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2019-2020年语文选修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人教版练习题第八十三篇

精选2019-2020年语文选修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人教版练习题第八十三篇

摄吏部事。畿辅、陕西大饥,汝华请振,皆不报。辽东兵事兴,骤增饷三百万。汝华累请发内帑不得,则借支南京部帑,括天下库藏余积。当是时,内帑山积,廷臣请发,率不应。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敛百姓。而枢臣征兵,乃远及蛮方,致奢崇明、安邦彦相继反,用师连年。又割四川、云南等所加之赋以饷之,而辽饷仍不充,天下已不可支矣。
汝华练达勤敏,立朝无党阿。官户部久,于国计赢缩,边储虚实,与盐漕屯牧诸大政,皆殚心裁剂。岁比不登,意常主宽恤,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致万方虚耗,内外交讧。得疾乞休,加太子太保致仕。卒,谥恭敏。
(选自《明史李汝华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B、林润上车伊始,就着手办理案件,他依法办事,不畏权贵,曾处置祭酒沈坤,又数次弹劾伊王无道,还让皇帝下令集议宗室俸禄问题。
C、林润恪尽职守,遇事明察,在严世蕃及其党羽罗龙文图谋造反时,他马上报告皇上,要求皇上早早依法处置,以此来断绝灾祸根本。
D、林润累次迁官,深得信任,属官们都害怕他的威名,惊恐不已。但林润到位,为政处事宽缓平和,多施行仁惠政策,让人心悦诚服。
下列对划线字词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曲中规
②非能水也
③日参省乎己
④圣益圣
⑤小学而大遗
⑥而耻学于师
⑦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⑧下饮黄泉
⑨粪土当年万户侯
A、①④/②⑤⑦/③/⑥⑧⑨
B、①④⑤/②⑦⑧/③⑨/⑥
C、①④⑤/②⑦/③⑧/⑥⑨
D、①④⑤/②⑦/③/⑥⑨/⑧
【答案】:
【解析】: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可以称为有司。
B、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科举等,长官为户部尚书。
C、拜:文中指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征等称号,如武帝、恭敏。
C、润乡郡兴化陷倭/特疏请蠲复三年/发帑金振恤/乡人德之/丧归/遮道四十里/为位祭哭凡三日
D、润乡郡兴化陷倭/特疏请蠲复三年/发帑金振恤乡人/德之/丧归遮道/四十里为位祭哭/凡三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润有才学,有谋略,曾在寇贼突袭的时候,用计退敌,不过,在严世蕃所设的酒席上,却因其谈笑风生,而让严世蕃心生畏惧。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
B、凡事不可能总不成功,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C、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就像古诗中说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A、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⑩/
B、①④⑨/②③⑦/⑤⑥/⑧⑩
C、①④⑨/②③⑦/⑤⑩/⑥⑧
D、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⑩
【答案】:
【解析】:
下面的句子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答案】:
【解析】:
D、李汝华为政务实。他勤奋、机敏,在朝中没有秘党;他长期在户部任职,对国家财政、边防储备,以及盐业、漕运等都尽心尽力。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福王庄田四万顷,诏旨屡趣,不能及额。
②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敛百姓。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林润,字若雨,莆田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临川知县。以事之南丰,寇猝至,为画计却之。征授南京御史。严世蕃置酒召润,润谈辨风生,世蕃心惮之。既罢,属客谓之曰:“严侍郎谢君,无刺当世事。”润到官,首论祭酒沈坤擅杀人,置之理。已,劾副都御史鄢懋卿五罪,严嵩庇之,不问。伊王典楧不道,数遭论列不悛,润复纠之。典楧累奏辨,诋润挟私。部科交章论王抗朝命,胁言官。世蕃纳其贿,下诏责让而已。润因言宗室繁衍,岁禄不继,请亟议变通。帝为下所司集议。
精选2019-2020年语文选修第三单元《荀子》选读人教版练习题第八十三篇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答案】:
【解析】: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全都一致的一项是( )
D、①他的面孔黄里带黑,瘦得叫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儿颓唐的样子。②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答案】:
【解析】:
下列关于各句中加横线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②夜缒而出③既东封郑④与郑人盟⑤烛之武退秦师⑥粪土当年万户侯⑦函封之⑧太子迟之⑨乃朝服⑩沛公从百余骑
A、以事之南丰之:到
B、数遭论列不悛悛:停止
C、润寻擢南京通政司参议擢:提拔
D、年甫四十甫:才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润乡郡兴化陷倭/特疏请蠲复三年发/帑金振恤/乡人德之/丧归遮道/四十里为位/祭哭凡三日
B、润乡郡兴化陷倭/特疏请蠲复三年发/帑金振恤乡人/德之丧归/遮道四十里/为位祭哭/凡三日
""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万历八年进士。授兖州推官。征授工科给事中,尝劾戎政尚书郑洛不职。及出阅甘肃边务,洛方经略西事,主和戎。汝华疏洛畏敌贻患,且劾诸将吏侵军资,复请尽垦甘肃闲田。还朝,历吏科都给事中,多所纠擿。巡抚赣。诏四方税务尽领于有司,以其半输税监,进内府,半输户部。独江西潘相勒有司悉由己输。汝华极论相违诏。
A、整顿衣裳起敛容呕哑嘲哳难为听
B、似诉平生不得志小弦切切如私语
C、今年欢笑复明年暮去朝来颜色故
D、铁骑突出刀枪鸣凄凄不似向前声
【答案】:
【解析】: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B、敛赀财以送其行。
C、主死,臣死有余僇。
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汝华在赣十四年,威惠甚著,召拜户部左侍郎,掌部事。福王庄田四万顷,诏旨屡趣,不能及额。汝华数偕廷臣执争,仅减四之一。及王既之国,诏许自遣使督租,所在驿骚。内使阎时诣汝州,杖二人死。汝华请遵祖制隶有司,尽撤还使者,不纳。畿辅、山东大饥,因汝华言,出仓米平粜,且发银以振。汝华复奏行救荒数事,两地赖之。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A、①老孙头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马儿性子烈,她管不住。”②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
B、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②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C、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②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答案】:
【解析】:
选出与例句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入则孝,出则弟。
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以身作则。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
【解析】:
翻译下列各题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罢,属客谓之曰:“严侍郎谢君,无刺当世事。”
②世蕃猝不及赴,乃械以行,龙文亦从梧州捕至。
【答案】:
【解析】: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汝华正直敢言。他弹劾郑洛不称职、怕敌人而留祸害,以及将领侵占军需物质;他上奏议论江西潘相不遵守朝廷命令。
B、李汝华反对弊政。他反对福王不当做法;有使者到处骚扰,有官员致人死亡,他请求惩处,朝廷没有接纳他的意见。
C、李汝华关心边防。辽东发生战事,他请求发放军饷,并积极筹措钱财,但是有些官员施政不当,战事不断,导致辽东军饷无法解决。
【答案】:
【解析】: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群臣怪之③此其志不在小④越国以鄙远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⑥素善留侯张良⑦吾得兄事之⑧项伯杀人,臣活之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
B、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
【答案】:
【解析】:
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以伐为?
B、是社稷之臣也
C、非我也,岁也
D、王道之始也
【答案】:
【解析】:
下列各句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何不作衣裳
B、昼夜勤作息
C、便可白公姥
D、其日牛马嘶
【答案】:
【解析】:
下面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会帝用邹应龙言,戍世蕃雷州,其党罗龙文寻州。世蕃留家不赴。龙文一诣戍所,即逃还徽州,数往来江西,与世蕃计事。四十三年冬,润按视江防,廉得其状,驰疏言:“臣巡视上江,备访江洋群盗,悉窜入逃军罗龙文、严世蕃家。龙文卜筑深山,乘轩衣蟒,有负险不臣之心。而世蕃日夜与龙文诽谤时政,摇惑人心。近假名治第,招集勇士至四千余人。道路恟惧,咸谓变且不测。乞早正刑章,以绝祸本。”帝大怒,即诏润逮捕送京师。世蕃子绍庭官锦衣,闻命亟报世蕃,使诣戍所。方二日,润已驰至。世蕃猝不及赴,乃械以行,龙文亦从梧州捕至。遂尽按二人诸不法事,二人竟伏诛。
相关主题