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OK欧阳柏霖-专升本语文精议论文第八讲记叙文(一)
OK欧阳柏霖-专升本语文精议论文第八讲记叙文(一)
了解记叙文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建议、重点难点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记叙文部分总体上要掌握的重点是:掌握并灵活 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
方式和修辞方法。
具体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在讲授具体课文时
再详细分析。
记叙文(一)
1.叙述 (1)记叙文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抒情。写景是为了
抒情,笔在写景,却应当“字字关情”。
记叙文(一)
咏物寓情,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 表现手法。咏物寓情的关键在于“寓”。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 象,不直接抒情,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
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
课文中涉及的人物、重点实词或虚词的含义和用法、重点
句子的翻译、词语的出处、人物的性格等。
记叙文(一)
(一)作家作品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早期 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左传》记叙 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 (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四年(公元 前464年)250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
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记叙文(一)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 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 第四,要有条理。一篇好的记叙文,最重要的 就是条理。乱七八糟的文章,就算是字字珠玑、妙 语连珠也不受青睐。
记叙文(一)
(3)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 叙、平叙等。 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如,
面的历史事实。叙事详细完备、形象生动,尤擅长表现战争
和人物刻画。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叙文(一)
(二)文体知识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 《左传·鲁隐公元年》。
记叙文(一)
(三)重点应掌握的字词句 1.通假字 ①谓之京城大叔。(大:同“太”。) ②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同“三”) ③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 ④姜氏何厌之有?(厌:同“餍”,满足。)
心理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想法,联想,想象,看法。 细节描写:具体描写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与性格的细小环节。如 《张中丞传后序》中对南霁云的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风光描写:对山水景物的描写。如《始得西山宴游记》。 社会环境描写:事件发生的场所、人物活动的背景。如《香市》。
记叙文(一)
3.抒情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指以形式化的话语 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
成人高考专升本 语文
精讲班
主讲老师: 欧阳柏霖
内容提要
一、了解记叙文单元学习目标、学
习建议、重点难点
二、讲授课文《郑伯克段于鄢》 三、本讲小结
了解记叙文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建议、重点难点
(一)学习目标
本单元共13篇文章,其中文言文7篇,白话文6
篇。精读课文7篇,泛读课文6篇。通过13篇记叙文 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记叙文的有关基础知识; 2.提高分析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了解掌握有关作者与作品、课文文体知识等。其 中第2点是学习的重点。
观察点和叙述角度。
记叙文(一)
记叙文可以细分为四类: (1)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2)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3)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4)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记叙文(一)
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 作、心理描写为主;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 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侧重写景的
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
情方式具体来分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 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
情于理法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
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 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 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郑伯克段于鄢》,《背影》。
记叙文(一)
倒叙: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者人物经历,事件过程最精 彩,突出的片断放到前面来写。如《马伶传》。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停顿下来,插入另外一段事情,然 后再把原叙述的事情接着写下去。如《爱尔克的灯光》。 平叙:在一篇文章中,记叙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时发生的事
情。如《张中丞传后序》。
记叙文(一)
⑤无生民心。(无:通“毋”。) ⑥无庸,将自及。(庸:同“用”。) ⑦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同“率”。) ⑧若阙地及泉。(阙:通“掘”。) ⑨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赐”。)
记叙文(一)
2.重点词语 ①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亟:读qì,屡次。) ②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鄙:边邑。贰:两属。) ③无庸,将自及。(及:遭殃。) ④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完:修治。缮:修 理整治。兵:武器。具:准备。乘:战车。)
记叙文(一)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 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 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
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
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
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记叙文(一)
触景生情,是指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 感叹述怀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 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再描写景物;还可以
更觉得真诚可亲。
融情于理,就是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
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
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记叙文(一)
(三)学习建议 1.在学习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 透,熟练掌握课文的内容。这点十分重要。有的人 在学习时过于依靠练习,课文没有读熟,就急急忙 忙去做练习,结果本末倒置,没有掌握这门课的知
都是为了要突出主题思想。而克段于鄢的战争过程因为与
表现主题关系不大,因此一笔带过,写的十分简略。
记叙文(一)
4.人物性格分析 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工于心计。姜氏为共叔段请 封给“制”这个地方。庄公因为“制”是险要地方,坚决不 给,足见其精明;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庄公表面不 动声色,内含杀机,故意纵养其恶。等到时机成熟,火候已
识,所以要在读课文上多下功夫。
记叙文(一)
2.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3.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要认真体会和钻 研课文前面的“导读”和课文后面的“课文赏 析”、“思考练习”。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和领 会课文的钥匙,考试的试题从这些地方出的可
能性比较大。
记叙文(一)
二、讲授《郑伯克段于鄢》 这是篇精读课文。2010年考试中,课文的第一段已经 作为文言文阅读题出了考题。这次考试估计不会再出文言 阅读题了。但,出选择题的可能性很大。 出选择题的范围大致为有关《左传》的常识性知识、
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
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
无遮掩地袒露。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
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记叙文(一)
融情于事,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 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 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
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侧重状物的
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
记叙文(一)
(2)记叙文写作注意事项: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 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
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关联
记叙文(一)
⑤公伐诸鄢。(诸:“之于”的合音。) ⑥请以遗之。(遗:读wèi,赠送。) ⑦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其:用在 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⑧爱其母,施及庄公。(施:读yì,延续,推及。)
记叙文(一)
3.词类活用 ①无生民心。(生:使……生,使动用法。) ②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隧:地道。这里用作 动词,挖地道的意思。)
记叙文(一)
4.特殊句式 ①制,岩邑也。(判断句) ②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③君何患焉?(宾语前置句) 5.句子翻译 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翻译: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曾经死在那里,要别的 城邑我都听您的命令。
记叙文(一)
②姜氏何厌之有? 翻译:姜氏哪有什么满足的? ③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翻译:不如早一点给他 (共叔段)安排一个地方,不 要使他扩展自己的势力。
到,这才一举击败共叔段。庄公在一怒之下幽禁了母亲,后
又怕担上不孝的坏名,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为自己摆脱不孝 之名找了个台阶。表现他的虚伪。
记叙文(一)
共叔段:贪婪狂妄,愚昧无知,野心勃勃,先是自己居住的 城墙扩大,又命其他城市贰于己。他看庄公没有反应,认为 庄公老实可欺,于是发动叛乱,很快就失败了。
描写和社会描写,景物描写有着渲染当时气氛,烘托人物
心情的作用。在写作中,我们既要描写人物,又要描写环
境,还要描写物体。
记叙文(一)
人物描写 肖像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姿态、神 情、服饰等等。 语言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独白,潜台词,说的话。 行动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行为与动作。
记叙文(一)
记叙文(一)
2.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 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 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 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
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记叙文(一)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又分 为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 写语言描写等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环境描写有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