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班主任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参考资料(一)“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正确“格物致知”是朱熹提出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有德行,又有知识。
——正确“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情境性。
——错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因材施教原则思想。
——错误“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要多给学生以鼓励,要看到学生行为中的闪光点。
——正确“模拟招聘”班会课提供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有益于学生了解应聘流程,运用礼仪规范,提高应变能力。
——正确“你比猪还笨!”“你简直就是个废物!”……根据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班主任若针对未成年人说出类似的侮辱性语言,将会受到惩处。
——正确“四颗糖的故事”是教育家叶圣陶的育人经典故事。
——错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法。
——错误“体验式班会”是根据“体验式个体教育模式”和心理学理论,运用相关心理学技术,创设体验情境和活动。
——错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句话体现了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时的全面教育观念。
——正确“知心姐姐信箱”是信函咨询的一种方式。
——正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正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章中,要求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正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规定:中学每班学生不得超过45人。
——错误《素质发展报告书》内容丰富,不能比较全面地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水平和质量,反映老师的教育水平,只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
——错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明确规定学校开除学生是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违法行为,学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开除未成年学生。
——正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
——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
——错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正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必须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正确班干部定夺法是指在确定班集体目标时,由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独自作出决断,向全班提出要求并以此作为实现班集体目标的方法。
——错误班会活动标题的拟定要充满学生的生活气息,能反映活动的主题。
——正确班会活动的结束意味着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束,因此不需要进行总结和评价。
——错误班会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德育问题,也要关注学生学习力的提高。
——正确班会课不能成为几个人的任务,也不能成为几个人的表演,照本宣科的活动。
——正确班会课的时间和形式要固定,有利于学生形成规则意识。
——错误班会课可以分为定期班会和不定期班会。
——正确班会课前无需将讨论题目分发给学生,来指导学生与班主任一起策划。
——错误班会课上班主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防止唱独角戏。
——正确班会课要提前准备,周密规划,制定好学期班会主题计划。
——正确班会设计中的流程图能进一步体现设计思路,便于理解和实施。
——正确班级不仅是物质存在还是精神存在、文化存在。
——正确班级的主人是班主任。
——错误班级对学生有规范、引导、归属作用,所以班主任要重视班级建设。
——正确班级发展目标的建立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班集体管理运转的动力。
——正确班级工作总结应就事论事,有多少就评价多少不拘泥于计划的规定。
——错误班级管理的实践证明,一个几十个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就行的,不需要教育和指导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错误班级管理和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正确班级活动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劳动活动等。
——正确班级活动不包括全年级及至全校性的群众性活动。
——错误班级活动侧重于使学生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形成学科素养。
——错误班级活动的设计中活动资源的挖掘来自学生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还有家庭生活。
——正确班级活动是多个班级成员参加的教育活动。
——错误班级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激情的原动力。
——正确班级活动是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正确班级活动通常由学生来制定计划或组织策划。
——错误班级活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正确班级决策需要由学生讨论、班主任最后确定。
——错误班级日志、学生评语、电子相册都可以成为学校的教育资源。
——正确班级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明三个层面。
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巨大的影响力量,促进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
——正确班级学生干部的产生可以用自荐和他荐相结合。
——正确班级制度的执行离不开良好的社会舆论。
——错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成立了班委会。
——错误班主任兵法的霹雳手段要建立在菩萨心肠之上。
——正确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有:降温处理法、变退为进法、移花接木法、幽默化解法等。
——正确班主任打着集体荣誉的旗号鼓励学生争名夺利,这样做会造成班级表面的团结,但不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正确班主任的“主”合理的解释是:指服务者、领导者、统治者、控制者。
——错误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可以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
——正确班主任的工作原则,一是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二是正面教育,积极引导;三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四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正确班主任的人格因素对学生有重大影响。
——正确班主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班主任对某一种现象的态度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此我们班主任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正确班主任的威信能很快建立起来,也能很快消失。
因此我们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错误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工作,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活动。
——错误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首先从班级日常管理开始,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包括:教学常规管理、行为常规管理、安全教育、偶发事件的处理等。
——正确班主任对学生干部要给予指导。
——正确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生活指导的前提和基础是新型师生关系和教师良好的心理学修养。
——错误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中,不可以使用指导技术。
——错误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中如果能合理借鉴心理咨询技术,可以提高谈话水平。
——正确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时,既要言传更要身教。
这句话体现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责任意识。
——错误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可以适当进行体罚。
——错误班主任职责不包括会同学科教师提高学科学习成绩。
——错误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可分为规范化阶段、个性化阶段和特色化阶段。
——正确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正确班主任自身水平和教学艺术不一定能对班主任的威望产生很大的影响。
——错误保持青春需要拥有愉悦的心境。
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乐观处理身边的事务,做事有毅力,对人有爱心。
——正确辩论式班会课的设计组织形式与朗诵比赛相似。
——错误辩论式班会课设计时主题选择要关注热点、焦点和难点。
——正确辩论式班会课中的辩论赛必须明辨是非,苛求认同。
——错误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这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
——错误常识课老师也可以担任班主任工作。
——正确成功的班主任培养班干部都会经过一个由“扶手”到“放手”的过程,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才能得到充分锻炼和发挥。
——正确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正确初二学生李强在年级组织的篮球比赛活动中,意外摔断腿骨,班主任及时送往医院医救,家人要求学校负责医药费用并给予经济赔偿,对于李强受到的意外伤害,学校并无法律责任。
——正确除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常规主题需要赋予时代内涵外,还应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性知识教育等教育主题。
——正确从班主任的角度来说,和学生谈话时要正襟危坐,不可以放松,显得不庄重。
——错误担任班主任工作要教育思想端正、工作责任心强、组织管理能力要强,对教学水平不做要求。
——错误当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的时候,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不良行为本身的情况,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就能有效地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错误当学生的情绪和班主任处于对抗状态时,班主任可以通过讲故事等隐喻的方式进行暗示,从而达到不教而明的效果。
——正确当学生谈话内容模糊时,班主任可运用具体化技术,让模糊变清晰。
——正确德育工作艺术具体来讲,就是善于调动青少年的主动性、能动性,善于发挥其主体作用。
——正确对班主任而言,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教育资源和家长教育资源。
——错误对待心理反叛期的儿童,家长一定要全面干涉和束缚孩子的行为。
——错误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正确对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宜采用商讨式谈话。
——错误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是班主任教育劳动的核心内容。
——正确对学生的了解是无止境的。
——正确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时要无条件接纳学生的心理问题。
——正确对于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不能一概视之为“帮派”、“小集团”而加以贬斥。
——正确儿童的具体成长过程在不同的年级及年龄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
——正确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
——正确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不必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错误个体心理辅导又称个案辅导,是指通过鉴别、诊断、分析和干预,解决学生个别心理困惑的一种辅导形式。
——正确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正确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要抓的事情很多,目的是为了维护共青团和少先队发展的正确方向。
——错误沟通不仅使教育思想达成一致,还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通畅感情的过程。
——正确沟通是只需传递思想,反馈不属于沟通的过程。
——错误古语曰:“正人先正己”,意思是班主任在做工作时要注意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