老化的作用。
迟东升等[19]研究表明纳豆粗提物可降低血脂水平,通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调节脂质代谢,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调节脂肪的作用。
此外,2005年,Zheng等发现了一种催化产NK的新型核酸催化剂[6]。
6. NK的研究展望目前,国际上NK产品已经走俏市场。
国内NK产品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有13亿多人口, 人口渐趋老龄化,心血管疾病致死率不断攀升,且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因此,NK产品在国内市场不但容量大,而且产品种类需求多。
所以,对NK的研究展望如下:(1)应用信息化手段研究NK的结构,分析测试NK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拓宽NK的使用范围,开发不同剂型的NK药物,尤其是防治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研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