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卡通系统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一卡通系统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一.“一卡通”需求分析及描述
1)概述
一卡通系统的建立可为广大业主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使大楼的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
更为科学,它不仅是大楼安全保卫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办公环境及现代
化管理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利大厦智能一卡通系统在规划设计时采用了高标准的智能系统
一体化设计,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非接触式IC卡技术进行了综合与优化,以满足二十一世纪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本方案针对大楼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在充分考虑“投资合理、规划统一、应用超前”的设计
思路的前提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一卡通系统设计建议,该方案一卡通系统具有门禁、停车场等
多项功能,力求将智能卡系统建成一个安全有效、使用方便、适应力强、符合计算机和网络通信
技术最新发展潮流并应用成熟的系统。

系统采用的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为客户提供可信赖的
智能卡系统,使全系统更安全、更稳定、系统更成熟,不仅满足了大楼目前的使用要求,而且考
虑到了今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长远规划,以适应未来需求的变化和扩充。

2)需求分析
根据通利大厦智能化一卡通系统中要求和智能化大楼建设理念,该大楼智能化一卡通系统主
要包括:门禁一卡通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在大楼的主要门口设置门禁系统,主要在一些重要办公室及其财务室设置门禁管理系统,以
确保财产安全,总共11个点。

.停车场管理系统,在大楼地面车库设置标准停车场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联网收费功能,对于有车访客采用的临时卡计费管理,临时车辆在入口处通过入口机取的临时卡入场,在出场的时
候通过出口机交费吞卡出场。

停车场管理系统具备防砸车、中文显示(显示欢迎词、计费等信息)功能,不增设自动发卡
机、语音提示功能。

大楼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具备一卡通管理功能。

根据上述通利大厦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建设要求的理解,在大楼内依托大楼内部局域网将先
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感应式IC卡技术进行综合与优化,实现由以下几个
子系统组成的“一卡通”管理系统;
非接触式IC卡授权发行子系统
非接触式IC卡门禁管理子系统
非接触式IC卡停车场管理系统
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最新IC卡技术,将通利大厦管理和服务设施全面纳入计算机综合
管理系统,只用一张经过授权的智能卡,便可以通过该系统强大的软件功能组合和完善的硬件配
套设备,使大楼业主及内部工作人员可凭一张IC卡进行权限管理、门禁出入控制、停车场管理等
“一卡通”服务。

3)授权发行系统
在大楼中控室管理中心设置一套授权发卡管理系统,对“一卡通”系统IC卡按不同的权限进行统一授权发行管理,实现卡片的授权发行、挂失、注销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管理、报表分析管
理等功能。

4)大楼门禁管理系统
对大楼的一些重要门口、数据中心机房安装门禁管理系统,共11套。

通过权限的设置有效控
制进出人员,保障大楼内财产免受丢失,保障大楼内资料以及设备安全。

并可与监控、消防进行
联动。

5)停车场管理系统
在停车场出口安装停车场管理系统,利用智能IC卡控制停车场出入口,业主和经过授权人员
持卡在进入停车场的读卡器刷卡后方可出入,同时业主等持卡人员每次刷卡的详细都将实时地保
存在系统中,以便查询和统计,保障停车场财产安全;对于临时车辆在停车场入口通过入口机自
动取得临时卡,临时车辆通过临时卡入场,在出场的时候,在出口处通过临时卡收费而出场。

系统具备临时卡计费系统,从而建立起对内部车辆及临时车辆的IC卡停车收费管理系统,有效保障车辆安全。

二.系统总体建设目标和设计原则
1)设计依据
1.《通力大厦大楼弱电系统工程技术实施纲要》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
5.《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6.《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
7.《建筑与建筑群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EBD-03-95)
8.《建筑智能化系统等级评定方法》对甲级智能化系统标准要求(1998.3)
9.《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1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11.《上海市公共安全防范工程管理暂行规定》[95沪公(科技)148号]
2)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性
“一卡通”系统的建设要立足于当今世界先进且有发展前途的技术,由此实现的系统能随着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平滑升级,如:一卡通系统中网络通讯采用了国际流行的TCP/IP协议,服务器采用了微软公司的NT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的是微软公司的SQL S erver2000,前端应用程序使用Delphi,Visual C++开发而成。

(2)实用性
大楼“一卡通”系统应充分体现大楼内部管理的模式和特点,各应用系统的开发,应做到功
能完善、使用方便、切合实际、运作高效。

(3)安全性
系统采取服务器上安装防火墙软件、网络数据库备份、管理人员分级按权限操作、实时更新
黑名单等多种有效措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4)扩展性
系统在容量和功能上不仅能满足目前用户的需求,而且也易于扩展以保障用户今后的扩容和
升级,如:系统可以灵活增设信息点,利用Web查询支持模块和Internet网,实现远程快速查询。

3)系统总体建设目标
智能大楼IC卡“一卡通”技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非接触式IC卡技术,为大楼的各项管理功能提供现代化手段,以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

具体目标为:
(1)IC卡各子系统的工作站和上位机,居于系统的高速管理信息域,采用以太网,通过路由器可连接大楼局域网和广域网,包括Intranet和Internet。

(2)子系统工作站与现场控制点之间采用传统的控制网RS-422作为分散的控制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3)“一卡通”系统数据库支持ODBC访问,集成计算机IBMS可通过局域网与其建立通讯连接,并对其数据库进行读、写访问。

(4)用户获得发卡中心授权的非接触IC卡之后,可实现身份识别、电子门禁、停车场管理等多种功能,真正做到一卡通行。

三.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及其技术描述
1)网络结构说明
“一卡通”系统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实时控制域和管理信息域。

低速、实时控制域采用了
传统的控制网RS-422作为分散的控制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一卡通”各子系统的工作站和服务器则位于系统100M带宽的管理域,通过路由器与广域网相连。

2)“一卡通”系统数据流特点
“一卡通”系统的数据交换方式可分为两类:
(1)业务数据流:
它是指“一卡通”子系统内从服务器到工作站,工作站到服务器及各工作站之间的数据流,
通过大楼局域网进行传输。

“一卡通”系统的业务数据流都触发对数据库的某种操作。

由于“一卡
通”系统的各个模块功能可能分布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为使这些模块之间的数据同步和实现快速
高效的WEB查询,中央数据库是必须的。

同时,为了减轻服务器的负担,又要尽量做到数据的分
布式处理。

这使“一卡通”系统的数据库分为两部分:《1》中央数据库:位于服务器上。

《2》本地库:运行在各管理子系统工作站上。

本地库与中央数据库之间的同步数据流有三个方向:
a)中央数据库→本地库;
b)本地库→中央数据库;
c)本地库→本地库;
(2)控制数据流:
工作站与其所带设备之间的控制数据称为“一卡通”的控制数据流,通过RS-422总线进行传输。

由于“一卡通”系统可能控制到数以千计的门禁、停车场控制器等等设备,控制方式包括
以下几种:
a)控制本机设备;
b)控制本局域网其它机器的设备;
c)控制异地异网设备;
这样,控制数据流有以下几个方向:
a)本机→本机设备;
b)本机→本局域网其它主机→设备;
c)本机→本地网络→异地网络→异地主机→设备;
3)软件体系架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