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P互联无线对讲技术方案

IP互联无线对讲技术方案

上海虹桥丽宝广场项目无线对讲系统设计方案2013 年 09 月 25 日目 录第一章系统介绍 (3)系统综述...........................................................................................................3 系统特点...........................................................................................................3 方案设计. (5)设计目标...........................................................................................................5 频率选用...........................................................................................................6 设计依据...........................................................................................................6 系统设计...........................................................................................................9 系统构成.........................................................................................................10 功能介绍......................................................................................................... 11 设备介绍.........................................................................................................14 调试方案.................................................................................................................23 调试开通与测试内容...........................................................................................23 整体测试...............................................................................................................25 系统试运行...........................................................................................................25 项目审批.................................................................................................................26 验收培训.................................................................................................................26 售后服务.. (27)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三章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第一章系统介绍第一节系统综述随着国民经济和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城市建筑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建筑设施内部的无线通信的信号质量、通话安全、系统容量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线对讲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经过几代技术改进与创新,已应发展为采用数字中继技术、小功率天线、多点分布、全域信号覆盖的全新数字通信系统,它以稳定的通讯安全保障和强大的综合调度功能大大方便了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并在紧急和意外事件出现时,起到人员统一调度指挥、资源集中调配的关键作用。

在各行业众多领域被广泛地使用,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工具。

全新的数字无线对讲通信系统,有区别于以往技术的无线对讲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建筑物本身产生的信号盲区和阴影区的问题;因室内天线功率过大造成电磁环境不达标的结症;因信号外泄而不能具备有区别于公网的专网真实特性;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增加系统容量,建立多信道通信;实现快速沟通,提高系统调度与管理效率。

无线对讲通信的完善,对于业主提高大楼(建筑)形象,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完美的服务具有很大意义。

第二节系统特点全新的数字无线对讲通信系统,有区别于以往技术的模拟无线对讲系统,MOTOTRBO 专业数字双向无线通信系统是一个数字通信平台,它有机地结合了双向无线通信和数字技术的优点:➢ 时分多址技术(TDMA)将信号按时隙分段传送,同一频率同时传送二个信道,数字系统较模拟系统,单台中继设备容量增至一倍,大大提高频率的利用率,降低频率审批费用。

➢ 支持语音和数据单台数字中继同时支持两条语音或数据信道,用户可以自由决定给定的时隙用于语音呼叫还是数据应用,从而扩展了系统多功能应用需求,如移动数据传输、短消息传送、定位跟踪等。

➢ 保密性增强以数字分组代替传统的频点分组,防止利用扫描设备进行窃听,安全等级提高,固有的保密性增强。

➢ 实现 IP 互联支持最多 15 台中继的 IP 互联,实现对讲通信的跨域的大区域的覆盖和跨地区的基站的互联与通信。

➢ 支持第三方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具有网络 IP 接口和 USB 接口,支持第三方软件与系统集成,从而延伸了系统其它扩展功能的开发与应用。

➢ 支持远程管理与监控支持远程诊断和相关控制软件,实现系统的远程监控。

➢ ➢ ➢ 支持双机热备份当主机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备用机工作。

数/模兼容兼容模拟运行模式,可轻松地进行系统升级与平滑过渡。

省电、待机时间长双时隙 TDMA 技术使双方通信建立的时间大为缩短,加之智能锂电池的配置,使得对讲机省电非凡,通话/待机大大延长,锂电池的使用使体量减轻,电池寿命增长。

➢ 出色的环境噪音抑制功能采用数字语音技术,强化语音纠错功能,大大提高了防串扰及对环境噪声的抑制能力,使背景噪声被极大削弱,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下讲话对方也能收到清晰的语音。

➢ 增加了附加功能增强呼叫信令的附加功能,包括:呼叫提示、紧急报警、远程监听、呼叫人 ID、对讲机检查、私密呼叫、群呼、遥毙等。

➢ 无盲区覆盖系统采用小功率微波天线多点分布的天馈系统的布线方式,实现建筑设施内部的信号无盲区覆盖,既保证了室内信号强度满足符合国家相关电磁环境标准,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

第二章方案设计第一节设计目标➢ 系统容量要求:南区和北区各设计一套无线对讲系统每个系统都能满足用户4 个工作部门同时使用,南区系统中继台与北区系统中继台通过 IP 互联,紧急情况时可以进行全网呼叫;➢ 通话质量要求: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的 95%位置、99%的时间中继台可接入无线对讲网络;室内覆盖区误码率(RxQual)等级为 3 以下的地方占 95%以上,室外 90%以上;➢ ➢ 信号强度要求:室内覆盖信号强度要求 95%的区域信号强度≥-85dBm;掉话率要求:话音信道(TCH)的呼损低于 2%;控制信道(SDCCH)的呼损低于 0.1%;➢ 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在室外泄漏的要求:辐射到建筑外 50 米处的信号强度≤ -105dBm;➢ ➢ 根据国家电磁波卫生标准,室内天线的发射功率为<15dBm/每载波之间;系统覆盖范围:本项目室内区域及周边 50 米;第二节频率选用根据无线电管理局的相关规定及目前无线频率的使用条件,我们可以选用400MHz(UHF403-423.5MHz)频段作为本项目的无线通信频率。

本方案暂选用 403-423.5MHz 频段进行设计,由具体选用什么频率需由用户向无线电管理局申请,待无线电管理局批准后才能决定。

第三节设计依据1、国家标准➢ ➢ 国家无委核发《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工信部无【2009】666 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 150MHz~400MHz 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和使用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GB/T15844.1《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通用技术条件》GB6280《25~1000MHz 陆地移动通信网的容量系列及频道配置》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地方法规➢ ➢ 当地无线电管理局颁发《超短波无线电台(站)和移动通信网的技术设计内容》当地《150MHz、400MHz 专用对讲机频率中长期频率分配、指配与使用规划》➢ ➢ 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超短波无线电固定台(站)和移动通信网的技术设计内容》地方工程建设规范的《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设计与验收规范》3、项目文件➢ ➢ 上海虹桥丽宝广场项目“招标文件”上海虹桥丽宝广场项目“项目建筑平面图”4、计算依据➢ 无线信号传播损耗分析:根据 400M 无线微波信号在空气中的传播特性,以及建筑物内无线通讯的环境条件,考虑到发射天线安装于天花板内,其覆盖范围较小,从天线到移动终端之间的直射信号较强,故移动终端至天线之间的传播损耗,采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的计算公式:Lbs=-27.55+20log(fMHz)+20log(dm)F:工作频率,单位 MHzd:天线至移动台的距离,单位 mLbs: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单位为 dB在实际环境中,我们还考虑以下修正因子参数:建筑物建材和结构产生的平均信号损耗;传播路径损耗考虑瑞利衰落;考虑人体影响产生的损失;设计余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